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永生化巨噬细胞来源于肿瘤细胞,这些细胞表现出持续分裂,或者细胞经过刻意改造,可以无限增殖,因此可以培养无数代。然而,原代巨噬细胞是研究体外巨噬细胞功能的主要方法(Obstacl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nderstanding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每种体外巨噬细胞模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在选择模型之前需要仔细考虑。
永生化小鼠巨噬细胞系
几十年来,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和巨噬细胞系的建立一直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类巨噬细胞系是揭示巨噬细胞功能的重要工具,RAW264.7 和 J774 细胞是细胞库中最常用的两种永生化巨噬细胞系。永生化巨噬细胞系有几个优点:(I)易于处理和自我复制,因此是具有各种遗传条件的无限细胞来源。(II)细胞几乎可以无限量培养,(III)可以长期冷冻保存,(IV)如果因污染等原因丢失,也很容易更换。
不过,使用永生化巨噬细胞系也有一些局限性。它们要么来自癌变的单个细胞/肿瘤,要么由病毒感染产生。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在培养和传代过程中容易发生基因型和表型漂移。因此,巨噬细胞系会丧失巨噬细胞特异性功能,并获得与体内细胞或原代分离细胞截然不同的分子表型。
例如,RAW264.7 巨噬细胞缺乏含有 Caspase 激活和招募结构域(ASC)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而 ASC 是各种炎症小体受体的适配分子(Pelegrin 等人,2008 年)。这就阻碍了 RAW264.7 细胞在受到 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的 nigericin、double-stranded DNA for absent in myeloma 2(AIM)和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toxin b(TcdB)刺激后产生和分泌成熟的 IL-1β(而原 IL-1β 的产生不受影响)。用 ASC 亚基转染 RAW264.7 巨噬细胞可恢复原 Caspase 1 的裂解能力,随后产生和分泌成熟的 IL-β(Differential splicing of the 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 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ASC) regulates inflammasomes)。此外,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RAW264.7 巨噬细胞中一些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也会波动。超过 50 次传代后,RAW264.7 巨噬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a)、整合素亚基α L(Itgal)、分化簇 86(Cd86)等基因的表达量增加,而精氨酸酶 1(Arg1)、转铁蛋白受体 2(Trf2)和干扰素调节因子 8(Irf8)的表达量在 15 次传代后已经发生了变化。
此外,RAW264.7细胞可以转染DNA,但原代巨噬细胞却会诱导细胞死亡,这表明该细胞系与原代巨噬细胞不可比。值得注意的是,J774 细胞与原代巨噬细胞相似,但与 RAW264.7 细胞不同,转染质粒 DNA 后会出现细胞死亡,而转染 mRNA 则不会出现细胞死亡。
用对原代巨噬细胞的研究来验证巨噬细胞样细胞系的结果,对于确定巨噬细胞功能的特征非常重要。此外,与单一细胞类型的体外实验结果相比,进行动物实验可以进一步阐明体内的相关性。
RAW264.7
巨噬细胞样系 RAW264.7是从注射了阿贝尔森鼠白血病病毒(A-MuLV)的 BALB/c 小鼠体内分离出来的,阿贝尔森鼠白血病病毒是一种复制受损的病毒,携带 v-abl 酪氨酸激酶癌基因。当与合适的 C 型辅助病毒结合时,A-MuLV 可在体外转化胚胎成纤维细胞,并在体内引发迅速的 B 细胞淋巴白血病。因此,RAW264.7 细胞是一种具有巨噬细胞样能力的永生化癌细胞系。
