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博士生培养 >> 正文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功能
发布时间:2024-05-23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开题标志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全面启动,准备充分的开题能为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精准定向并制定科学可行的技术路线,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基础。开题包括开题报告撰写和开题报告会组织。在现实研究中,由于博士生对开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开题有时间要求,部分博士生在准备不充分的条件下匆匆开题,开题报告会后不得不对选题方向、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行重大调整,导致后续研究一波三折。

我们分两篇研讨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的若干问题,第一篇是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功能(本篇);第二篇是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待发)。

                                                                   一、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准确性论证

选题是博士论文研究的起点。方向明确、大小适中且与博士生能力匹配的选题能科学锚定博士论文研究的学术坐标,从而使博士论文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并以可行的方式有序推进。

选题准确性是指博士论文选题是一个真命题且对博士生而言现实可行。博士论文选题准确性论证过程包括问题存在性研判、问题解决可能性分析和问题表述准确性推敲。

(1)问题存在性研判

问题存在性研判是从学术界最新研究进展和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需求出发,分析判定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是学术界共同面临,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评委基于自身对学科前沿研究现状的把握和学科演化趋势的洞察,从学术发展视角分析博士生选择的研究问题是否是学科前沿演化的结果,该研究问题是否可以纳入学科发展的问题体系;评委基于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长期跟踪和调研,从实践需求出发分析选题是否是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面临的共性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学问题的选择、论证和确认是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博士生经常会在顿悟和迷茫之间循环往复。顿悟是经过一段的文献阅读和思考后,看似发现了问题,有恍然大悟之感。然而,再做进一步的文献阅读和深度思考后,又发现别人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这个阶段博士生容易产生迷茫和自我否定的心理状态。这是绝大多数博士生都要经历的一种良性迭代,它说明博士生已经按照科学的路径进行思考或已经接近学科前沿。

所谓立足科学前沿是将学者的个体思维嵌入到科学共同体整体思维的动态过程,也是学者个体深度参与科学社会分工体系的必然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开题报告撰写以及开题报告会上的研讨是将博士生的思考与科学共同体的前沿探索对接的过程。

开题报告会的选题论证就是分析博士论文选题是否是科学共同体共同面临的问题,从而使问题选择真正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如果博士生已经处于上述思维嵌入的良性迭代中,那么开题报告会的研讨能够帮助其更有效地接近科学前沿或在立足科学前沿的思考中突破传统的思考路径,打开创新的空间。

(2)科学问题解决可能性分析

问题解决可能性分析既是问题存在性研判的延伸,又是设计解题实施方案的前提条件。如果博士生的选题是一个真实命题,那么接下来讨论的就是该科学问题的可解性了。有些科学问题虽然在理论上具备一定的可解性,但是并非任何个人或团队在任何时间只要付诸努力就能将其解决。博士学位论文提出的科学问题解决可能性分析是从社会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科学技术手段出发,基于博士生现有能力和导师团队所提供的平台条件,对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能否取得预期成果以及实现预期成果的手段等进行系统研讨。

处于特定时代的具体学科都面临大量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然而,在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并非所有的科学问题都具有被解决的可能性,科学共同体必须在其面临的问题群中选择那些具有现实可解性的问题进行研究。这种选择一般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在科学共同体整体层面,分析问题是否具有解决的可能性。科学共同体整体层面的分析基于特定时代的知识基础和科学技术提供的条件平台以及管理实践需求的强度等。二是从研究者个体层面分析那些对科学共同体具有可解意义的不同选题如何与具有不同知识基础和研究能力的个体匹配,从而形成问题求解的社会分工。博士学位论文开题论证需要从这两个层面同时进行研讨。

(3)科学问题表述准确性推敲

科学问题表述准确性推敲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关键科学问题表述的规范性,二是关键科学问题表述的逻辑缜密性。

首先,从静态角度看,科学问题清晰表达的基本要求是用规范的学科语言表达科学探索中的疑问和困惑,科学共同体对其内涵具有一致性的理解,从而将其嵌入学科发展的问题体系。其次,从动态角度看,科学问题表述要阐明这些疑问和困惑与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努力的可能接口,找到解决疑问和困惑的路径以及解题范围,也就是明晰界定问题的应答域限。

