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建设 >> 正文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创新
发布时间:2023-09-1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创新

光明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从古至今始终注重教育,始终坚持教育优先,育德树人始终扎根在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家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与科学文化知识。落实高校思政课教育,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校思政课教育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密切相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课程建设整体的协同性、系统科学性和现实针对性的全新要求。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我国提出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思政课在现代化道路的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需要落实好思政课教育以推进现代化道路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发展维度、制度维度、话语体系等与高校思政课有高度的契合性。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群体,更需要把高校思政课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深入推进高校思政课系统向现代化方向创新

高校思政课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致力于培养既具有理论素养,又具有创新发展实践能力的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用人才。高校思政课内容众多,我国重视各个阶段对思政课的培育,坚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尤其是对于高校大学生,大学生阶段的思政课教育是重点培育学生的政治素养与使命担当,中国式现代化对思政课的整体规划体现在“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之下,不断实现思政课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协调发展。

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系统的创新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针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际构建系统科学的思政课程体系是治理现代化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要求。我国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一体化建设课程,找准发力点。高校推进思政课系统改革需要树立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标,确定总体以及各个学段课程以及目标。要培养懂担当、敢担当、勇于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就必须不断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根据学生的心智特征来制定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同时要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需要自觉坚持教学育人,正确引导高校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培养。思政课教育中高校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性,思政课的教学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是一门融合多门的学科知识的课程。讲好、讲深思政课就需要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突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对现代化建设指向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青春奋斗以创新创造未来,青年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人群,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刻不容缓。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需要立足于实际,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变化,思政课应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促进高校学生在思政课环境中自发学习,坚持运用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高校思政课建设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不断开展部分线下实践,让学生能够更有参与感真正融入到实践课程中去,要利用好思政课,对高校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情感培育、文化浸润、实践养成、不断增强学生的认同,真正做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教育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高校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在思想素质方面更需要得以加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更显得尤为重要。

鲜活的思政课教材,绝对不仅仅是学习得来的,更是亿万中华儿女书写出来的。思政课本质上就是实践的,新时代讲活思政课道理就是要以立德树人、凝心聚力以伟大实践赋能增效,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篇章,思政课教育的地位尤为突出。思政课不仅仅是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讲授道理,更重要的是以理论知识和道理为载体,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以及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思政课的课堂上,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人生经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更重要的“知行合一”,真正做到躬身实践。在高校思政课的建设中,学生能够参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地去感受思政教育内容,坚持学、思、行并重,以此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引导与培养,促进其能力与素质同频培育。

引导高校课程设计向现代化建设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教育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高校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在思想素质方面更需要得以加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更显得尤为重要。

思政课教学应注意注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要正确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弄清它们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对于整个高校学生的思想建设可视为整体,对于各个课程的教学可视为部分,整体要想得以发展就应该注重各类课程同思政课的协调发展。坚持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协调育人。首先也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高校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思维自主性更强,需要充分保证课程协同设计能够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以发挥好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协同性。其次,教学结构需要立体化、多元化。在高校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专业课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兼顾对学生的三观塑造以及能力培养的多元化,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调育人,做到高校课程设计向现代化建设转型。落实好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关键课程。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价值理念,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选择。思政课建设需要注重全员性,不仅仅注重思政课老师的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师也应该不断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局观意识。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注重本硕博思政课程目标的有效衔接均体现了高校思政课程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全程性,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青春之课以思政铸魂育人。二十一世纪青年要认真学习好思政课程,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志气的新时代青年。新时代青年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人生追求,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勇立潮头,争做先锋,做有骨气的新时代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新时代青年必须弘扬昂扬斗志,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肩负起历史与时代赋予的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奋斗中创造幸福人生,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作者:黎萍,硕士研究生,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 光明网


海南省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2024

地       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力行楼C栋1层

联系电话:0898-66892503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