A-MuLV 是生物安全二级(BSL-2)制剂,对实验室人员和公众构成 “中度危害”,需要特定的安全规程。虽然巨噬细胞系源于A-MuLV诱导的肿瘤,但目前还不清楚A-MuLV基因组是否促成了细胞转化。A-MuLV 制剂通常包括辅助病毒,但在最初描述时,对复制能力强的病毒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美国模式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目前提供的 RAW264.7 细胞既能表达生态型 MuLV(表现出莫洛尼分离株的生物学特征),也能表达多向性 MuLV。多向性病毒的宿主范围很广,可感染多个物种或各种细胞培养系。另一方面,生态型病毒的特点是整合到细胞 DNA 中,并在细胞表面表达 A-MuLV 抗原。生态型病毒指的是宿主范围有限的病毒,只能感染一种或少数物种或细胞培养系。这些发现表明,在使用 RAW264.7 细胞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时必须谨慎。
RAW264.7 细胞系被广泛用于描述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RAW264.7 细胞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用各种方法(电穿孔、脂质感染)进行转染,而且相对容易用于 CRISPR-Cas9 慢病毒筛选。这有利于机理遗传无偏筛选研究。然而,持续传代甚至可能增加突变的积累,使细胞系与原代巨噬细胞的定义进一步分离。因此,尽管该细胞系可作为初步筛选巨噬细胞潜在重要因子和功能的实用工具,但与原代巨噬细胞和体内研究相比,必须考虑继续传代该细胞系可能导致基因耗竭,损害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
J774
与 RAW264.7 细胞系类似,巨噬细胞样细胞系 J774 最初也是在癌症研究中发现的。J774 细胞系是通过从原代腹水和实体瘤 J774.1 细胞系重新克隆而来的。J774.1 细胞最初被描述为从小鼠网状肉瘤中提取的细胞,具有巨噬细胞样形态、免疫球蛋白受体、吞噬能力和抗体介导的靶细胞裂解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最初的研究从未声称已分离出巨噬细胞,而只是描述了显示一些典型巨噬细胞特性的细胞。然而,与 RAW264.7 细胞系类似,J774 细胞在运动、吞噬和抗菌活性方面也有进一步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J774 细胞与 RAW264.7 细胞不同,但与原代巨噬细胞相似,在转染质粒 DNA 而非 mRNA 后会发生细胞死亡。
与长期培养的永生化细胞系相比,培养和利用原代巨噬细胞具有若干优势。与永生化细胞系相比,原代巨噬细胞的寿命较短,长期培养可减少基因突变的积累。此外,原代巨噬细胞的来源也会影响研究结果。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体外研究中使用的是哪种原代巨噬细胞,因为它们因培养方案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腹腔巨噬细胞
腹腔巨噬细胞(PMs)是一种常用的体外模型,用于研究组织驻留巨噬细胞的反应。对腹腔巨噬细胞的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巨噬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各种刺激和疾病模型的体内外行为。
在处理巨噬细胞时,应考虑分离方案。PM可作为未刺激的常驻细胞获得。这种细胞通过腹腔灌洗分离出来,是对照、常驻组织巨噬细胞的最大来源之一。不过,建议使用巨噬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如 CD11b 或 F4/80)进行分选,因为腹腔灌洗液中含有腹腔中存在的所有细胞,主要是 B 细胞,还有极少量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仅仅依靠培养井附着作为巨噬细胞纯化的 “分选 ”步骤,可能不足以实现完全纯净的腹腔巨噬细胞培养,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建议使用腹腔渗出液细胞一词来表示未经进一步纯化的细胞。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还必须提到的是,进一步的流式细胞分析会影响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虽然通过纯化可以获得更高的纯度,但这反过来又以影响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代价。此外,从小鼠体内提取对照腹腔巨噬细胞也有很大的缺点,因为只能获得有限数量的细胞(每只小鼠1x10 6个细胞),而且只有约 40% - 50% 是巨噬细胞。因此,必须牺牲更多的小鼠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用于实验过程。
