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南医学院积极打造特色优势学科,构建良好人才发展机制,为校内人才干事创业搭建了更多更高的平台,很好地回答了“人才在海医能干什么”的问题。作为海南医学院自主培养的优秀人才代表,海南医学院教授、海南医学院-香港大学热带传染病联合实验室主任吕刚已经在学校工作了35年。今年8月,他领导的病原生物学教师团队获评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扎根讲台 敢于创新的教学能手
1988年,吕刚从兰州大学医学院(原兰州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加入“十万人才过海峡”大潮,南下海南投入经济特区建设。
到海南后,吕刚入职海南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先后担任海南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主任(主持工作)。2003年,为提高科研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开展工作,他考取中山大学病原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寄生虫学家余新炳教授,开展分子寄生虫学研究,并在3年后顺利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由于历史原因,寄生虫学教研室常年师资紧缺,教学任务繁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吕刚自学计算机技术,率先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引入教学,独自制作完成了人体寄生虫学本科及专科理论课全套教学课件,并于1998年起用于本科、专科、成教的理论课教学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满足多媒体教学需要,吕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收集、加工、制作、整理了大量有关人体寄生虫学的多媒体素材,建立了国内首个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素材库。在此基础上,他申报的《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素材库的建立及应用》课题,获得海南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基金资助,在计算机专业人员协助下,应用数据库及网页制作技术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素材库,并形成单机版。该素材库被国内众多医学院校使用,广受好评,相关成果获海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吕刚还改建了原形态实验室影视播放系统,使多间形态实验室基本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并制作了相应的全套教学及考核课件,应用到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及考核中,改变了当时实验教学沿用传统教学的模式,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探索了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初步达到了统一教学标准和提高教学及考核质量、减轻教师工作强度的目的,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多年来,吕刚在教学教研上硕果累累,他系统承担了硕士、本科、专科、留学生等不同教学层次的《基础医学进展》《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寄生虫学及检验》《Human Parasitology》等课程讲授工作;主持完成海南省重点教改课题2项及校级专项教改课题1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10部。先后获海南医学院多媒体教材(软件)评比一等奖、海南省多媒体教育软件(教材)大赛一等奖、海南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海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被评为海南医学院优秀教师、海南医学院“金粉笔”教学奖、海南省高校教学名师。吕刚主持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被评为海南省精品课程,《病原生物学》被评为海南省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其领导的病原生物学教师团队被评为海南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海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及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示范引领 带动学科专业建设
2003年,为支持检验专业学科建设,海南医学院原基础部所属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及微免实验室等机构及人员整体划归检验系;为突出热带医学特色,2009年海南医学院成立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同时将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和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合并为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吕刚担任学院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主任、病原生物学检验教研室主任,还兼任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实验中心主任、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P2实验室)和环境科学专业负责人等职务。相关学科在2012年本科评估、2013年申硕工作中为学校热带医学特色作了重要支撑,病原生物学也成为首批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
吕刚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及科研团队建设,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创建了海南医学院热带病原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细菌、虫媒等研究平台及研究团队,为海南省重点特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申报及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病原生物学》被评为海南医学院重点学科,是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特色的主要支撑学科之一。
2013年,在海南省政协琼籍青年委员陈福和(香港琼籍知名爱心实业家陈世英【邢诒溪】之子、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青年科学家、香港大学袁国勇院士团队核心成员)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推动下,吕刚所带团队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传染病专家、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院士团队在海南热带传染病、新发病原体研究等领域开展一了系列科研合作,2017年正式签订协议共建海南医学院-香港大学热带传染病联合实验室,开创了海南医学院与国际著名大学实质合作的先河,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袁国勇院士在内地唯一院士工作站。
联合实验室成立后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成为海南医学院展示热带医学特色的重要窗口,多位领导及国内外专家莅临考察。作为核心平台及核心团队之一,联合实验室为临床医学博士点申报、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热带病防治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及建设做出重要支撑。吕刚分别任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袁国勇院士工作站负责人、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向带头人、学术委员会委员,热带病防治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方向带头人,为海南医学院硕士、博士点申报和热带医学特色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科研工作方面,吕刚一直不懈努力着。他先后发现海南首例菲律宾毛细线虫、粪类圆线虫、巴贝虫、细粒棘球蚴、输入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FSTSV)、眼前房广州管圆线虫、新生儿外耳道蝇蛆感染、狒狒巴莱姆希阿米巴等新发病例,率先开展了海南人兽共患病及热带传染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多种新发病毒、细菌及数十种肠道原虫新基因型;主持各类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科研专项1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1项、海南省引进集成示范专项1项、其他课题9项,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以共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专利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突出的科研成绩让他先后被评为海南自贸港C类人才、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
引育并举 打造一流科研团队
作为团队负责人,吕刚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及培养,积极为引进人才打造科研平台,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主要学术骨干均是近年来从国内外引进的博士或博士后,学术氛围良好、成长迅速,均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已成为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领域的学术骨干。目前团队成员已有三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5人,成员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海南省三八红旗、南海名家/领军人才、515人才第三层次、海南省网络教学名师、海南省优秀党员、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海南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多次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
近年来,团队共承担各类课题8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2项,研究经费超过3000万元;发表 SCI 论文130余篇,以共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发表论文各一篇,为海南医学界及海南医学院首次;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