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胶质瘤(Malignant glioma)是发生于脑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其致病机制及治疗策略仍存在很大挑战。增强子(Enhancer)是基因组中重要的调控因子,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频繁的失调,然而其失调的上游机制及下游的调控通路了解仍然有限。近日,海南医学院生物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组学大数据团队在生物医学1区杂志《Theranostics》(2019 IF: 8.579,一区)上发表论文,系统分析了恶性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拷贝数变化驱动的增强子调控环路扰动,识别了胶质瘤中拷贝数改变的增强子介导的转录调控模块与病人的生存密切相关,解析了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潜在分子机制。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整合分析了683个胶质瘤病人的拷贝数变异、基因表达以及转录因子结合数据。研究发现在胶质瘤进展过程中,增强子发生了广泛的拷贝数变异,并且拷贝数的变异与增强子活性的改变密切相关。特别的是,扩增增强子的改变随着胶质瘤的恶性进展而增加。此外,通过分析增强子潜在靶基因的表达发现增强子以及靶基因自身的拷贝数协同调控其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基因组范围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揭示了受到转录因子靶向的增强子,并构建了恶性胶质瘤中激活增强子及缺失增强子介导的转录调控网络扰动。通过网络分析识别了一个转录因子-靶基因调控模块与胶质瘤的病人预后显著相关。
该研究通过整合生物医学组学大数据,系统解析了胶质瘤恶性进展过程中增强子调控环路的扰动,识别了潜在的胶质瘤生物分子标记物,为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该项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thno.org/v11p3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