因此,为了增强巨噬细胞的生成,可以在收集细胞之前向腹腔内注射无菌诱导剂(如硫代甘油酸盐)。硫代甘氨水由牛肉输液、蛋白胨、氯化钠、葡萄糖、硫代甘酸钠、琼脂、亚甲基蓝组成。研究表明,与对照原生质相比,硫代乙醇酸钠的成分可决定细胞内病原体的杀灭能力。诱导剂中琼脂和亚甲基蓝的减少可提高杀灭能力。
施用巯基乙酸后,每只小鼠的巨噬细胞产量增加了 10 倍。研究表明,与对照组 PMs 相比,布鲁尔硫代甘油酸能引起巨噬细胞的显著招募,并导致活化水平的提高。尽管巨噬细胞数量增加,但布鲁尔硫代甘氨酸培养基作为一种刺激物,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常驻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总数迅速减少。随后,外周炎性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增加,同时常驻巨噬细胞逐渐恢复。这种招募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影响基因表达。此外,它们还表现出溶酶体酶活性的增加和吞噬吸收的增加。
有两项研究确定了存在于对照组和巯基乙酸诱导的腹腔中的多种白细胞群。然而,保持巨噬细胞培养的高纯度对于体外实验至关重要。据报道,新鲜分离的巯基乙酸诱导的腹膜细胞含有很高比例的巨噬细胞(86-95%),通过粘附,其纯度提高到近 99%。值得注意的是,仅根据 CD11b 或 F4/80 等以前被认为是 “巨噬细胞特异性 ”的抗原来评估巨噬细胞的百分比可能会产生误导。这是因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其他髓系细胞也表达这些抗原。将树突状细胞(CD11c)、嗜酸性粒细胞(Siglec-F)和中性粒细胞(Ly6G)的标记物包括在内可能是有用的,因为即使是微量的污染细胞也会影响体外检测的结果,导致数据误读。
另一项研究显示,腹腔巨噬细胞的比例低于之前的报告,其中存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此外,有报告称腹腔巨噬细胞的粘附培养物中存在嗜酸性粒细胞污染(Isolation of functional mature peritoneal macrophages from healthy humans.)。污染细胞会影响对巨噬细胞进行的标准检测的功能读数。因此,嗜酸性粒细胞会妨碍对使用巯基胶囊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进行的体外研究结果的准确解释。嗜酸性粒细胞表现出几种细胞表面标记,如 CD45 和 CD11b,这些标记通常出现在炎症部位的其他造血细胞上,如肺泡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小鼠嗜酸性粒细胞表面发现了 Siglec-F,它是硅铝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Siglec)家族的成员。Siglec-F 主要只在小鼠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及其骨髓中的前体上表达。除嗜酸性粒细胞外,腹腔渗出液细胞中的自然杀伤细胞也会明显影响有关巨噬细胞调节回路的结论。为了在分析中排除 NK 细胞可能造成的影响,可以在重组活化基因 2(RAG2)-γ 链敲除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为了尽量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可以使用双 GATA 位点(ΔdblGATA)基因敲除小鼠,例如,在这种小鼠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要点是,由于分离方案的不同,巨噬细胞的代谢活性也会发生变化。对照状态下的常驻腹腔巨噬细胞表现出的代谢活性低于激发的巨噬细胞。诱导巨噬细胞的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水平升高,这可能与其吞噬能力增强、成熟和活化水平提高有关。深入了解代谢途径与细胞功能之间的分子联系,对于制定通过代谢重编程调节巨噬细胞功能的策略至关重要。
骨髓衍生巨噬细胞
与PM相比,BMDM不是组织驻留巨噬细胞的模型,因为它们是在体外分化的。它们是通过冲洗小鼠后腿骨髓中的髓样祖细胞并用重组 M-CSF 或 L-929 细胞条件培养基(L929,M-CSF 的来源)刺激以获得分化的巨噬细胞而产生的。M-CSF 通过 M-CSF 受体介导的信号诱导祖细胞增殖和分化为 BMDM。
