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优秀校友系列报道-6
以仁者慈心促医患互信
——1974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 严舒俊 严舒俊
医生接诊病人是门技巧活,处理得好则医患关系和谐、融洽,能使医疗活动顺利完成。
在海南医学院1974级临床医学专业校友、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原副主任严舒俊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坚持以仁者慈心的态度对待病人,处理各项医疗活动,深受患者的称赞。“找严舒俊看病,信得过”“严舒俊是一个善于交流的医生”……
勤勤恳恳扎根基层
1954年,严舒俊出生在广东省韶关市南雄的一个山村。12岁时母亲病逝,在其父亲积极向上的熏陶下,他从小就有着敢于拼搏的精神。也因孩童时母亲的病逝,使他萌发了能有一医之长的渴望。
1974年,一张海南医学专科学校医疗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终于让他实现了学医的愿望。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1977年12月毕业后,严舒俊被分配到韶关地区煤田地质队。两年后,因单位解散,他回到了韶关市卫生局东河门诊。门诊部虽小,但业务范围也是面对患者。严舒俊很珍惜这个岗位,服从安排,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从不抱怨。除日常的普通内科门诊工作外,随时服从安排,经常用人力三轮车帮助药剂科进货。在韶关市东河门诊工作的13年多期间,多年被评为“先进个人”“白求恩式的医生”“韶关市浈江区优秀党员”。在此期间,严舒俊主动请缨,门诊成立了住院部,并勇挑住院部主任的重担,为门诊部顺利更名为浈江区人民医院打下了基础。
1992年4月,严舒俊调入佛山市顺德县慢性病防治站,也就是后来的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结核病防治科,在这里,他一直工作到退休。
工作单位的变化,导致了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的普通内科业务转为慢性传染性结核病防治,从原来的医院室内工作转为室内加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督导以及家访病人相结合的工作。
虽然工作比原来辛苦复杂了,但严舒俊不畏辛苦,任劳任怨,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短短的几年时间,严舒俊进步很快,从结核病防治科医生晋升为科室副主任、单位班子成员、单位副职并兼住院部主任。同时,荣获中国共产党佛山市委顺德区委会、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颁发的“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卫生厅颁发的“广东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
以勤为路强化专业
做医生需要自身有过硬的本领,严舒俊深知,要想自己达到更专业,只有勤为路。
严舒俊自1980年回到卫生系统工作之后,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一直订阅多种专业期刊,并争取到中山附一院进修一年、第一军医大附属珠江医院进修半年,还参加了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举办的“结核病防治专业研究生(广东)班”二年学习,并取得了毕业证书。
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对本专业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总结和研究,发表或交流了20多篇论文。1998年8月底,严舒俊分别收到两个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上发言的邀请通知。一个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镜泊湖会议,一个是新疆乌鲁木齐市会议。会议地点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之间相隔甚远,差旅费用确实不小。 按严舒俊当年的级别,单位只能报销一个会议的差旅费用。为了珍惜学习机会,严舒俊还是选择参加两个会议。参加完牡丹江市镜泊湖会议后,赶往乌鲁木齐会议。从牡丹江至北京的火车上,经乘务员同意,严舒俊睡在卧铺车厢的过道上。严舒俊说,为了学习,他愿意吃这样的苦,也愿意花这样的钱。
在专业知识上,只要严舒俊有不懂的问题,会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学习请教,或通过向专业期刊编辑部提问,再由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回答。有一次在贵阳市召开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上,到了互动环节,当时的参会代表向专家一共提了20个问题,严舒俊一人就提了10个问题。严舒俊就是这样求知若渴,并于2006年获得正高技术职称任职资格。
以慈心促医患互信
由于诊治结核病的特殊性,治疗期时间较长,需要有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医患互信来保障患者的依从性。
早在2006年,严舒俊就获得广东省结核科主任医师任职资格。在处理医患关系上,严舒俊坚持这样做:工作认真细致、态度和蔼,主动提供自己的手机号码给每一位患者,以备联系,当遇到困难患者时还主动垫付。
患者甘某曾被诊断为复治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自称去过佛山市、广州市相关医院诊治过,因几年尚未治愈而苦恼。严舒俊接诊后,经过耐心细致的了解、分析病情,建立起新的化疗方案。经过一个疗程的化疗后被判断治愈。患者邱某有右脚残疾,其妻是双下肢残疾,育有3岁和5岁子女,因患者患肺结核多年未愈,也未按时复查。经严舒俊及时家访,查明患者未复查的原因是其女儿生病走不开。严舒俊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肺结核诊治的宣传教育,并对其生病的女孩诊断,购好药物送到患者的家。严舒俊的举动感动了患者夫妇。之后又经过对患者一家人进行是否存在家庭传染的筛查中,发现其女孩已患有肺结核。父女俩经过正规的治疗最后被判断为双双治愈,避免了一个弱势家庭因病致贫的局面出现。 由于严舒俊的医患关系处理得好,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毒副反应都能及时发现和 处理。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严舒俊这样说:只有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医生,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人简介】
严舒俊,男,69岁。1974年入读海南医学专科学校(现海南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结核病防治专业研究生,医疗专业专科学位。工作成绩突出,专业技术进步快。曾任职于广东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佛山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佛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曾被当地媒体《顺德报》报道个人先进事迹。2022年入选顺德区卫生健康局收编的《顺德卫生志》12人物之一。
1974年--1977年,海南医学专科学校(现海南医学院)就读医疗专业。
2000年-2002年,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就读结核病防治研究生(广东班)
2000年1月获广东省结核科副主任医师技术资格。
2006年11月获广东省结核科主任医师技术资格。
1977年-1979年,留关地区煤田地质队医务室,医师。
1980年-1992年,韶关市浈江区人民医院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部主任。
1992年-2014年,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中心副主任。
2014年5月,退休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任中心副职,主任医师职称。
2001年11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
2002年10月获广东省卫生厅评为“广东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
2003年7月获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会、区人民政府“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
【大学辅导员】符敦淳老师
【校友照片】
供稿人:严舒俊、一临床校友分会李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