聚焦党代会·发展巡礼31 | 生物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培养生物信息学人才,共筑自贸港美好未来

发布日期:2023-11-14

2018年,在海南医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以李霞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热带生物医学组学大数据团队作为重点人才团队加盟海南医学院,短短五年时间里,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以生物医药大数据与精准医学特色方向为重要组成的生物医学工程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化的学科群,在生物医学信息学领域连续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推动了学院创新发展。 在“聚八方人才”建设海南自贸港,发展“大健康”“大数据”和“智能医学”产业的新形势下,以医疗大数据为基础的精准医疗将在海南快速发展,大批智能医疗和基因产业将布局海南,急需集理、工、生物医学知识结构于一体的复合型生物医学信息学专业的高端特色人才,打造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是国家赋予海南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模式的重要任务。李霞教授和她带领的疾病组学大数据与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流团队于2018年来到海南医学院,结合我校原有计算机等人工智能研究团队组建形成热带生物医学组学大数据团队。该团队依托于海医生物医学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药健康大数据中心和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形成生命医学信息学、生物医药大数据与精准医学、智能医学与分子影像学、结构生物与药物组学信息学、计算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等稳定的特色方向,在疾病组学大数据研究领域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团队教师15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人,本科生200人。教师团队均具有硕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者占67%,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海南省领军人才1人、海南省拔尖人才4人、海南省其他类高层次人才及E类人才4人。团队教师承担各级各类课题70余项,其中国家863课题4项,97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省厅局级等科研课题40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近2000余万元。在《Nature Reviews Genetics》《Cancer Cell》《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Hepat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ESI高被引论文)《Nucleic Acids Research》《Molecular Cancer》《Cell Reports》《Cancer Research》等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近200余篇。其中,SCI影响因子10.0以上论文21篇,5.0以上论文90篇,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前列。先后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3项,厅局级奖10余项。获批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

图片

团队开发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平台被全球研究者广泛使用

五年来,学院逐步构建了博士、硕士、本科全方位的学生培养模式。团队于201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202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博士研究生,2021年招收第一届生物信息学本科生。申请了“生物信息学”二级博士学科和“生物医学信息学”二级交叉学科,目前在积极申报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博士点和硕士点。团队已培养硕士生、博士生毕业生13人,就业率100%,在读研究生29人。获得创新科研课题资助25项,其中省级15项,校级10项。研究生发表SCI论文20篇。

图片

2019级(首届)硕士毕业生答辩留念

图片

2020级硕博生毕业留念

团队培养的第一届博士研究生许达华,掌握了扎实的生物信息学知识和分析能力。他围绕人类复杂疾病的生物信息分析和非编码元件的表观调控开展研究,取得多项优异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在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Theranostics》《Aging Cell》等发表高水平SCI论文8篇,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大科技及重点研发等多个项目。许达华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求学期间与海南医学院以及生物医学信息学院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毅然选择留教海医,毕业当年就被评为海南医学院拔尖人才。许达华博士的多项科研成果进行了转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同时获得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国际肿瘤精准医学高峰论坛会议杰出研究奖、Wiley威立中国开放科学高贡献作者奖等多个国内外重要奖项。

图片

首届留校优秀博士毕业生许达华毕业留念

生物医学和信息学领域是当前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也是学院的重点发展方向。我们将坚决践行党的指导思想作为前进的旗帜,这不仅是学院全体师生的责任,更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学院全体师生将继续刻苦努力、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