使用 BMDM 作为巨噬细胞模型的主要优势在于分离和分化后产生的细胞量(每只小鼠 4-6 x10 6个细胞)。培养条件(培养基类型、M-CSF 的用量和 L929 的使用)的不同导致 BMDM 生成的差异很大。然而,为了保证结果的高度可重复性,必须对方法进行清晰的描述。在许多研究机构中,L929 上清液比使用重组 M-CSF 更受青睐,因为其成本效益高,能产生更多的分化巨噬细胞,需要安乐死的动物也更少。
在重组 M-CSF 出现之前,许多实验室仍普遍采用传统方法,涉及使用 L929 永生化成纤维细胞系的上清液分化 BMDM,其中向发育中的 BMDM 前体提供 M-CSF 和各种其他因子。虽然某些品系的小鼠 L929 细胞有能力产生大量的 M-CSF,但不同批次的 L929 上清液成分可能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
尽管暴露于 L929 上清液中的其他物质,L929 衍生的巨噬细胞仍表现出与 M-CSF 衍生的巨噬细胞相似的吞噬和病原体清除能力。然而,L929 衍生的巨噬细胞显示出不同的细胞因子分泌模式,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低,而 IL-10 分泌较高。与 M-CSF 衍生的巨噬细胞相比,它们还显示出更强的新陈代谢活性和更多功能失调线粒体的积累。虽然在新陈代谢和细胞因子分泌方面存在差异,但两种类型的巨噬细胞的杀微生物效果相当。
通过质谱分析,对 L929 上清液的检测发现了 2,193 种蛋白质,其中包括大量的 M-CSF 和其他免疫调节蛋白质,如迁移抑制因子(MIF)、骨生成素和趋化因子,如 CC 趋化因子配体(CCL)2 和 CCL 7。与用 M-CSF 进行分化相比,用 L929 进行分化的巨噬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抗炎 M2 样表型。此外,在 L929 上清液中生长的巨噬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减弱,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机制的活性降低(Proteomics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L929 cell supernatant and its role in BMDM differentiation)。
总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分化剂的选择会影响 BMDM 的表型和蛋白质组,从而导致生物功能的变化。因此,认识不同 BMDM 分化方法的生物学意义以及由此产生的体外结果至关重要。相反,采用规定浓度的 M-CSF 可减轻实验的可变性并提高实验室方法的标准化。
已经介绍了几种使小鼠BMDM永生化以生成巨噬细胞系的方法;然而,在巨噬细胞中观察到的低转导和转染率给这些程序带来了挑战。本综述的下一部分将概述一些使原发性 BMDM 永生化的潜在方法。然而,我们必须仔细考虑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与初始细胞群相比,对原代巨噬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可导致其表型发生变化(Phenotypic comparison and the potential antitumor function of immortalized 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 (iBMDMs))。不过,永生化 BMDM 可减少动物用量。来自转基因小鼠的 BMDM 经常被用来分析免疫系统的机制,而这些永生化 BMDM 储备库可随时用于体外研究,减少对活体动物的依赖。
骨髓源性巨噬细胞中癌基因或转录因子的过度表达
一种利用Cre-J2逆转录病毒感染技术使特定小鼠品系的巨噬细胞群体永生的方法。这种永生化方法涉及用 J2 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细胞,该病毒来源于复制缺陷的 3611-Moloney 肉瘤病毒(MSV),含有 v-raf 和 v-myc 致癌基因。
J2 病毒本身缺乏重要的病毒包装蛋白(gag-pol、env),使其复制缺陷。因此,一种名为 Psi-Cre-J2(来源于 NIH 3T3 成纤维细胞)的病毒包装辅助细胞系被用来生成重组 Cre-J2 逆转录病毒。用于永生化的 Cre-J2 逆转录病毒感染技术已被证明对多种小鼠巨噬细胞群有效,如那些来自骨髓、胎儿肝脏、脾脏和小胶质细胞的巨噬细胞群。
市场上有一种永生化的小鼠巨噬细胞系,名为 BM A3.1A7,来源于从成年雌性 C57BL/6 小鼠骨髓中提取的粘附巨噬细胞。这些细胞通过引入高水平的 raf 和 myc 致癌基因而获得永生。
