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这为主流媒体有力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流价值指明了方向。近日,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国内各级各类媒体的373件作品获奖。盘点研读作品,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无论是评论还是通讯,无论是系列报道还是应用创新,无论是新闻专栏还是业务研究,无论是典型报道还是国际传播,无论是消息报道还是图片版面,无不注重触摸时代脉搏、紧扣社会热点,活用新技术、善用新媒介,精心策划、融合呈现,最大声量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呼声,体现了主流媒体大胆探索、锐意创新,谋良策、出精品的举措和成效。
《新闻战线》11月(上)“前沿关注”栏目约请部分特别奖和一等奖获奖者结合实践畅谈创作历程及心得体会,展示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突出成效,以期为主流媒体守正创新,更好地担负起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提供启发与借鉴。
在评论抒写中感悟思想伟力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写作体会
任仲平写作团队
摘要
以评论品牌为抓手,努力增强“全创新”意识,提升“全链条”质量,让党报评论“延链”“破壁”“出圈”,在全媒体舆论场中更好地构筑主流叙述,更好地标注价值坐标,更好地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党报评论在新时代必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鲜明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理解“两个结合”、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创新观点,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人民日报充分发挥评论优势,于2023年6月4日在头版刊发重磅任仲平文章《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深入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等会议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促进广大读者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民族精神更加昂扬。该文章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2023年6月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重磅任仲平文章《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从会议召开到文章刊发,间隔时间短;从前期筹备到仔细打磨,任务十分艰巨。任仲平写作团队在人民日报编委会指导下,坚持守正创新,以纵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宏阔视野,以兼具历史感与时代感的细腻笔触,深刻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充分彰显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
文章刊发4个月后,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篇任仲平文章成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及时引导广大读者在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评论抒写中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
在壮阔历史中感悟思想穿透力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深刻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内在贯通,使历史中国的深厚底蕴与现实中国的崭新气象深度融通,形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最新表达和理论上的最新概括。
如何展现理论背后的历史景深、如何彰显思想深处的历史纵深?
以现场感透视历史感。从“刀笔留痕,甲骨呈奇”的河南安阳殷墟到福建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这篇任仲平文章一再返回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考察过的历史遗迹、文化现场,在时空跳跃、古今对比中展现中华文明文脉赓续、弦歌不辍的博大气象,彰显大国领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与珍视。以笔为阶、以史为梯,文章串联起的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来龙去脉。
以治国理念透视文化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昭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气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以百姓心为心”的品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行动,蕴藏“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智慧……文章以新时代以来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方略为样本,深入分析背后的文化底蕴、思想资源,深刻揭示党的创新理论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体现的中国精神、蕴含的中国智慧。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穿越古今,气贯山河,文化的力量历久弥新,思想的光华熠熠生辉。
历史是精神的大写与展开,思想是文明的凝结与升华。实践一再证明,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习近平文化思想通古今之变,深深植根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作为独具特色的大型政论,任仲平文章始终坚持大历史观,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作为写作的背景和资源,为深入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打开了广阔空间,让广大读者更真切、更深刻地体悟到真理的穿透力与厚重感。
在鲜活实践中感悟思想生命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既阐明是什么、为什么,又指明做什么、怎么做,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指明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彰显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质和开放特征。
正因如此,阐释思想不能仅停留在概念梳理和宏观论述层面,必须联系实际,找到小切口、讲好小故事、辨析新现象,以鲜活的实践展现理论的鲜活,帮助读者在可感可知的现实生活中体悟思想生命力。
总结现象,提升评论概括力。文章从《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觉醒年代》《流浪地球》等精品力作在海内外的热播,从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持续走红,自然而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挖掘现象、提炼规律,让论说更贴近读者,让观点更有力量。
运用细节,强化评论说服力。文章从中国—中亚峰会期间,赠送给中亚国家元首的“何尊”礼品切入,引出西周何尊上“宅兹中国”的铭文,进而展现亘古亘今、推陈出新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文明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关注细节,精选样本,以小见大,能够有效提升大型政论文章的可读性、观点的说服力,让文章内容更加鲜活、行文更富弹性。
刻画场景,增强评论感染力。文章以第三十二届阿布扎比国际书展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阿拉伯文版引发广泛关注,来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球影响力;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重大历史时刻和重要场景,来展现中国人民更加自立、奋斗精神更加昂扬……现场感、故事性,能够提升政论文章的可读性,也能将客观的理论、概念、观点等转化为读者能够想象的主观感受,增强文章感染力、传播力。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论述和观点?这篇任仲平文章的写作过程带来启示:理论源于实践,也只有返回实践,从现实世界精选案例、故事进行分析、说明,才能更好地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真理的实践力量。
与此同时,大型政论观点密度高、论述逻辑强、内容层次多,容易让读者产生阅读疲劳。只有将鲜活的实践、生动的案例恰如其分地点缀其间,才能让文章读起来不累、论证更加充分,也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人民日报评论部致力于改进文风、创新文体、提升文气,在任仲平、任平等文章中坚持站位高、落点实,既论好观点,也讲好故事,在保证思想性、逻辑性的同时,兼顾文章可读性、可及性,努力打造具有思想含金量的读者友好型政论。
在时代征程上感悟思想引领力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实践。
自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来,这一“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持续迸发出磅礴的实践伟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着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如何将理论转化为激励人们前行的精神力量、如何让思想更好地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也是团队在写作中始终思考和践行的课题。
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唤醒共同记忆,激发奋进力量。文章以“2023年的春天,北京故宫游人如织、上海黄浦江轮船穿梭、武汉‘光谷’创新提速、广交会参展企业数量再创新高”等疫情过后人们的所见所闻,与抗疫期间的艰苦卓绝、大战大考中的惊心动魄相对比,凸显伟大抗疫精神的重大意义,更加印证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的深刻论断,也激励着亿万人民在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未知风险与挑战时,无惧无畏、团结一心、一往无前。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强化使命担当,汇聚前行力量。文章在倒数第二部分,指出“要从历史长河中看待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功能,在时代大潮中把握文化引领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强调“以奋斗扬志气”“以斗争壮骨气”“以发展强底气”,号召亿万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增强文化自觉,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时代气象万千,新征程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作为主流媒体中的一员,作为观点生产的生力军,党报评论在新时代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党报评论工作者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坚持守正创新,以任仲平等评论品牌为抓手,努力增强“全创新”意识,提升“全链条”质量,让党报评论“延链”“破壁”“出圈”,更好地发挥“压舱石”“定盘星”作用,必定能在全媒体舆论场中更好地构筑主流叙述,更好地标注价值坐标,更好地凝聚人心、凝聚共识。
(执笔人:人民日报社评论部融媒体评论室副主编彭飞)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11月(上),原标题为《在评论抒写中感悟思想伟力》。
责任编辑:贾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