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建设 >> 正文
新时代高职“三全育人”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1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新时代高职“三全育人”路径研究

光明网


如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人才是经济活动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教育作为人才供给侧,能否与产业需求相联动契合,是评价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的重要标准。在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探索并构建适应新时代特征的高职德育模式显得尤为迫切。“三全育人”模式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覆盖的教育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德育工作应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涵盖知识教育,还应包括能力培养、价值观塑造等多个方面。构建和优化这一模式,对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内涵与重要性

“三全育人”模式是高职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高职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模式的重要性,深入探索和实践,使德育工作更加生动、有效,真正实现对学生全面、个性化和终身的教育。

“三全育人”模式的内涵分析。“三全育人”模式指的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综合育人机制。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强调在学生教育中实现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和全方位覆盖。第一,全员育人主张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员都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人力资源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第二,全程育人则侧重于学生生涯的每一个阶段,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指导,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实践,形成连续完整的教育链条。第三,全方位育人强调在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多个维度同步推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三全育人”模式的价值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三全育人”模式对于提升高职德育的时代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三全育人”模式与新时代全人教育理念相契合,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符合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第二,“三全育人”模式强调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实施差异化、个性化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通过全员参与和全程管理,可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实现学生品德与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三全育人”模式的要点分析。第一,创新德育内容与方法。要结合新时代特点,融入网络文化、法治教育、职业道德等内容,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互动讨论等多样化方法,提升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第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能力,建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通过自身行为影响和激励学生。第三,拓展德育空间。要将德育工作从课堂延伸到校园、家庭乃至社会,形成多元化的德育环境。利用社会资源和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际社会环境中学习和成长。第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德育效率。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平台、大数据等工具,进行德育资源的整合和创新,提升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广覆盖性。第五,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要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德育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对其思想道德、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德育实现途径

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德育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脉络、时代任务与使命感相结合,明确德育教育目标新定位与高职学生机构性变化相适应的必要性,再结合学院资源和专业特点,明确德育思路,创新设计教育目标实现的途径。

学生个性化需求显著增加。新时代的学生群体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他们对于知识的获取更加主动,对于思想的表达更加自由。高职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立德树人观念、崇高的思想品德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努力把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向,坚守教书育人的职责,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筑梦人”。

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新时期学生自身的努力显得更加重要,新时期的学生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为建设新时期现代化创新型国家而努力拼搏。而当代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振兴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各个院校更应当不负重托,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措施,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现代化接班人。

信息技术应用与评价改革待优化。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德育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仍有限。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德育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当前高职德育工作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高职的教育评价体系往往偏重于学术成绩和科研成果,而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不足。这种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德育目标的实现受到制约,学生可能更多关注分数和成绩,而忽视品德和人格的培养。

新时代高职“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路径探析

构建“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基本框架。德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和规范行为,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结构上,德育工作应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限制,形成课内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全新模式。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课堂学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在内容上,应整合当前社会热点、国家发展战略等元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时代脉动和社会责任。注重德育内容的实践性和生活化,使德育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除了传统的讲授和讨论外,还应利用案例教学、模拟实训、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在线课程、互动平台等,拓展德育教学的时空界限。

优化“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具体路径。第一,深化全员育人机制。全员育人不仅限于教师,还应包括行政人员、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甚至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高职可以通过建立校内外导师制度、家校联合育人平台,形成多方协同、全方位的育人生态。第二,构建全程育人体系。全程育人要关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个环节。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注重价值观的培养,在专业学习中强化道德规范的内化,在毕业前夕增加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教育。此外,高职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发展档案,记录和评估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轨迹。第三,扩展全方位育人领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应重视利用课外活动、社团组织、志愿服务等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如企业实习、社会调研、公共服务等,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成长。第四,强化德育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全面、动态的德育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水平,还应评价其思想道德、创新创造、团队协作等素质。将德育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奖学金评定、就业推荐等的重要依据。第五,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的实效性是检验德育工作的关键。高职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德育内容和方法,确保德育工作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此外,还应建立反馈机制,通过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德育工作。

综上所述,构建和优化新时代高职“三全育人”德育模式,需要高职在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实现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的转变。通过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发展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这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应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三全育人”模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高东京,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立信会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来源: 光明网



海南省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2024

地       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力行楼C栋1层

联系电话:0898-66892503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