目前只有一项研究分析了永生化的小鼠巨噬细胞系 BM A3.1A7 的巨噬能力。他们证实,BM A3.1A7 可极化为 M1 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 IL-1β、IL-6、IL-12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炎症细胞因子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NO)合酶(iNOS)的表达增加)或 M2 型巨噬细胞(以典型的 ARG1 活性升高为特征)。要更好地评估该模型的价值,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与其他原代巨噬细胞或其他相关模型进行比较。
此外,造血前体可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导雌激素诱导型转录因子同工酶 B8(Hoxb8)而永生。Hoxb8 可促进自我更新并阻止分化。当激素β-雌二醇水平升高超过生理范围时,Hoxb8转录活跃。去除β-雌二醇后,Hoxb8 失活,导致永生化祖细胞分化,具体分化情况取决于所需髓亚群的细胞因子鸡尾酒。因此,这些细胞可在细胞培养中生长数周,为它们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基因改造,同时仍能成熟为DC细胞、巨噬细胞或粒细胞。从 Hoxb8 系衍生出的巨噬细胞表现出相似的表型和功能属性,在受到 LPS 刺激时,与原代巨噬细胞一样,活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也会升高。
这些细胞的优势在于它们可以很容易地从任何小鼠品系的骨髓或胎儿肝脏中产生。此外,Hoxb8 细胞可通过病毒转导和 CRISPR 介导的基因组编辑进行有效改造。它们是蛋白质过表达或敲除实验的便捷工具。这些细胞的一个缺点是异质性,因为最初的骨髓群体可能是多样化的,这可能会影响所产生细胞的一致性。
Cas9+-immortalized 巨噬细胞
对巨噬细胞进行遗传操作一般比较麻烦。例如,有将 RNAi 导入巨噬细胞或逆转录病毒转导骨髓祖细胞的方案。RNA引导的内切酶Cas9的发现及其作为基因剪刀(“基因组编辑”)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技术可能性,即利用CRISPR(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as9从表型出发,通过所谓的 “前向遗传筛选 ”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寻找生物过程的调控因子。将 Cas9 蛋白导入细胞是 CRISPR-Cas9 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为了克服这一难题,Cas9基因敲入小鼠有助于在永生细胞中产生各种基因敲除,这已在Cas9表达小鼠的永生DCs中得到证实。
如前所述,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导 Hoxb8 实现永生化的造血前体可培养数周,允许基因修饰并成熟为 DC、巨噬细胞或粒细胞,因为 Hoxb8 的表达促进自我更新并阻止分化。为了通过去除β-雌二醇来克服Hoxb8过表达的诱导性,通过慢病毒转导对Cas9转基因小鼠的骨髓进行永生化,引入强力霉素调控版的转录因子Hoxb8。加入强力霉素和嘌呤霉素后,这些细胞可持续培养数周。此外,由于Cas9基因在细胞中表达,这些细胞有利于CRISPR/Cas9技术的应用。
最近的一项研究通过使用 CRISP/Cas9 技术创建新的永生化巨噬细胞系,重点研究了在原代巨噬细胞和永生化细胞系之间观察到的显著差异和制约因素(Cas9(+) conditionally-immortalized macrophages as a tool for bacterial pathogenesis and beyond.)。Roberts及其同事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导将ER-HoxB8导入Cas9表达小鼠的造血干细胞,并对Cas9+-永生化巨噬细胞(CIMs)和原代巨噬细胞类型BMDM进行了全面比较。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他们考察了巨噬细胞的各种功能,包括iNOS表达、NO生成、细菌吞噬和抗菌活性。CIMs与BMDM相似,唯一的显著区别是对李斯特菌的杀伤力增强了,他们推测这是由于通过吞噬-溶酶体途径提高了早期清除能力的结果。结核杆菌在 CIMs 中的生长速度与在 BMDM 中观察到的生长速度相似。在 LPS 和干扰素-γ 的联合刺激下,CIMs 和 BMMs 的 iNOS 表达增加,产生的 NO 水平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