关键科学问题表述的逻辑缜密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问题生成视角分析博士生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逻辑是否缜密,即问题梳理的故事线是否条理清晰,阐述简洁可读,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否引出或覆盖了博士学位论文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二是从关键科学问题凝练视角分析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否覆盖了科学问题涉及的主要方面。三是从问题内容展开框架视角分析博士学位主要章节的标题是否体现了科学问题解决的内在逻辑。四是从问题求解展开逻辑视角分析博士学位篇章结构和内容设计是否完全对应科学问题的应答限域。五是从问题解决成果呈现视角分析开题报告的预期创新点是否是博士学位论文关键科学问题解决的核心成果。

以上是评委就开题报告内容本身做出的分析论证,博士生指导实践表明,各评委往往根据自身学术研究实践,并从自己的专长出发,对关键科学问题存在性做出研判,在此基础上针对上述某些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此外评委还要对科学问题梳理中存在的逻辑断点、文献取舍的学术尺度以及新旧文献的前后照应等提出具体建议。


(二) 博士学位论文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

被纳入科学共同体研究范畴的科学问题具有真实性和可解性双重特征,即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该科学问题能够被解决。然而,可解的选题可能有多种求解路径,不同的实施路径产生不同的学术成效。博士生必须在多种可能路径中选择合理或最优的路径,以便卓有成效地完成博士论文研究。因此,开题报告会必须对博士论文选题实施方案进行周密的分析论证,提出整体优化的具体方案。

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作为解释或构建依据的理论基础的完备性分析

理论基础是假设提出或新理论构建以及解决方案设计的根基,是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理论基础的完备性分析是从学科演化和理论发展逻辑出发,分析博士学位论文解释基础是否扎实,科学问题的解决能否补充、完善现有理论或是否能对其进行更严密的求证,乃至可以发现和构建新理论。

一般而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大都从企业管理实践的特征事实或现有理论的逻辑分析以及管理实践需求与理论供给的匹配关系出发提出假设并严密求证,因此,解释基础的完备性是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前提条件。博士学位论文无论是已有理论改进,还是新理论创建或解决方案设计必须基于对相关理论基础融会贯通的理解。

博士论文开题、中期、预答辩或答辩环节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博士生将理论研究部分涉及的理论只作简单的罗列和介绍,较少打开各种理论之间的逻辑通道,阐明解释基础的整体性和逻辑一致性。实际上,不仅要打通各种理论之间的逻辑关联,还要在理解现有理论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已有理论与博士论文研究的内在相关性,并建立博士论文自身的解释框架。

(2)理论建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

模型是问题解决方案的形式化表达,是定量求解的基础。近年来,社会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到经济运行、社会治理和制度变革等众多领域,企业管理所有活动都在向数字化转型,从而为企业管理的建模、计算提供了实践基础。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为管理研究的建模、计算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科学的建模计算使管理学研究过程更加严谨,研究结论更加具体明确,有助于推进管理学研究的科学化和实用化。然而,必须承认,现实中还一定程度地存在为了模型而模型,为了定量而定量的倾向。模型的生搬硬套往往使管理学研究偏离鲜活的管理实践。评委要对博士学位论文基础模型选择与科学问题是否匹配,模型改进的依据是否充分,变量选取和处理是否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等进行分析研判。

(3)案例、数据、调研资料等对博士论文研究支撑性分析

典型案例、统计和调查数据等经验事实是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依据所在,是构念提出和假设检验的实证基础。典型案例具有灵感触发、构念提示等功能;大数据则是假设求证、仿真实验乃至规律“涌现”的基础。

在人工智能时代,长期跟踪调研典型案例、及时收集整理生成式数据对科学发现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并非是案例越多、数据资源越丰富,研究的基础就越扎实,研究方案就越可行。案例和数据使用的关键是案例和数据资源的科学筛选,去伪存真,优化融合。案例特征的持续性和可外推性,数据资源的准确性以及不同数据之间的互补与关联,数据失真的可能与程度、非连续性数据的拟合等,都需要在开题过程中提出并进行分析求证,以便使后续的研究少走弯路。


(三) 博士学位论文成果呈现形态及其达致性研讨

预期成果是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目标所在,也是博士学位论文的落脚点。在开题报告中将论文目标定的过高往往使博士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博士论文的研究与写作。目标定的过低,有可能达不到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也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开题报告会要在对研究成果呈现形态分类的基础上,将开题报告的博士学位论文的成果具象化,确定达致目标,以便使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目标更明确可达,方案更切实可行。

