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课堂 >> 2023 >> 正文
【指南与共识】尿液检验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专家共识
发布时间:2023-08-18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 尿液检验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专家共识 [J]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1, 44(7) : 574-586. DOI: 10.3760/cma.j.cn114452-20210115-00038.





摘要

国内不同实验室对尿液有形成分的形态描述、名称术语与结果报告不尽一致,尿液中各种有形成分的命名与报告亟须统一规范。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组织专家,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近2年的反复讨论、修改,并征求临床医生及一线检验人员意见后,撰写了专家共识。本共识总结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尿液中显微镜下可见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病原体等有形成分;提出在大量的尿液检验报告中及在国内外同行交流中应用广泛、实用性较强的形态学名称的建议;提出当尿液检查出现异常尿液有形成分数量和种类时,检验医师的分层报告建议或诊断与描述性诊断;共识对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病原体形态进行了描述,提示鉴别要点、来源与机制、意义与应用。






尿液分析是临床应用广泛的常规检验,对泌尿系统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具有筛查、鉴别和疗效观察的价值。由于尿液有形成分类别多样,特别是病理状态下复杂多变,不同实验室对细胞、管型、结晶等有形成分的形态识别、名称定义与结果报告不一致,而国内外目前有关尿液检验有形成分命名与报告的指导性文献缺乏,不利于国内检验结果的互认及检验报告的规范。为此,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于2019年9月启动并组织专家编写《尿液检验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专家共识》,共识撰写及讨论修订历经近2年,并经过临床专家和检验专家的多次审核。

一、尿液有形成分名称及形态

(一)红细胞

正常人尿液中可偶见红细胞,尿液显微镜检查平均每高倍镜视野超过3个(>3个/HPF)称为镜下血尿。血尿来源鉴别可依据红细胞形态,因此红细胞大小和形态识别的统一显得非常重要。尿液红细胞名称共识、简要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见表1

图片


1.红细胞大小:尿液红细胞根据大小分为正常红细胞、大红细胞、小红细胞,宜将尿液中直径为6~8 μm的红细胞称为正常大小红细胞。在观察尿液红细胞大小、形态时,宜参考血液红细胞的大小、形态,以排除患者自身血液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由于受红细胞来源、尿渗透压及pH等因素影响,尿液红细胞与血液红细胞大小会出现不一致。参考文献[2, 3, 4],将尿液正常红细胞大小定义为直径6~8 μm。


2.异常红细胞名称:将芽孢样红细胞、出芽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统称为棘细胞;将车轮状红细胞统称为锯齿状红细胞;将桑葚状红细胞、星芒状红细胞、草莓样红细胞、颗粒状红细胞统称为皱缩红细胞;将面包圈样红细胞统称为环形红细胞,将鬼脸红细胞、幽灵红细胞统称为影红细胞。


3.G细胞的归类:G细胞是肾小球来源的红细胞。曾经有国外学者将G细胞分为G1、G2、G3、G4、G5五类细胞。形态学表现上,G1细胞是带1个以上芽孢样突起且血红蛋白溢出明显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溢出后形成带芽孢的淡影;G2细胞为棘突形,细胞为球形、大小不等、膜厚,细胞内血红蛋白浓淡不均匀,细胞表面有多个棘状突起;G3细胞为表面凸凹不规则的炸面包圈样红细胞;G4细胞为瘤状突起或出芽状红细胞;G5细胞为明显缩小的红细胞,因折光减弱呈小环状。


近年来发现G细胞并非全部为肾小球源性,如G4细胞可见于非肾小球血尿。此外,不同类型G细胞形态描述和规范命名后的红细胞形态描述有重叠,容易引起临床工作中的混乱,故不再推荐使用G细胞分类。建议按形态学特征将G1细胞和G2细胞归类于棘细胞,G3细胞归类于环形红细胞,G4细胞归类于球状突起样红细胞,G5细胞归类于为锯齿状红细胞。


4.棘细胞对血尿来源鉴别的价值:由于将G1细胞和G2细胞归类于棘细胞,目前普遍认为G1细胞≥5%是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特征性标志,但在临床实践中对于G1细胞和G2细胞的鉴别相对比较困难,两者在形态学上的主要的特点是红细胞膜上带1个以上芽孢样或棘状突起且血红蛋白溢出或分布不均,主要与病变的肾小球基底膜对红细胞的挤压损伤有关,建议将棘细胞≥5%作为判断肾小球源性血尿的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尿中棘细胞与外周血中棘形红细胞英文相同,但不属同一个类型且意义完全不同。外周血中棘形红细胞呈圆形、浓染,边缘有2~20个长短、粗细、形状不同的不规则针状体样突起,有些突起具有球棍状外观。>25%时见于棘形细胞增多症,也见于某些肝硬化、无β脂蛋白血症,酒精性肝病,脾切除术后、吸收障碍性疾病。


