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召开《叙事医学》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0-09-18    浏览次数:

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召开《叙事医学》

集体备课会

 

 20209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以下简称“马院”)在二楼会议室召开《叙事医学》集体备课会,为了整体提升我校医学生教育水平,我院决定开设《叙事医学》课,以期不断强化学生的内在共情能力和人文素养,优化学科建设。会议由马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苏玉菊教授主持,校党委书记吕传柱教授,马院袁曦副教授、李莎莉老师、姚岚老师,第一附属医院张翔副主任护师、罗亚凤主管护师等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苏玉菊副院长首先指出,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思政教育、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通,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培养“仁义良医”,马院在已开设《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医患沟通》等课程的基础上,本学期将开设《叙事医学》。《叙事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人文医学课程,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学习叙事医学知识,对于临床的医患沟通以及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介绍了该课程的师资团队、教学大纲以及学时分配等基本情况,希望通过开设这门课,能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交流开辟通道。苏玉菊副院长特别感谢吕传柱书记能够莅临备课会,为开好《叙事医学》提供指导。

35a4b29a904ce37fcb5c7d05884cad6

(会议现场)

 袁曦副教授针对《叙事医学课程概况和教学安排》展开讲述,她指出叙事医学是运用叙事理论开展以疾病文学阅读和创意写作为核心内容的人文医学课程,旨在培养医务人员的叙事能力,通过帮助他们学习“聆听”“阅读”和“书写”叙事文本等,实现自觉的内化教育提升。接着,她分别从课程概况、教学安排、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以及参考文献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该门课程的整体情况。

 

515bb147419a232a441a160c830aa68

(袁曦副教授介绍“叙事医学课程概况和教学安排”)

 吕传柱书记强调人文素养是医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叙事医学》课则致力于关注叙事与医学的互动,尝试通过倾听患者的故事,经过共情,建立起与患者的积极关系,进而达成人文归属,因此,《叙事医学》课对于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第一,要从教改的要素出发,丰富课程讲义、优化评价指标,激活教学与科研运作机制;第二,要通过提供给学生阅读书籍、网络资源等,激发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第三,吸纳抗疫英雄、模范护士等优秀医护人员加入,从其自身故事的讲述中挖掘临床资源;第四,促进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的高度融合,使真正实践马克思理论的人去讲马克思,让叙事医学成为一门最高级的思政课。

9391161ac3e6a4e9c4942e8caf13556

(吕传柱书记阐述课程建设相关思路)

 与会老师围绕课程建设整体情况展开积极讨论,针对教学大纲设置、课程内容编排、学时分配、平行病历书写、任务分工以及课程意义所在等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致力于共同推动该门课程的顺利落地。认为通过倾听病人的叙事、想象病人的境遇、理解病人的痛苦……可以提高医生对患者的共情能力、职业精神、可信赖程度和对自我的反思程度等,进而整合医学的专业性与普世性,令医学人文精神实现真正回归。

 

c4a2c1f8e73e7fe5e9037879c1bc6a1

(与会老师展开讨论)

 苏玉菊副院长作总结时指出,医学人文教育中要加入以细读文学作品和写作为手段的叙事医学内容,把人文融入医学教育,并逐步走向专业化。她指出,关注叙事能力对医学人文教育具有积极意义,授课教师要广泛涉猎和阅读文本,完善讲义、教案与专题,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真正上好这门课。总之,医者或患者把从医过程中正规病例之外的细枝末节、心理过程乃至家属的感受记载下来,使临床医学更加富有人性,更加充满温情,弥合了技术与人性的鸿沟,丰富了人类对生死、疾苦的理解和认知,深化了人文精神、医学专业素养与职业理解,发展了医者共情、沟通、有效倾听的专业能力,也为紧张的医患关系“松绑”,真正达成求科学之真、行人文之善,世界亦将变得更加美好。

dbda9e54c61e96200ac1f8ed38ba623

(苏玉菊副院长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