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Notice

我国六十余个研究组联合发布重磅顶刊综述:Biomarkers of aging,海南医学院为共同通讯单位
作者:ICAC秘书处 浏览量: 更新时间:2023-05-10 16:48:35


近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以“封面文章”发表了由中国衰老标志物研究联合体(Aging Biomarker Consortium,ABC)六十余个研究组联合撰写的巨幅综述——“Biomarkers of aging”,海南医学院为共同通讯单位。



该综述的共同通讯作者任瑞宝教授是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心学科带头人;韩敬东教授是计算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及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刘光慧教授是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

综述全文超9万字,综合大图31张,23张表格,参考逾2千篇衰老领域研究文献,基于六十余个团队多年研究工作及相关课题组、研究单位成果综述而成。本篇综述系统总结了衰老标志物研究在细胞衰老、器官衰老、衰老时钟及其应用、相应伦理及社会意义四个方面的重要进展。

该综述首次在国际上对衰老标志物Pillars,生理学特征、影像学特征、组织学特征、细胞改变、分子改变和体液分泌因子进行定义,并指出“生理行为特征“、“影像学特征”和”体液分泌因子”可作为衰老标志物临床转化的三个可应用指标。该综述是迄今为止最为前沿且详尽的衰老标志物综述,有助于引领衰老评估和预警领域的发展,并推动“健康老龄化”方案的制定。

细胞衰老的生物标志物

衰老生物标志物是指示机体、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层面衰老相关结构或功能退变的生理及分子指标,可用于监测和评估衰老伴随的生物学变化,并预测器官衰老向病变的演化程度。细胞是组成器官和机体的基本单元,细胞衰老是器官和机体衰老的驱动力。细胞衰老的生物标志物不仅可以用于监测衰老过程中的细胞水平变化,而且可以用于指示整个器官或生物体的生物学年龄。该综述通过对表观遗传变化、基因组不稳定性、端粒磨损、核内小体紊乱、细胞周期阻滞、线粒体功能障碍、蛋白质稳态失衡、代谢失调、信号通路异常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等十个方面的细胞衰老标志物在反应衰老、驱动衰老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探索找出新型细胞衰老标志物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生物医学界认识衰老机制。

器官衰老的生物标志物

衰老是人类慢性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老年慢病发生的本质是器官的衰老和退变。文章通过对脑、心脏、血管、肺、骨骼肌、肝、肾、骨骼、脂肪、皮肤、肠、胰腺、生殖系统、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等15种器官的衰老标志物在生理特征、影像特征、组织学特征、细胞变化、分子变化和体液分泌因子等六个方面的特征进行阐述。该部分的贡献将有助于科学评估器官衰老程度,为预测器官衰老向病变的演化程度及预警衰老相关退行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衰老时钟及其应用

除了细胞和器官水平,生物个体和种群水平同样展现出衰老的异质性。为科学评估系统衰老,生物医学界广泛使用多种指标相结合开展探索。综述对表型时钟、表观基因组时钟、转录组时钟、蛋白组时钟、代谢组时钟、节律时钟、长寿时钟、单细胞时钟、医学影像时钟、复合时钟等衰老时钟预测模型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衰老时钟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并深入探讨了这些模型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衰老标志物研究的伦理和社会因素

该部分系统探讨了与衰老标志物研究及其临床转化相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风险,并将其归为四类:(1)科学价值;(2)知情同意;(3)评估诊断结果披露;(4)其他问题。建立规范的衰老标志物研究伦理框架,有助于为研究人员、临床医生、政策制定者和消费者提供指导,保障衰老研究领域的长期健康发展。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1427-023-2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