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课堂 >> 2022 >> 正文
如何写讨论部分?试看一例文
发布时间:2022-07-21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如何写讨论部分?试看一例文


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论文,讨论部分是重中之重,最能体现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也最能展示作者的素养与水平。如果阅读我国的心理学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很容易获得这样的印象:与引言部分的洋洋洒洒相比,讨论部分往往是少之又少。特别地,很多论文的讨论,要么是对结果部分的亦步亦趋,要么是对研究结果的主观解释。其实,很多作者也深感讨论部分很难写。显然,任何事情都有门道,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也是这样。看看行家是怎么写的,能够快速让人明白论文讨论的写作门道。

    下面,仍然采用上篇博文所用的论文(Carlo, Mestre, Samper, Tur, & Armenta,2010),观摩讨论的写法。从引言直接跳到讨论,略掉方法和结果部分,难免会影响阅读。不过,即使全文呈现,也还是可能不理解某些专门术语,从而,只看结果的不利,或许并不是很明显,何况,文末有参考文献,真正想阅读全文的,可以自行下载原文,对照学习。

     关于观点采择、同情、亲社会道德推理、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之间的纵向关系,研究结果的整体模式与预期的一样,即使控制了SES(社会经济地位),也是如此。总的来说,社会道德认知(观点采择、亲社会道德推理)与社会道德情绪(同情)对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有预测效应。这些发现与社会道德认知和情绪可以预测道德行为的观点是一致的。此外,观点采择与同情、亲社会道德推理均有关,同情与亲社会道德推理正相关。当攻击与亲社会行为的先前水平作为附加的统计控制进入模型时,整个模式会变得更弱,暗示这些变量的高稳定性影响了社会道德认知对这些行为 1年后变化的预测效应。

     总之,这些发现支持以前的理论,即同情与观点采择促进亲社会行为、减少攻击行为。此外,这些结果表明同情能引起更高水平的关心性道德推理,对道德行为也有直接效应(Eisenberg, 1986; Hoffman, 2000)。并且,虽然如一些学者(例如,Feshbach, 1987)指出的那样,有时通过观点采择会伤害别人,但是,这样的特质通常能够促进亲社会性、抑制对他人的伤害。还有,观点采择与同情的关系密切,提示观点采择是同情的一个重要维度(Batson, 1998; Davis, 1983; Eisenberg, 1986;Hoffman, 2000)。虽然关系不是很强,但是,观点采择与亲社会道德推理之间也存在边缘显著(p<.10)的正相关,这与有关理论是一致的,即理解他人的社会情境,能促进更高水平的道德推理(Kohlberg, 1984)。

     关于亲社会道德推理的这些研究发现是混杂的和较弱的。亲社会道德推理与 1 年后的亲社会行为显著相关,但是,与 1 年后的攻击行为只有边缘显著(p<.10)的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亲社会道德推理对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预测效应,被观点采择和同情的效应显著地减弱了,因为观点采择、同情也与亲社会推理相关。已有研究发现,亲社会道德推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类似的弱的效应(Eisenberg et al.,2001)。不过,关于亲社会道德推理与攻击之间关系的研究就非常少了。或许,其它形式的道德推理(比如,禁律定向的道德推理)更能预测违犯行为。即,青少年对是否违犯规则或法律的两难情境的思考,而非他们是否帮助他人或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思考,能够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攻击行为。

     另一种可能是,预测效应的大小不同,系因社会道德认知与情绪具有不同的作用,这取决于道德行为的具体形式。某些形式的亲社会行为可能需要更多思考性的决策(比如,代价与收益分析),而像在清楚的紧急情境中帮助别人这类形式的助人行为,可能不需要思考性决策。例如,当选择向一个慈善组织捐款时,个体可能考虑不同慈善组织的各种优点与缺点。然而,如果有人看到别人明显处于身体受伤的痛苦之中,那么,对亲社会反应来说,认知过程(比如,道德推理)可能不如同情这么相关或必要。类似地,在预测不同形式的攻击行为时,社会道德认知可能更不相关(比如,冲动的、愤怒的攻击)或更相关(比如,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攻击)。的确,研究者已经报告了不同类型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定的社会认知相关因素(Carlo, 2006; Coie & Dodge,1998)。此外,用神经成像技术的新近研究,支持道德任务的具体特征激活不同情感与认知脑区的观点(例如,Greene, Sommerville,Nystrom, Darley, & Cohen, 2001)。因此,关于社会情绪与认知作用的理论争议可能受益于集中在识别从事社会认知与情绪道德过程的情境。

