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
药学专业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了加强对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高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
一、 培养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药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系统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中药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
方向特色:以海南丰富的热带药用植物(南药黎药)为研究对象,其活性成分研究是学科的研究范畴,开发现代新药和对本岛著名中药的二次开发是学科的研究目标。
2.热带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方向特色:以海南丰富的热带资源(南药黎药、海洋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发特色健康产品,同时该方向对药物进行新制剂、新工艺及新剂型研究。
3.药物的药理、毒理研究
方向特色:以药物的药效学研究、毒性评价及其机理研究等为主要内容,并致力于科研成果转化。
4.药物分析与药代动力学研究
方向特色:以海南丰富的热带药用植物(南药黎药)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分析技术为手段,建立南药黎药药材及中成药指标成分的分析检测方法;对代表性南药黎药及其复方在体内吸收、分布及代谢等过程进行分析。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累积在校时间不超过四年;硕士研究生为在职人员、或因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工作突出的研究生,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教研室和二级学院同意,报学校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可适当缩短半年学习年限。
四、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35学分,其中课程28学分,包括必修课22学分,选修课6学分。另有专业实践(包括科研、教学)7学分。
五、课程设置要求
1.必修课
公共课至少8学分,包括自然辩证法1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综合英语5学分,专业英语1学分。
学位基础课不少于3门,至少7学分。
学位专业课1-2门,至少7学分。
2.选修课
不少于2门,不少于6学分。包括学术活动,前沿讲座(含讨论班)2学分(研究生主讲学术报告每次0.5-1学分;听取学术报告每次0.1学分)。
3.补修课
同等学力及非药学或中药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根据所选方向的不同,攻读药学硕士学位者应补修3门药学本科基础课程:①药物化学;②药理学;③药物分析;④药剂学。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药学专业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 别 |
课 程 编 号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 分 |
开 课 学 期 |
主 讲 教 师 |
开 课 院 系 |
备注 |
公 共 课 |
Y400001 |
综合英语 |
144 |
5 |
1 |
窦 岩 符祝芹 |
外语部 |
应 修 学 分 ≧ 8 |
Y400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吴江生 刘俊杰 |
人文社科部 |
Y400003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1 |
黄 妹 章汝先 |
人文社科部 |
Y400004 |
体 育 |
144 |
0 |
1 |
杨小东 周忠林 |
体育部 |
学 位 基 础 课 |
|
波谱解析 |
45 |
2.5 |
1 |
张小坡 |
药学院 |
应 修 学 分 ≧ 7 |
|
现代药物分析学选论 |
36 |
2 |
1 |
张俊清 李永辉 |
药学院 |
|
现代药剂学 |
32 |
2 |
1 |
张鹏威 |
药学院 |
|
分子药理学 |
40 |
2.5 |
1 |
刘艳 王燕 |
药学院 |
学 位 专 业 课 |
Y403201 |
高等药物化学选论 |
实践 教学 |
6 |
3-6 |
钟 霞 陈年根 |
药学院 |
应 修 学 分 ≧ 7 |
Y403202 |
高等药物分析选论 |
实践 教学 |
6 |
3-6 |
李泽友 |
药学院 |
Y403203 |
高等药理学 |
实践 教学 |
6 |
3-6 |
刘艳 |
药学院 |
Y403204 |
高等药剂学 |
实践 教学 |
6 |
3-6 |
罗海燕 |
药学院 |
|
药学前沿讲座 |
16 |
1 |
1-2 |
研管办 |
药学院 |
选 修 课 |
Y402302 |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
40 |
1.5 |
|
于挽平 林 川 |
图书馆 |
应 修 学 分 ≧ 6 |
Y402301 |
专业英语 |
36 |
1 |
1 |
窦岩等 |
外语部 |
|
新药研究方法与技术 |
32 |
2 |
1 |
黄凌,黄绵庆,田树红 |
安评中心 |
Y403302 |
热带药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
21 |
1 |
1 |
盛 琳 |
药学院 |
|
药物分子设计 |
40 |
2.5 |
1 |
王烁今 王雪松 |
药学院 |
Y403301 |
临床药理学 |
76 |
4 |
1 |
刘颖 |
药学院 |
Y403311 |
药用辅料原理与应用 |
40 |
2 |
1 |
毛彩霓 |
药学院 |
Y403101 |
植物化学方法学 |
32 |
2 |
1 |
魏娜 |
药学院 |
Y403306 |
体内药物分析 |
40 |
2 |
1 |
黄 艳 姜月霞 |
药学院 |
学校开设的其它选修课 |
六、培养方式
以导师为中心组成指导小组,重视科研能力与实践技能和方法的培养。开设本专业系统的学位课程,同时交叉融合相关学科知识,因人施教,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发挥导师和研究生的双向积极性。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应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工作。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应完成公共课和大部分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理论课。在导师的指导下,于第二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写出开题报告,上交海南医学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分会。研究课题必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与药学专业相关科研项目相结合。海南医学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分会应在第三学期初对其开题报告进行评定和审批,并指定指导小组成员和组长。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依据开题报告提交论文工作开展计划,并向指导小组汇报,经指导小组批准,海南医学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分会备案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
硕士研究生在第三学期必须进入论文科研实验工作阶段。
(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
在论文科研实验工作阶段,要求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及指导小组相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与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每个学期末,由指导小组写出阶段检查报告,上报海南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药学分会备案。
(3)认真进行学位论文的全面审查
硕士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个月向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有关教师、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全面地报告学位论文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导师和指导小组向海南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药学分会上交硕士学位申请报告,由海南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药学分会按海南医学院硕士学位评定的有关规定,组织硕士学位答辩小组,推选答辩小组主席,组织做好学生硕士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的各项工作,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5)论文与发表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为实验研究性论文,要求:实验设计正确,技术路线明确,实验数据真实,语言通畅,文章结构合理,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或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字数不得少于2万字;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与本学科有关的学术论文一篇(综述除外),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均要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单位为海南医学院),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时,学生可列第二,发表的文章一律为公开出版或录用通知为准。
八、实践环节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参加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包括实验)工作,总学时不少于6学时,或协助导师指导专题实习生1名以上。教学效果由指导小组的教师和授课对象评选出优、良、中、差四个级别(具有一年以上教学经验的可免教学实践课)。
九、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海南医学院学位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
二O一九年五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