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海医 > 正文
【海南日报】抗疫一线丨海南医学院张萍:在抗疫一线书写党员答卷

海南日报见习记者黎鹏 通讯员何敬熊 实习生丁馨

“今天这一趟扫了两条街的楼,口罩湿了,必须要回来换了。”脱去厚重的防护服,海南医学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张萍仿佛脱力一般坐在椅子上,还没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她就接着说:“我先休息一下,换套防护服,接着还要去看另一条街的楼。”

清秀的面庞,瘦削的身材,如果不说,很难看出张萍是一名能力出众、经验丰富的分子生物学教授、公共卫生领域专家。现在,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海南医学院支援三亚抗疫志愿者。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海南医学院从踊跃报名的志愿者中挑选出10名党员,组成海南医学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紧急驰援三亚,张萍就是其中一员。



“过去在实验室穿的都是白大褂,穿上防护服还是第一次。”回忆到社区第一天参与核酸采集工作的场景,张萍说:“要说不害怕是假的,但不是害怕病毒,而是怕自己防护不到位,没出到一点力就拖累了大家。”

说着担心,但张萍在抗疫一线并没有畏缩不前。喊楼、维持秩序、采集信息……在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张萍没有屈服于三亚的烈日和暴雨,每天都坚持奋战到了最后,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

期间,大家担心张萍身体瘦弱,承受不住高强度的工作,曾商量将她换到二线岗位上,但被她一口回绝了:“我们是一个团队,我要和大家一起战斗,哪儿最需要我就去哪里。”

一语成“谶”,更需要她发光发热的机会马上出现了。来到三亚的第三天,志愿者服务队接到了社区安排的一项重要任务:组织开展疫情流调工作。

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个有公共卫生专业背景的队员,张萍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牵头的重任,而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又一个难题:团队没有流调工作经验、社区数据管理基础薄弱、队员对社区环境和群众情况还完全不了解……面对这些难题,张萍展现出了高昂的工作热情。白天她和队员们一起电话流调,晚上和社区干部开会讨论具体措施,夜深了回到驻地还反复研究第九版防控方案。

团队没有工作经验,张萍就依托公共卫生学院的专业支持,自己做好功课再指导队员们工作;不了解社区实际情况,她就和队员们一起穿上防护服,深入到阳性感染者居住的街道口、楼栋口、家门口、电梯口勘察,对确诊患者的住所和生活环境进行现场调研;社区数据管理基础薄弱,她就与队员们一起整理汇总社区人口数据,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

在张萍的牵头指导下,团队很快建立起包含一万余条数据的社区人口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汇总阳性感染者和密接者的档案台账。此外,结合流调工作成果,张萍紧急撰写了疫情现场流调报告交予社区。

熟悉张萍的人都知道,平日里温文尔雅、说话轻声细语的她,在涉及到专业领域中原则问题的时候就像变了一个人。在她看来,疫情防控是一项精细度非常高的工作,也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容不得一点的“可能”和“或许”。

“环境消杀必须严格按照第九版方案的要求执行,次数和浓度不能打一点折扣!”某次工作碰头会上,就环境消杀的相关举措,张萍据理力争,毫不退让,与社区工作人员争论得面红耳赤。最终,她成功说服社区克服各种困难,确保消杀工作严格落实到位。

“看到自己多年学习的专业知识能在疫情防控中派上用场、发挥作用,这让我十分自豪,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张萍坚定地说。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 

邮编:571199
海南医学院 琼ICP备500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