博士学位论文中的哪些内容是最终成果的核心要素?博士学位论文成果水准的衡量尺度是什么?如何使具有实质性创新的研究成果得到显化表达?这是博士学位论文在开题报告撰写过程中应反复思考并需要在开题报告会的互动中逐步明确的问题。

(1)内含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已有模型改进或新模型构建

模型表达变量之间的关系,新模型构建揭示了变量之间的新关系,丰富了学科的模型体系,可应用于学术研究或服务管理实践。已有模型的改进或使其表述更严谨或拓展了其应用领域或丰富了变量的实践内涵,均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

已有模型改进或新模型构建都需要有特征事实的支撑,也就是说,模型改进或构建的灵感源于管理实践,改进后的模型或新建的模型还需回到实践中或接受检验或得到应用。近年来,由于各种大模型的问世及其所展示的广阔应用前景极大地推进了管理活动建模和计算研究,使管理学的定量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发展必将为博士学位论文的建模和定量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学科平台。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模型既包括定量研究的计量模型和仿真模型,也包括定性研究的概念模型、结构模型以及框图模型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向我们昭示了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建模和计算的结果。管理学所所构建的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的本质是内嵌于人脑或组织的隐性模型的外化和形式化表达。管理学研究的实质就是把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内嵌于企业组织或企业家头脑的隐性模型、算法策略乃至知识地图用管理学的显性语言或可视化图谱予以形式化表达。

(2)可嵌入管理学知识体系且可被检验的新构念、新假设、新结论的提出或创立

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念、假设、结论是对模型本底的文字化表述,是新理论、新思想的基本构件,也是学术研究理论贡献的精髓所在。因此,有关新构念表述,新假设阐释、新结论导出是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真正难点和重点所在。

管理学研究作为应用导向的交叉学科,主要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解释管理现象。在上述应用过程中,管理学尚未建立不同理论之间的逻辑通道。解释基础的分立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解释结论的离散和碎片化。理论研究结果的碎片化影响了管理学应用研究的成效。因此,基于国内外企业管理实践的最新探索和理论研究的已有成果,构建管理学自身的理论体系成为管理学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

必须承认,在现实的培养中并非每一篇博士论文研究都能实现新概念、新假设、新结论的创立和提出。我们并不能由此得出大多数博士论文都没有创造和创新内涵的结论。本人认为,多数博士学位论文是在新概念、新假设、新结论的提出和创立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或者是其前期的尝试性探索。这些尝试性探索为进一步的创建提供了有用的铺垫和启示,后续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找到新概念、新假设、新结论提出和创立的有效路径。

(3)面向企业管理实践乃至政府部门管理实践的解决方案设计

管理学是应用导向性学科,“服务中国管理实践”被写入我国许多商学院的发展理念。管理学研究倡导的“顶天立地”中的“顶天”和“立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立基于当代的管理实践,尤其是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管理学研究才有思想之源和建树之本,不立地的研究无法顶天,那种八股式的以空对空的研究既没有理论意义,也不能产生实践效用。因此,博士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最新的管理实践,弄清中国情境的真实内涵,妥善处理中国情境与一般规律的关系,为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近年来部分偏理论研究的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或多或少包含政策建议的内容,这些政策建议往往是答辩过程中评委质疑最多的环节,其原因在于博士生对管理实践了解尚不够深入,政策建议多凭自己的想象提出或参考已有成果对其进行改装(组合),其操作内涵评委们一目了然。因此,建议对于那些偏理论研究的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如果作者本人对企业或政府部门管理实践知之不多,最好不写或谨慎撰写博士论文中的政策建议部分。

既然我们将面向企业管理实践乃至政府部门管理实践的解决方案设计作为博士学位论文三种成果形式中的一种,为什么又建议偏理论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最好不写或谨慎撰写政策建议?这是不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呢?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予以讨论。一是偏理论研究的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成果可能具备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其应用还需要结合具体企业的管理情境,经过成果转化这一重要环节,最终才能成为具体企业的管理解决方案。这是在博士论文完成之后应继续推进的工作。二是管理学的部分分支学科本身就是应用型的,这些学科的博士论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必然是能够落地的,也会产生应有的社会实践效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082-1430807.html


海南省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2024

地       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力行楼C栋1层

联系电话:0898-66892503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