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课堂 >> 2024 >> 正文
神经炎症的四大分类与七大机制
发布时间:2024-07-17 发布者: 浏览次数:

Neuronlink 2024年07月15日 06:31

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内发生的炎症反应,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并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和神经系统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对神经炎症分类和机制的详细阐述:

图片一、神经炎症的分类

  1. 急性神经炎症

    急性神经炎症通常是由感染、创伤或缺血等急性损伤引起的短暂性炎症反应。这是一种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旨在清除病原体、受损细胞和碎片,促进组织修复。在急性神经炎症中,炎症细胞迅速被募集到损伤部位,释放炎症介质,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

  2. 慢性神经炎症

    慢性神经炎症是一种持续的、低水平的炎症状态,其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数月甚至数年。慢性神经炎症往往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神经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以及一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相关的神经病变)相关。

  3. 原发性神经炎症

    原发性神经炎症是指神经系统本身的病变导致的炎症,例如多发性硬化症、视神经脊髓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神经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4. 继发性神经炎症

    继发性神经炎症是由神经系统以外的疾病或损伤引起的神经炎症,例如系统性感染(如败血症)、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过血液循环或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炎症反应。

图片二、神经炎症的机制

  1. 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募集
    在神经炎症过程中,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T 细胞和 B 细胞)被激活并迁移到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常驻免疫细胞,在感知到损伤或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后,迅速被激活,从静息状态转变为活化状态。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可以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趋化因子和活性氧(ROS)等。

巨噬细胞也可以从外周血迁移到神经系统,参与炎症反应。T 细胞和 B 细胞在某些神经炎症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识别自身抗原或外来抗原,激活免疫反应。

  1. 炎症介质的释放
    炎症细胞激活后会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这些介质在神经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细胞因子如 TNF-α、IL-1β 和 IL-6 可以促进炎症细胞的进一步活化和募集,增强免疫反应。趋化因子则能够引导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ROS 可以导致氧化应激,损伤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此外,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也参与神经炎症的调节。这些炎症介质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共同影响神经炎症的进程。

图片

  1. 胶质细胞的活化

    除了小胶质细胞外,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炎症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以释放炎症介质,并通过改变细胞形态和功能,参与神经炎症的调节。它们还可以形成胶质瘢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炎症的扩散,但过度的胶质瘢痕形成也可能阻碍神经再生。

  2. 血脑屏障的破坏

    血脑屏障(BBB)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结构。在神经炎症过程中,BBB 的完整性可能受到破坏,导致外周免疫细胞和炎症介质更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加剧炎症反应。BBB 的破坏还可能导致脑水肿和神经功能障碍。

  3. 神经元损伤和凋亡

    神经炎症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ROS 和其他有害物质可以直接损伤神经元,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和凋亡。长期的神经炎症可能导致神经元的慢性损伤和丢失,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4. 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在神经炎症状态下,这种相互作用被打乱,可能导致神经元的代谢和功能异常。例如,活化的小胶质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可以影响神经元的突触传递和可塑性。

  5. 神经内分泌调节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神经炎症过程中,神经内分泌系统可以通过释放激素(如糖皮质激素)来调节免疫反应。然而,长期的神经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免疫抑制或免疫过度激活,从而影响神经炎症的转归。

图片三、参考文献

  1. Heneka, M. T., Carson, M. J., El Khoury, J., Landreth, G. E., Brosseron, F., Feinstein, D. L.,... & Latz, E. (2015). Neuroinflamm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The Lancet Neurology, 14(4), 388-405.

  2. Block, M. L., Zecca, L., & Hong, J. S. (2007). Microglia-mediated neurotoxicity: uncover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8(1), 57-69.

  3. Sofroniew, M. V., & Vinters, H. V. (2010). Astrocytes: biology and pathology. Acta Neuropathologica, 119(1), 7-35.

  4. Zlokovic, B. V. (2008).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 health and chronic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Neuron, 57(2), 178-201.

  5. Ransohoff, R. M., & Perry, V. H. (2009). Microglial physiology: unique stimuli, specialized responses. 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 27, 119-145.


海南省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2024

地       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力行楼C栋1层

联系电话:0898-66892503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