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
药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2版)
总 则
为了加强对药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高药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药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所属门类:医学
专业名称:药学
专业代码:1007
二、培养目标
依据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定位,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本学位点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具有较系统的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药物分析学等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具有熟练的专业实验方法和技能,对新药研究开发的全过程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相关外文资料,并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 其它实际应用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专业领域(方向)
(1)药物化学
在化学和生物学基础上,发现、修饰和优化先导化合物,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药物及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研究特色:充分利用海南省热带药用资源优势,以南药、黎药、海洋药物所含活性物质为对象,通过提取分离、结构修饰、药效与机制研究,研制新药。方向优势:在热带药用植物抗糖尿病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方面优势显著,研究水平处于国内较高水平,发现具有新药开发价值的先导化合物10余个,符合5类新药申报的高良姜有效部位1个。
(2)药剂学
开展新剂型、新产品开发,并进行相关质量标准研究。研究特色:主要围绕海南特色资源(植物、动物)的开发利用展开研究,在中药的剂型现代化方面,开展高效、速效和缓释中药制剂的研究;应用中药制剂的手段进行符合申报技术要求健康产品的开发(食品、饮料、化妆品、保鲜剂等)。方向优势:中药制剂的缓释研究起步较早,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南药资源健康产品的开发有利于支撑海南日益发展的健康产业,研发的产品“美无缺植萃清颜化妆品系列”已在市场上产生重要影响。
(3)药物分析
应用现代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解决药物研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药品质量控制问题。研究特色:以能体现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中药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体系,从中药材到中成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毒副作用及有害物质等与质量有关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方向优势:建立基于UPLC-MS、UPLC-MS/MS、HPLC-UV等多种分析检测技术整合的药物分析新技术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近五年在J Pharm Biomed Anal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学科成员75%有博士学位。
(4)药理学
开展药物药效学研究、毒性评价及其药理机制,并致力于应用研究。研究特色:一方面,本方向运用现代药理学方法进行抗肿瘤、抗骨质疏松、抗紫外损伤、镇痛等药效学研究,并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另一方面进行药物毒理学研究,对药物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方向优势:具备药理、毒理及作用机制研究系统、标准化研究体系和先进实验设施设备,为进行药物研发和成果转化创建了良好平台,拥有多个国家创新药临床前研究的成功经验。
(5)生药学
海南热带生药资源的调查、监测、分类及药材品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特色:传统与现代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海南丰富的热带生药资源,开展热带药用真菌分类、物种资源发掘,海南特色药材如益智、高良姜等种质资源的调查、监测及品质评价。方向优势:发挥海南热带资源优势,在特色资源如药用真菌的分类、物种资源发掘方面,在国内外已经有一定影响力,现已发现并正式发表真菌新属2个,新种18个,中国新记录种2个,新组合7个。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药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学习年限一般为 3~4 年,最长不超过 5年。
五、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导师小组)负责制,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导师(导师小组)和集体的积极性,从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两方面引导研究生全面发展。具体方式如下: 1)在认真学好思政课的同时,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公益劳动等集体活动。2)开设本专业系统的学位课程,同时交叉融合相关学科知识,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广泛、灵活地采用案例式教学、专题讲座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学术沙龙以及学术报告与学术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3)课程学习和科研论文工作并重的原则。既要深入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培养具有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4)补修本科核心课同等学历及非药学或中药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根据所选方向的不同,攻读药学硕士学位者应补修至少3门药学本科基础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相关课程由教务处安排,并出具成绩分数。此类课程不能代替本专业必修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此外包括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必修环节。
2. 学分要求:
总学分数为≥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学分为≥28学分,必修环节学分为4学分。所修课程由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三部分组成,其中公共学位课10学分,专业学位课≥12学分,选修课≥6学分。 必修环节4 学分。药学学术学位课程设置一览表(见附表)。
七、实践环节
1.实践环节的基本类型
(1)科研课题 研究生完成校级及以上研究生创新课题项目并附必要的佐证材料,学院审核通过后记 1 学分。
(2)助研、助教、助管 研究生担任助教、助管或助研工作,其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完成至少一个标准岗位的助教、助管或助研工作通过后记 1 学分。
(3)创新创业竞赛 规范和促进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鼓励研究生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技能。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并完成我校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学院审核通过后记 1 学分。
(4)基金申请书撰写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篇省(市)级及以上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的申请书及 20 分钟汇报 PPT,经指导教师检查、评阅合格者记 1 学分。
(5)国际交流 研究生在读期间通过各类项目赴境外高校、科研机构学习、交流合作(不少于3个月),或参加一次境外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学院审核通过后记 1 学分。
2.学术活动 为了促使研究生能主动关心和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开阔视野,启发创造力,要求每个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 10 次,且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必须写出 500 字以上的心得。经指导教师(小组)检查、审核,完成者在必修环节记 1 个学分。
