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活动 > 正文

急诊创伤学院三支团队突破重围,斩获省级铜奖的佳绩。

2024年6月至8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4)海南赛区竞赛由海南省教育厅牵头成功举办。我院有众多队伍积极参赛,最终共有三支团队进入省赛,并取得了省级铜奖的佳绩。 据悉,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教育部定于2024年4月至10月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4)。 

由易阳、李楠、季汭、次仁卓嘎、许振炳同学组成的队伍在刘笑然教授的指导下参加竞赛,带来项目《迟到的天使——百草枯中毒治疗优化方案》。项目简介:百草枯百草枯对人毒性极大,被称为“自杀专用毒药”。项目组研发能够“中和”百草枯的特异化合物—氢醌。在体外能够“中和”百草枯变成结晶沉淀;减轻肺部炎症,保护肺功能。另外,木樨草素也被本项目组验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减轻百草枯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项目组推测氢醌与木樨草素在治疗百草枯中毒有协同作用,提高救治成功率,这不仅给中毒患者带来福音,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同时也将对百草枯的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具有潜在经济效益。 

由郑瑶、高源、邓韵筠、王萌、伍可、欧子婷同学组成的队伍在张伟、骆丁等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竞赛,项目名为《济人之急,救人之危》。项目简介:我国每年发生OHCA 54.4万例,其被公认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由于OHCA发生的不可预知性和地理位置的挑战性,导致120急救人员通常很难在黄金急救时间“4~6min”内抵达急救现场对OHCA展开急救,所以OHCA急救多依赖现场公众或第一响应人。本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把急救手环、第一响应人调度系统、AED进行互联互通,实现OHCA早期预警识别并通知第一响应人和急救人员快速反应,挽救生命。 

由王艺锦、梅兰月、张文鑫、杨家麒麟、陈禹彤等同学在陆娜、李其富、朱娴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竞赛,带来项目《卒中速救——首创急性脑血管病预防平台》。项目简介: 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是我国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其死亡率、致残率均居于首位,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减少死亡率并改善患者预后。本项目以学生为中心,以患者为主体,以脑血管病的诊疗为主线,模拟患者“发病、就诊、诊疗、转归、预后、预防”的全过程,最终设计出一项涉及多学科诊疗的综合性试验,促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知识储备到思维和决策能力的提升、从基本医学素养到生命教育的体现,最终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 

此次比赛展示出了我院学子积极进取的风貌与敢想敢拼的科研精神,他们在急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