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地处热带,是蚊虫滋生的理想环境,更是蚊虫活跃和疾病传播的高风险地区,尤其是登革热、乙脑等蚊媒传播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自10月份以来,各市县疾控部门发出多起登革热风险预警。为提升民众健康防护意识、促进科普教育发展、构建健康社区环境,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团队招募了12组家庭亲子成员,于2024年11月23日开展了主题为“认蚊识蚊,共创绿色家园”的科普活动。
活动在海南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开展,内容包括学习蚊的基本特征和防控知识、通过显微镜和放大镜等工具观察蚊标本和其他昆虫标本、亲子共创绘制蚊的形态以及优秀作品分享等环节。
蚊的知识科普讲解,主要由2021级临床本科2班赖书怡同学负责,团队其他同学进行现场协助。讲解过程还特邀海燕小学的科学调查体验小组的几位小朋友参与。这三位小朋友之前跟随22级预防本科的大创团队,到乡村进行蚊虫防控的学习,体验了多种捕蚊工具的使用、蚊虫孳生的常见场所及处置方法等。在此次科普活动中,他们与其他小朋友互动提问,“你知道蚊子什么时候才会吸血吗?”“你能分辨雄蚊和雌蚊吗?”“什么样的防蚊灭蚊方式最有效呢?”,并与在座的听众分享在乡村的实践体会。这样的互动方式,深深吸引了在场的小朋友和家长们,也让大家对赖书怡同学所讲解的“蚊子的种类及鉴别”“蚊子的生活史”等专业知识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标本观察,依托于热带病原生物博物馆,小朋友和家长们通过放大镜、显微镜、手工模型等多种形式,对蚊及其他昆虫标本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崔秀吉、饶朗毓、伍丽娴、李慧逸、田仁云五位老师在场进行专业指导,回答学习者们的各种问题。小朋友们专注于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问题层出不穷。通过五人共览显微镜,家长们对于小时候经常在头上出现“头虱”、各种媒体中常被提及的“螨虫”极为好奇。
在亲眼观察了蚊的镜下形态之后,第三个活动环节是亲子共创——绘制蚊的形态。小朋友们根据所学,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分和想象力,绘制了精彩的作品。这一环节还特别邀请画得最好的小朋友上台,给大家讲解绘图的思路,得到了其他小朋友和家长们的高度赞赏和肯定。
本次活动由大学生和小学生共同组织,小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活动以丰富的内容、生动有趣的互动、多样化的形式,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提升了科学素养,也有效提升了家长们对于蚊及蚊媒疾病防控的意识,进而构建自我防护意识,为创建更安全、健康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而临床专业学生的参与,不仅能进一步巩固病原生物学的专业知识,更能学以致用,激发社会责任感,以期能成为更具有岗位胜任力和高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