      近来,关于社会认知在道德功能中重要性的关切,通常集中于认知过程与方法问题的局限性(见 Haidt, 2001),但是,以前及当前的证据显示,社会道德认知具有某些稳定的品质,有持久的结果(见 Carlo, 2006; Eisenberg &Fabes, 1998)。本文的研究结果提醒我们,社会道德认知在预测社会道德情绪与其他社会道德认知中有重要作用,并且,社会道德情绪也能预测社会道德认知(Hoffman, 2000)。社会道德认知(与情绪)对社会行为具有跨时间的持久效应的事实,可能是因为这些特质的相对稳定性,而这些特质的稳定性则是由于稳定的生物因素(例如,气质)、心理过程(例如,道德自我感)和社会化过程(例如,相对一致的家庭、同伴、媒体经验)(见 Carlo, 2006)。最近的工作已经开始集中于道德身份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并且有证据表明,社会道德认知是道德身份的核心因素(Hart, 2005; Narvaez,2005)。因此,积累的证据显示,社会道德认知与情绪都是道德机能的有关层面。

       一些方法学的问题限制了我们对本研究结果的自信。首先,本研究所用的测量均为自陈式的,从而可能有自我呈现偏差。其次,样本是由西班牙青少年构成的,因此推论必须限定在有类似特征的青少年。第三,虽然纵向研究增进了我们对因果方向做出推断的能力,但是还需要采用多于两波数据来更好地检验这些模型,同时,也需要检验其他模型(例如,双向模型)。尽管有这些局限性,本研究还是有一些优势的。相当大的青少年样本和纵向方法,允许对社会道德认知和情绪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进行多元考察。这些结果表明,需要道德行为理论,以便帮助我们理解社会道德认知与情绪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过程最为相关的情境。最后,这些发现的整体模式与个体主义定向社会(例如,美国)总体的研究一致,因此,进一步说明了道德行为的认知发展与社会认知模型,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均是有效的。关于非西方、非工业化社会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推进我们对这些模型普遍性的理解。

      该文的讨论也是共有 6 段,这里照例逐段略作提示。

      第一段,概括研究发现。“研究结果的整体模式与预期的一样”,回应引言部分。“总的来说”,从形式上保证对研究结果的描述是概括性的。通常,讨论部分不采用“这验证了假设 1”或“假设 2 得到验证”这类表述。

      第二段,联系已有文献。“这些发现支持以前的理论”、“这与有关理论是一致的”,使自己的研究与相应领域的文献联系起来,或者说,使自己的研究汇入相应领域。其实,这里的具体表述并不太理想,该文的主体性明显降低。当然,这与该文的具体研究内容有关,即,并不是真正创新性的研究,只用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在西班牙进行研究。

      第三段,解释研究问题。其实,本段与第二段的地位几乎是平行的,但是,涉及的内容有所不同。

      第四段,继续解释问题。“另一种可能是”,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同时,需要使用文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本段提到的理论解释,带有创新性,尤其需要引言部分未曾出现的文献来支持。

      第五段,深入解释问题。“近来”,不仅便于引用文献,而且框定所论的范围,显示自己研究与新近研究的关系。经过比较可知,本段讨论的内容显得是更开阔的,可以认为,是漏斗结构的底部。

