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庆德教授、万志全教授应邀到我院做学术讲座
2024年12月12日上午,“南海思政·人文大讲坛”专家讲座在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会议室举行,内蒙古大学包庆德教授与海南医科大学万志全教授应邀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交流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院长周书俊主持,副院长邹庆华、党总支副书记黎同柏以及学院在校全体教师聆听了讲座并参与交流。
首先,包庆德教授以《文献与方法:生态哲学思想史进路》为主题做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学术讲座,并就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示范。他详细介绍了生态哲学文献中的必读书目、重点书目以及重点期刊,并强调了第一手文献的举要及其版本学规范,第二手文献“三高”之考量标尺等。包庆德教授指出,评价文献的三高标准是高门槛期刊、高被引频次和高影响力作者。他呼吁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要关注这些标准,以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深度。
随后,万志全教授以《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享了他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四十多年的感悟。万志全教授首先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六个内涵,尤其是思政教师要做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他强调,教师要有责任感和仁爱之心,敢于担当;在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六个结合,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教师在课堂上要有热情和激情,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他还结合海南医科大学学生的实际,探讨了如何做到因材施教,推动海南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他强调,作为教育工作者,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好两个主体的作用,即:教师和学生。作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万志全教授还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学术讲座结束后,两位教授与参会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分享了他们在学术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此次讲座为我院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参会教师表示,通过这次会议,他们对文献研究方法和教育家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周书俊院长为学术讲座做了总结。他指出,两位教授的讲座都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也激发了教师们对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思考与热情。他鼓励我院的教师们,要认真学习两位教授的讲座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院将继续邀请更多优秀的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座,为师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推动学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文/图:符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