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建设 >> 正文
高校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08 发布者: 浏览次数:

高校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

光明网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积极参与的意愿和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支持。因此,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将其纳入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以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有担当精神的新一代青年。

高校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在于这不仅是一种教育内容,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社会责任的肩负。第一,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大学阶段,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系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有益的,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有助于他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始终坚守道义,不为个人私利而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第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志气、有担当的新一代青年,他们愿意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意义,认识到自己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培养出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使得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了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意愿和能力。通过系统的教育,学生了解到自己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个人发展与国家的繁荣密切相关。因此,他们愿意为了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不仅具备了积极的意愿,还具备了实际的能力。这包括了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素质。

高校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路径

确立教育目标与指标体系。为了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高校首先需要明确教育的目标和指标体系。这一步骤是教育工作的基础,确保了教育的方向和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第一,要明确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其中包括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知水平、对党的理论和政策的掌握程度等。高校可以制定具体的教育目标,例如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仰,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第二,要明确学生的政治信仰程度。高校可以设定政治信仰水平的指标,例如通过测评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持程度、对党的信任程度等。这有助于衡量教育工作的成效,确保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主义制度有坚定的信仰。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高校可以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和教学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接受系统而全面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三,要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和政治信仰程度进行测评,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构建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为了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高校应该构建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第一,课堂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理论和党的政策等知识。这些课程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实践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实习等形式,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力量。高校可以与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合作,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和成就。第三,社团活动也是多层次教育的重要方式。学生社团可以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平台。高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并提供支持和资源,引导组织各种主题的活动。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为了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第一,高校可以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培训。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党的理论学习活动、政治培训班等,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政策的理解和掌握。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传授相关知识和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第二,高校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和实践。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该能够将这些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高校可以设立教育研究项目和实践基地,鼓励教师开展相关研究和活动。第三,高校可以建立教师的奖励机制,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奖励可以包括荣誉称号、教育教学奖金、晋升机会等。这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质量。

高校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研究

建立制度化管理体系。为了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高校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一,高校可以建立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计划,明确每个学年或学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这有助于学校和教师明确教育工作的方向,确保教育的连续性和逐步深化。第二,课程设置也是制度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设计专门的课程,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等,以传授相关的知识和理念。这些课程应该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三,考核评价制度也是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高校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成绩进行定期评估。这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教育质量。

探索设立奖励机制。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理想信念教育活动,高校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可以通过设置奖学金、荣誉称号、学术证书等方式,旨在鼓励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秀表现,帮助他们树立更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一,高校可以设立理想信念教育奖学金,颁发给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这可以包括参与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学术研究、组织志愿活动等方面的表现。奖学金可以提供经济奖励,同时也是对学生努力的认可和鼓励。第二,荣誉称号也是奖励机制的一部分。高校可以设立各类荣誉称号,如“优秀思政学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等,颁发给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学生。这些称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

注重加强教育监督与评估。为了确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推进,高校需要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对教育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有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第一,高校可以设立教育督导机构,负责对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这些督导机构可以定期进行教育工作的现场检查,听取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提出改进建议。第二,建立定期的评估体系。高校可以组织专家团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育效果的评价等。评估报告可以为高校提供改进教育工作的参考意见。第三,高校还可以积极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开展经验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意愿和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实践中,要深入探讨高校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与制度化路径,旨在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玉丽,衡水学院,讲师。衡水学院2020年度校园文化精品项目(重点),课题名称:恪守初心 勇担使命——抗“疫”精神大讲堂,课题编号WH2020002

来源: 光明网



海南省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2024

地       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力行楼C栋1层

联系电话:0898-66892503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