5.均一性与非均一性红细胞:最初来源于仪器对红细胞的形态学分类。(1)均一性红细胞是指镜下形态、大小及血红蛋白含量较一致的红细胞≥70%,推荐称为正常形态红细胞。少数情况下,可因尿液渗透压、pH值等因素影响出现丢失血红蛋白的影红细胞或外观轻微改变的锯齿状红细胞,但形态不超过两种。(2)非均一性红细胞是指镜下红细胞以异常形态为主,大小不等,血红蛋白含量丢失或分布不均,外形多种改变,且呈两种以上的多形性变化,且相对数量≥70%,推荐称为异常形态红细胞。(3)混合性红细胞是指镜下既含有正常形态红细胞,又含有异常形态红细胞,其数量介于上述两者中间,不符合任何一种判别标准的情况时。


一般情况下认为均一性(正常形态)红细胞多见于非肾性血尿,非均一性(异常形态)红细胞多见于肾性血尿。在不同的教科书、专著及文献报道中有不同,在临床工作中执行的标准也不统一,采用异常形态红细胞数量或≥85%、或≥80%、或≥75%、或≥70%等为标准时,均应由所在医院临床医生与检验科结合所用方法共同验证确定5]


(二)白细胞

正常人尿液显微镜检查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5个/HPF),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正确地识别白细胞种类(必要时增加染色鉴别),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尿液白细胞名称共识、简要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见表2

图片


1.吞噬细胞:根据来源和大小分为小吞噬细胞和大吞噬细胞,小吞噬细胞主要来源于中性粒细胞,多吞噬细菌等微小物体;大吞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又名巨噬细胞,多吞噬细胞碎片等相对较大的物体。建议将小吞噬细胞归类为中性粒细胞,将大吞噬细胞归类为巨噬细胞。


2.白细胞鉴别时染色方法的选择:白细胞活体染色鉴别首选施特恩海姆-马尔宾(Sternheimer-Malbin,SM)染色和施特恩海姆(Sternheimer,S)染色;制片染色鉴别首选瑞吉染色;嗜酸性粒细胞染色鉴别用汉斯染色。白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鉴别用甲苯胺蓝染色或SM染色,与死亡滴虫鉴别使用瑞吉染色或革兰染色,与皱缩红细胞鉴别用2%乙酸。


(三)上皮细胞

尿液中脱落的上皮细胞来自泌尿系统上皮细胞衰老更新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上皮细胞损伤,上皮细胞包括尿路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组织学上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部尿道的上皮细胞均为移行上皮细胞,1998年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将尿路系统的移行细胞癌更名为尿路上皮癌,将移行上皮细胞称为尿路上皮细胞6, 7, 8],本共识专家建议在尿液检查中按照国际统一的更名。尿液上皮细胞名称共识及简要形态特点、临床意义见表3

图片


1.尿路上皮细胞:将尿移行上皮细胞改称为尿路上皮细胞,即将原使用的移行上皮细胞表层(大圆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中层(尾形上皮细胞或肾盂上皮细胞、纺锤形上皮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底层(小圆上皮细胞)统称为尿路上皮细胞,必要时再细化分类为表层、中层、底层尿路上皮细胞。


2.疑似异常尿路上皮细胞时应染色鉴别:在非染色尿液中,当镜下看到疑似异常尿路上皮细胞时应进行染色鉴别,如瑞吉染色、HE染色,建议首选巴氏染色。


3.诱饵细胞:是肾小管上皮细胞或尿路上皮细胞感染多瘤病毒后出现特征性变化的细胞,容易被误认为是肿瘤细胞,所以称为“诱饵细胞”,采用传统的巴氏染色法、SM或S染色的活体染色法,可简单、无创、快速有效筛检和鉴别诱饵细胞10, 11, 12]。肾移植术后因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可增加了多瘤病毒感染风险,感染多瘤病毒后可以引起移植肾功能损伤,导致多瘤病毒相关性肾病11]。多瘤病毒也可以处于潜伏状态,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迅速激活和复制而导致移植肾功能急剧下降甚至丧失。肾移植患者移植1年以内易出现移植排斥反应,故出现诱饵细胞时,建议应及时报告诱饵细胞,必要时与临床医生沟通。