第六段,提及研究不足。“一些方法学的问题”,说明主要从方法学上来描述研究不足。注意,这些不足并非致命性的。“尽管有这些局限性,本研究还是有一些优势的”,这样的表述有些多余,但是,也反映了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突出自己研究的价值。最后一句,其实是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总之,心理学实证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是有一定规则的,例如,先概括研究发现,再联系已有文献,解释研究问题,最后提及研究不足。讨论是理论层面的,因此,需要文献作为基础,不能用经验或臆想来代表文献。毫无疑问,要想合理而恰当地使用文献,前提依然是作者必须阅读并记住了有关文献。


参考文献 Carlo, G., Mestre, M. V., Samper, P.,Tur, A., & Armenta, B. E. (2010). Feelings or cognitions? Moral cognitions and emotions as
longitudinal predictors of prosoci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48, 872-877.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7908.html


     迟来的博士生涯感悟

     毕业已经快半年了,本想对自己博士阶段做一些回顾和总结,无奈事情太多一直没有来得及写。正好这几天卧病在床,得到一些空闲时间,写一点读博和工作后的感想。内容可能会有点散,想到哪就写到哪吧。

      1.没有尽早对自己做好规划的代价。


我在研一开始时告诉身边人自己毕业时候会发表 10 篇论文,现在看来当时确实是年少轻狂,不曾想后期发展竟跟设想完全是两个极端,直博 5 年,头 4 年竟然一篇 1 作 SCI 也没有。。现在回想看除了一些客观原因,自己的原因可能占据了大多数。由于好奇心太重,且没有给自己早点立下明确的目标,博士的前 4 年,凡是项目或者别人的求助基本来者不拒,总觉得自己每次都能通过不同的项目和任务学到不同的东西,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这种单纯又盲目的求知,给自己最后的毕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最后发现,前 4 年真正留给自己做科研的时间可能加起来也不过半年,剩下时间都在完成项目或者帮助别人。最后的结果就是,博士 5 年积累了大量的项目经验,很多跟自己完全不着边的方向也懂一些,但是自己的论文数量却不多,但同时因为帮过很多人完成核心研究,不同方向的同学的论文中也经常会出现我的名字。现在看来,如果当时能早点对自己进行明确的规划,并且保持研究的专注,适当拒绝,我最后的论文数量很可能会翻倍,研究会做的更出彩一些。

        2.好奇心和求知欲带给了我什么?

       因为对很多不懂的东西都怀着一个好奇心,所以我会去查很多人不会查的东西。比如研二时每周都要帮师姐做一个 FPAR计算的实验,当时每周都要去试验田先测反射光谱然后再带回来算。每次都是同样的步骤,就让我产生好奇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实验跟我自身的研究方向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最后我甚至给自己做了一个 PPT 留档,自学了每步的原理,以及需要注意什么,不同天气下测会对结果有什么影响。这种好奇心贯穿了我的博士生涯,每当有不懂的,我就会想弄明白。就这样,我通过自学和思考,5 年来明白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知识,并且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在博 4 时候问了我导师一个本学科最基础的问题(我是学遥感的)——什么是地表反射率?这件事的起因是我无意中发现某个重要软件的手册中,地表反照率和地表反射率的公式一模一样,之前一直以为自己学懂了的东西,在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懂。。。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看明白,最后无奈去问了导师。导师也很自然的把我拎出来当作反面教材,在群里说了这件事。最后经过导师的一番讲解,才终于悟出其中差异。结果当我回到组里后,发现大家也都不知道,但大家并没有注意到自己不知道,或者说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大家都忘了问一句为什么…..现在看来,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真的很重要,它是我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获得了一个比较牢固的专业基础。这也为我博士最后一年多时间,在完成自己中期、博士毕业论文,以及帮老师完成 1 篇论文和 1 个重点研发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 SCI 作了铺垫。没有前期的良好基础,
我不可能在一年多时间内完成这么多事情。