八、学位论文
应用两年到两年半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工作。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应完成公共课和大部分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理论课。在导师的指导下,于第二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写出开题报告,上交海南医学院学位委员会药学院分会。研究课题必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与药学专业相关科研项目相结合。海南医学院学位委员会药学院分会应在第三学期初对其开题报告进行评定和审批,并指定指导小组成员和组长。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依据开题报告提交论文工作开展计划,并向指导小组汇报,开题报告的论证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通过者经二级学院批准方可开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不通过需要修改或重新选题的硕士研究生应在2个月内完成修改或重新选题工作,然后由评审小组再次对其进行评审,并做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对无特殊情况、第二次仍未通过开题报告以及申请延期开题但在第四学期内未完成开题报告工作的,报研究生院按学校研究生相关规定处理。无特殊情况学生第2或3学期必须进入论文科研实验工作阶段。
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
在论文科研实验工作阶段,要求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及指导小组相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与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中期考核以培养方案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理论知识学习、科研能力、教学工作、专业实践工作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考核评定。中期考核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政治思想或健康状况、课程学习平均成绩、专业课和专业英语平均成绩、科研能力综合测评成绩任何一项不合格,或与授予学位相符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实践工作尚未安排的,均为考核不合格。
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考核小组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在半年内进行补考核。如补考核仍不合格和申请延期但在第五学期仍然未完成考核的研究生,考核小组建议中断研究生培养,由所在二级学院报校研究生学院审核并经主管院长批准,按校研究生相关规定处理。
3.学位论文要求
药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论文要求建立在有足够的实验工作量的基础上, 有丰富的实验数据,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论文应是由本人独立完成,要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要对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有较为清楚的了解。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同时,应撰写阶段性论文。学位论文字数一般要求 2~3 万字。学位论文的撰写应符合《海南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九、退出机制
1.研究生在学期间如出现身体健康状况或其他原因,可提出因病退学申请;
2.对达不到培养关键环节质量要求(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不通过),将采取延期或终止继续攻读现有学位或终止培养的管理措施;
3.对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采取常态化预警和干预机制,及时告知研究生本人及其导师,结合研究生学业进展提出退出建议。
对以上罗列未尽事宜,处理措施参见学校相关规定。
十、毕业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在读期间无违规违纪记录,或违纪记录在毕业前被撤销。
2.按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完成所有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
3.完成培养计划,通过中期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
达到上述全部条件者准予毕业,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十一、学位授予
1.达到毕业条件。
2. 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提供的研究成果均须以海南医学院为第一属名单位,且成果须与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密切相关。需要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学术期刊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SCI收录)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
2)获授权国家或国际发明专利(学生第1位,或导师为第1位、学生为第2位)不少于1件;
3)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三等奖及以上(研究生或导师为主要完成人,三等奖前2位,二等奖前3位,一等奖前5位);
4)在国际学术会议、全国一级学会组织的国内学术会议上进行大会报告或专题报告。
达到上述条件,并经海南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者,授予药学硕士学位证书。
附表:药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附表:药学学术学位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类别 | 专业方向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理论学时 | 学分 | 及格线(百分) | 课程负责人 | 备注 |
公共学位课(10学分) | 所有专业必修 | A-WY-S001 | 综合英语I(1-2) | 144 | 5 | 70 | 周瑾序 |
|
A-MY-S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 | 36 | 2 | 70 | 黄妹 |
|
A-MY-S001 | 自然辩证法概论(1) | 18 | 1 | 70 | 黄妹 |
|
A-JC-S001 | 实验室安全(2) | 18 | 1 | 70 | 陈锦龙 | 学硕必选 |
A-JC-S002 |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与实践(1) | 18 | 1 | 70 | 刘启兵 | 必选 |
专业学位课(12学分) | 所有专业均可选 | C-YX-S001 | 药学前沿讲座(1) | 18 | 1 | 70 | 王雪松 |
|
C-YX-S002 | 药物分子设计(1) | 36 | 2 | 70 | 王烁今 |
|
C-YX-S003 | 高等有机化学(1) | 36 | 2 | 70 | 孔杜林 |
|
C-YX-S004 | 现代药物分析学选论(1) | 36 | 2 | 70 | 李永辉 |
|
C-YX-S005 | 现代药剂学(1) | 32 | 2 | 70 | 张鹏威 |
|
C-YX-S006 | 分子药理学(1) | 40 | 2.5 | 70 | 谭银丰 |
|
C-YX-S007 | 波谱解析(1) | 45 | 2.5 | 70 | 张小坡 |
|
C-YX-S008 | 高等药物化学选论(1) | 36 | 2 | 70 | 徐俊裕 |
|
C-YX-S009 | 生药学前沿(1) | 32 | 2 | 70 | 曾念开 |
|
C-YX-S010 | 热带药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1) | 21 | 1 | 70 | 盛琳 |
|
选修课(6学分) | 所有专业均可选 | B-TS-S001 |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I(1) | 20 | 1 | 70 | 余泱川 |
|
D-MY-S001 | 医用统计学II(1) | 56 | 3 | 70 | 赵婵娟 |
|
B-GW-S006 | 临床药理学(1) | 18 | 1 | 70 | 刘颖 |
|
D-YX-S001 | 植物化学方法学(1) | 18 | 1 | 70 | 靳德军 |
|
D-YX-S002 | 体育(2) | 36 | 2 | 70 | 陈基成 |
|
必修环节(4学分) | 所有专业必修 | D-TY-S001 | 实践环节(1-3) |
| 2 |
|
|
|
K-YX-S001 | 学术活动(1-5) |
| 1 |
|
| ≥10次 |
K-YX-S002 | 开题报告及中期考核(1-5) |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