疾病情况下尿液中的上皮细胞中可出现颗粒、空泡及脂肪滴等,建议将脂肪颗粒细胞、复粒细胞和卵圆脂肪小体统称为脂肪颗粒细胞。此外,尿液中还能见到诱饵细胞、含铁血黄素颗粒细胞、多核巨细胞、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等,建议使用偏振光显微镜或脂肪染色、铁染色法鉴别;发现可疑足细胞时建议做特殊染色。


(四)管型

管型是尿液中一类有重要价值的有形成分,正常人尿液显微镜检查偶见透明管型,平均每低倍视野不超过1个。不同管型有不同诊断价值,建议按照管型形态和包含物不同进行细致分类报告。尿液管型名称共识、简要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见表4

图片


1.脂肪管型和脂肪颗粒细胞管型:根据2种管型中均含有脂肪(甘油三酯、胆固醇,或两者并存)可进行确定。苏丹Ⅲ染色时甘油三酯(中性脂肪)脂滴呈橙色或橘红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胆固醇酯具双折射现象并呈现“马耳他十字”结构。


2.宽大管型:建议在能够准确辨识的情况下,将宽大管型细分为宽大透明管型、宽大颗粒管型、宽大蜡样管型、宽大白细胞管型、宽大红细胞管型等。


3.泥棕色管型和胆红素管型:将泥棕色颗粒管型、土黄色管型或色素管型统称为泥棕色管型。将黄染管型、色素管型统称为胆红素管型。


(五)结晶

尿中结晶形态各异,且受尿液pH、浓度及温度影响而形态多变。尿液结晶名称共识、简要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见表5

图片

1.结晶的鉴别:推荐鉴别时首先关注尿液外观或沉淀物颜色、pH、形态,必要时需通过物理和/或化学溶解实验进行鉴别。常规的干化学试纸法检测pH因精准度和敏感度不足,推荐使用pH计法。


2.主要的药物结晶:使用磺胺类、青霉素类、抗病毒药物类、解热镇痛药和头孢类抗生素时可以出现结晶,疑为药物结晶时应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包括剂量与用量、不良反应、输注要求等,并应及时报告。


(六)病原体

尿液病原体名称共识、简要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见表6

图片

1.细菌或真菌:发现细菌或真菌时首先需排除污染。应结合尿液化学分析中粒细胞酯酶、亚硝酸盐试验及尿液白细胞综合判定是否为污染所致。若无菌采集的尿液中见多量细菌伴白细胞增多,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疑似泌尿系统感染,建议再采集中段尿,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2.污染病原体:尿液标本中可能出现被阴道分泌物、粪便或环境等污染的病原体,如溶组织内阿米巴、粪类圆线虫、蓝氏贾第鞭毛虫、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鞭虫卵、肝片吸虫卵、日本血吸虫卵、猪带绦虫卵、牛带绦虫卵、短膜壳绦虫卵等。如果检查发现上述病原体,说明尿液标本可能被阴道分泌物、粪便或环境等污染,且阴道分泌物、粪便或环境中存在此类病原体。详细的寄生虫及虫卵的形态学特点请参考相关的寄生虫形态学教材和图谱。


二、尿液有形成分结果报告的建议

应在有临床需求时、尿液复检时、结果人工审核或仪器自动审核时,进行尿有形成分镜检,当镜下不能明确分类与鉴别时建议做辅助检查或化学染色,报告有形成分的数量和种类。不同检测方法时检验报告单中的名称也应尽量使用本共识中提出的名称,必要时采用分层报告或解释性注释27]


1.异常红细胞百分比报告:当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5个/HPF时,除了报告数量外,应进一步关注红细胞形态改变,并建议临床做尿液红细胞形态检查。报告异常红细胞百分比的公式为:异常形态红细胞百分比(%)=异常红细胞数/红细胞总数×100%。若仪器法检测红细胞超过参考区间,或显示为非均一性红细胞时,建议临床进一步做尿液红细胞形态检查,检验结果需报告异常红细胞百分比。


2.血尿的分层报告:当血尿中出现红细胞碎片(形态如三角形、盔形、直角形等)疑机械损伤引起时建议分层报告,第一层可注明异常红细胞的名称并报告百分比,第二层可结合临床信息及其他检查结果(如血涂片中裂片红细胞、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提示临床排除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可能,第三层提示临床必要时做进一步的相关检测。


3.关于混合性血尿来源的报告:血尿中正常红细胞和异常红细胞比例接近时为混合性血尿,报告异常红细胞百分比,进一步可结合临床信息、尿液干化学结果28]、尿液有形成分的其他发现(如红细胞管型)、肾功能、肝功能(如白蛋白)、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等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并报告血尿的可能来源。


