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专稿
首页 > 党员专稿 > 正文

聚焦立德树人 培育仁义良医:我校近年思政教育实践

发布时间:2024-03-18 10:05:51 浏览次数:

近年来,传承“23年红旗不倒”琼崖革命精神弦歌不辍培养红色医生的海南医学院,在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和鼓舞下,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全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坚持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卓越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

一、把牢方向,落实思政课使命任务

学校党委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校长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委书记、校长每年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思政课建设工作,解决突出问题。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好“开学第一课”,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建立健全“党委直接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体制,一体设计、同步驱动、抓好抓实。制定出台《中共海南医学院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


陈国强校长为医学生授予白袍,扣好第一粒扣子


陈国强校长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唯有改变,方能“破天荒”


赵建农书记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调研指导


张巍副书记为学生上党课


二、改革创新,激发思政课内生动力

学校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医学人文与职业精神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构建了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的融通模式,将医学生培养成为“怀有一颗仁心、具有两种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掌握三种能力(公民生活能力、医者职业能力、终生学习能力)”的现代公民仁义良医(简称“一二三”模式)。结合学生的认知与成长规律,以及课程特点,构建了“整体化、进阶性、全覆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开展红色之旅怀想、辩论赛、微电影大赛、“医乃仁术”志愿者活动等,拓宽“大思政课”育人的思想厚度。录制的“疫情中的中国故事与人类命运”系列特别课程入选“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成功举办“‘新时代、新思政、新转变’: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全国课程思政改革高峰学术论坛”。思政课教师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教学竞赛单元”二等奖、海南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实践课


红色怀想之旅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辩论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田雨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竞赛喜获二等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海波在2023年海南省思政课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优秀奖


三、优化师资,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内育外引,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定了“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目标,在强化师德建设的基础上,依托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规划,将高层次人才引进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相结合、引进博士与送培博士相结合、攻读学位与进修提高相结合,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结构合理、年轻有为、富有潜力的高水平学科队伍。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博士占比达到75%,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进行红色基地实践研修


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林跃勤教授主讲《中国式现代化动力建构与高水平对外开放》


四、搭建平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活力

学校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了海南省高校首个以“人文医学”为特色的“南海思政·人文大讲坛”品牌。目前,“南海思政·人文大讲坛”已开展了27期,邀请国内外思政界、人文社科界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学术交流加强了与省内外各高校之间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在把握学术前沿动态、明确学术研究方向、扩大学科学术影响、提高学科学术声誉、活跃学校学术氛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19年“海南省人文医学研究基地”获批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示范基地”。基地是海南省目前唯一一个融通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集教学、科研与服务为一体的学科研究平台。通过凝练自身特色与优势,整合基地优质师资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在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级学科项目下,自主设置了“人文医学”硕士点,成为我省首个招收“人文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教育推进机构中国协调中心落户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海思政·人文大讲坛”已开展了27期


五、加强认知,协同发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学校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研究制定《海南医学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全面启动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在全校范围增强了课程思政的理念认知并大力推进实施。学校“双一流”项目中专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建设,目标为五年立项建设100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截至目前的两年时间,已经立项建设50门课程。2021年我校率先开展首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是启动课程思政教学大赛的首家高校,2024年我校即将开展课程思政案例集评选工作,同时,我校其他类型教学大赛中也均融入课程思政打分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2018年至今,学校“课程建设”专项课题研究已经获得省级思政类课题34项。学校《卫生法概论》课程获批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卫生法概论》团队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构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模式研究》,2022年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1年,首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选手风采


六、三全育人,以思政七大工程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建设春雨工程,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时事报告讲座、社会实践,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局中。构筑阳光工程,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适能力,营造了关注心理健康、促进身心和谐的良好氛围。打造温暖工程,通过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金等多种资助方式,实现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全覆盖。同时,注重资助与育人相结合,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活动,引导学生珍惜机会、自强不息,促进资助与育人深度融合。强化星光工程,举办多彩文化活动,如毓秀讲坛、读书分享会、汉语言文字大赛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巩固彩虹工程,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选聘培训优秀人才,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推进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筑牢平安工程,规范公寓管理,精心制定公寓管理制度,加强门禁系统管理、消防设施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巧妙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公寓管理的方方面面,营造安全文明环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深化锻造工程建设,建设了七大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参与劳动过程中,培养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2023年,我校文化作品《巧手织黎锦,非遗共传承》入选2023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非遗学园”技艺比拼遴选名单。


学校学生连续十余年献血率全省第一,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


学校心理情景剧《社交心灵论》获第五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优秀剧目奖


学校每年开展灾难意识演习,加深学生对灾难救援知识的了解,提高救治技能,演习逼真震撼,连年获上级媒体报道转载。


学校《巧手织黎锦,非遗共传承》将劳动实践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获《光明日报》报道,并入选2023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非遗学园”技艺比拼遴选名单。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学校党委将继续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以建设。着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青年大学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育新时代仁义良医。

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

Copyright © 2022 海南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050005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