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热带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团队以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在中科院2区期刊《Frontiers in Genetics》(影响因子3.258)上以article形式发表了海南岛蚊媒多样性及种群遗传分化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Mosquito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Six Mosquito Species From Hainan Island。论文连接为:https://doi.org/10.3389/fgene.2020.602863. 本文是在海南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家单位通力合作下完成的,第一作者是海南医学院2020届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泗平,通讯作者是海南医学院教育部热带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夏乾峰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崔峰研究员。本研究在十三五传染病国家重大专项(2017ZX10303404)、国家重点发展计划(No. 2019YFC1200201)和海南医学院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共同资助下完成。
本研究在海南省12个市县收集蚊虫并研究其多样性及分子分化情况,共捕获5属23种已知蚊种,包括白纹伊蚊、刺扰伊蚊、埃及伊蚊、马来伊蚊4种;阿蚊属为骚扰阿蚊1种;库蚊属包括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雪库蚊、白胸库蚊、杂鳞库蚊、伪杂鳞库蚊、海滨库蚊、带纹库蚊、二带喙库蚊、褐尾库蚊及棕头库蚊11种;曼蚊属为常型曼蚊1种;按蚊属为须喙按蚊、棋斑按蚊、迷走按蚊、乌头按蚊、中华按蚊及腹簇按蚊6种。通过对蚊虫的中性检验进行分析发现白纹伊蚊、白雪库蚊、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处于扩张状态;而骚扰阿蚊、白胸库蚊保持遗传平衡。在与其他地区的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的基因流分析中发现:海南岛蚊虫与国内外其它地区蚊虫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系统发育树和分子变异分析显示:骚扰阿蚊存在亚群;并且发现部分海南岛三带喙库蚊与日本的三带喙库蚊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以上结果对海南岛蚊媒防控有着重要意义,表明海南的蚊虫存在潜在传播相关蚊媒疾病的风险,揭示了岛外的病毒也有传进岛内的安全隐患,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