4.关于白细胞的报告:尿液中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建议在常规尿有形成分检查中统一报告为白细胞。


5.重视诱饵细胞的报告:尿检发现诱饵细胞时建议报告结果加以描述,当与恶性细胞不易鉴别时,建议标本离心制片,行巴氏染色、SM或S染色鉴别。肾移植后并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的尿液应染色观察是否存在诱饵细胞,一旦发现应写入报告。


6.管型种类的报告:尿液中出现管型时不宜笼统报告为生理性管型和病理性管型,应在高倍镜下鉴别和确认,应依据管型具体类别分类报告(见表4)。对于使用光学显微镜或未染色时难以鉴别的特殊管型及罕见管型,有条件时可采用染色、相差显微镜、偏振光显微镜等特殊方法进行鉴别,确认后再报告。


7.管型的危急值:泥棕色管型可作为急性肾损伤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敏感性发现指标,应予以明确鉴别,当每低倍视野超过10个时,建议结合临床表现可选择作为危急值报告给临床并与临床沟通。


8.结晶种类的报告:建议用草酸钙结晶代替一水草酸钙结晶和二水草酸钙结晶;用非晶形尿酸盐结晶代替无定形尿酸盐结晶;用尿酸钠结晶代替单水尿酸钠结晶;用尿酸铵结晶代替重尿酸铵盐结晶和尿酸铵盐结晶;用非晶型磷酸盐代替无定形磷酸盐结晶;用磷酸铵镁结晶代替三联磷酸盐结晶、三重磷酸盐结晶和鸟粪石;用磷酸钙结晶代替磷酸二钙结晶和羟基磷灰石;用亮氨酸结晶代替白氨酸结晶。


9.对比剂结晶的报告:当发现尿中存在可疑对比剂结晶时,应及时与临床医生或放射造影医生联系并确认,同时建议患者大量饮水经过一段时间排出对比剂后,重新留取中段尿标本复查。使用对比剂患者可能出现标本外观浑浊,血尿,结晶尿和结石形成等不良表现。


10.病原体的报告:当尿液检出寄生虫及虫卵等,多为标本被阴道分泌物、粪便或环境等污染所致,也可能为泌尿系统原发性、异位寄生或侵入性寄生虫感染,但需结合阴道分泌物、粪便、前列腺液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并建议在报告中注释其可能来源。离心沉淀有助于提高寄生虫及虫卵检出率。建议鉴定并报告寄生虫及虫卵名称。必要时可应用相应的染色方法鉴别。


11.异形尿路上皮细胞的报告:当发现尿路上皮细胞形态异常时,描述性报告可能的细胞名称,不能确认时宜描述细胞的异常形态,考虑可能的疾病,建议临床做必要的检查如脱落细胞学检查及细胞病理学检查。有条件时可做巴氏染色,并按照2016年国际细胞学学会发布的《尿液细胞学TPS报告系统》作出报告29],即未见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可疑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非典型尿路上皮细胞、低级别尿路上皮细胞肿瘤和其他。

执笔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樊爱琳(西安秦皇医院检验科),马骏龙(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检验科),彭明婷(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王文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续薇(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许建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张时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张慧(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车轶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陈璞(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检验科),陈颖洁(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崔巍(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邓新立(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检验科),杜彦丹(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杜玉君(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高辉(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检验科),高岚(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管青(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韩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胡高峰(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胡晓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检验科),姜振光(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李怀平(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肾脏内科),李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检验科),李莉(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李绵洋(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检验科),李霞(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检验科),李智(上海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检验科),李子安(青海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刘贵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检验科),刘红星(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检验科),刘玉珍(西安秦皇医院肾脏内科),马晓露(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门剑龙(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精准医学中心),莫非(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乔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屈晨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曲林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孙德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孙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王蓓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王成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检验科),王传新(山东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海(吉林大学中日医院检验科),王剑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王梅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检验科),王小中(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王学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涌(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肾脏内科),王玉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王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吴俊(北京积水潭医院检验科),肖继刚(天津血液病研究所),许俊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CCU),许绍强(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检验科),许文荣(江苏大学医学院),闫立志(内蒙古包钢医院检验科),杨学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岳保红(郑州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张炳昌(山东省立医院医学检验中心),张东(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科),张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张真路(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检验医学中心检验科),赵旭(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周静(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朱明清(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海南省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2024

地       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力行楼C栋1层

联系电话:0898-66892503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