       3.我到底适不适合科研?
由于我迟迟没有自己的论文,我一直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科研。经过思考,我在自己博 4 结束前,给自己定了一个考量标准。如果我能够不靠任何人,挑选出一个感兴趣的题目,并且独立完成从文献调研、发现问题、提出整个解决方案和研究思路,到最后论文撰写的过程,我就确定我是一个合格的科研人。最终我顺利完成了给自己设定的这个考核,虽然做的东西存在不足,但这件事给我自己心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件事之后,我发现自己真的有了很大的变化,也最终确定了坚持走科研的道路。

       4.毕业选择工作时的纠结

       我是独生子女,但出于成长环境和父母工作的需求,我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大部分时候是周围亲戚和爷爷奶奶在带我。因为不常见,所以每次见到父母,他/她们在我眼里和上一次见面时的变化都大的让我吃惊。每次分别的时候,也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所以,在我最后毕业找工作的问题上,我纠结了很久。究竟是为了个人发展留在外地去往更好的单位,还是放弃更好的工作机会回到父母身边,我迟迟无法做出抉择。期间父母一直鼓励我去自己喜欢的地方,趁年轻专注于个人发展,让我不要担心他/她们。但当我得知母亲在每次劝我留在北京后,都睡不着觉,一直不停落泪,我的内心驱使我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回家。比起自身的发展,我更加无法承受的是自己在外面打拼多年后回到家乡却没能在晚年多陪在父母身边的遗憾。年少时没能让您们好好见证我的成长,这次我不能再错过陪在您们身边的机会。我也很抱歉辜负了导师和多位老师的好意,也一直没来得及好好跟各位老师当面说声抱歉。

5.毕业后更加体会到自己博士期间遇到的导师和师兄是多么好

毕业后更加体会到在读博期间有一个能够给予自己正确指点并指出自己科研与论文写作上错误的导师,和一个基础扎实愿意带着我成长的师兄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现在我自己也是一名年轻的老师,才体会到自己每天要面临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博士期间还要多的多。要知道,每个人的事情都不少,没有谁会理所应当的愿意多花时间去帮你修改论文,提出意见,帮你解决科研的问题。但是在科研刚开始的阶段,如果没有人愿意帮助你,给予你正确的指点和帮助,一个人很难明白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科研和进行科技论文的撰写。好的导师和师兄师姐对于自己博士生涯的起步的影响确实非常大。真的很感谢刘老师和师兄在这 5 年来对我的影响和帮助。

 6.如何获得同组人的尊重与认可

初入单位或者课题组时,我们大概率都希望能获得组里人或者同学间的尊重与认可。这点我们其实应该都深有体会,如果你的技能足够扎实,或者实力强劲,相信很快自然而然的你就会获得认可。但如果你刚进组时能力一般,这时候该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就是保持勤奋。相信没有人不会对一个从早到晚努力拼搏向上的人肃然起敬。还记得看《当幸福来敲门》时,当发现威尔史密斯饰演的主角白天忙于工作推销仪器,晚上还在坚持挑灯夜读时,我在没有看到结局时就已经不由自主的对主角产生了倾佩感。这种认可与尊重是有感而发的,而且
会不自觉的感觉他一定可以做到他想达成的目标。所以,套用奥里给大叔的一句名言,“没毛病,干就完了”。

       7.对于将来读博期间,我的导师告诫我,将来不管干什么,都要守住自己最基本的底线和道德操守。

作为老师,就是不误人子弟,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的力量。人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导师是什么样子,学生大概率也会成为类似的模样。希望将来我也可以成为像我导师一样优秀的学者和老师,为自己的学生树立好榜样。我也会一直记得导师在科研方面说过的让我印象极深的一句话,“只要坚持学术,并能保持每年 1 篇 SCI 的贡献,不管你在多烂的单位,20 年后你也一定会是一名在本学科领域非常优秀的学者。”现在再品,更是有另一番感受。在一切到来前,我们只需努力并且静静等待即可。对了,之前打算继续更新脚本、插件以及一些学习心得来着,但无奈刚入职事情太多。这里也给自己立个目标,明年一定会继续分享和大家交流更多学术上的内容。
链 接 地 址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31908-
1317854.html


海南省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2024

地       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力行楼C栋1层

联系电话:0898-66892503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