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退行性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会导致不同大脑区域的神经元网络崩溃,这通常是由于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脑细胞外基质(例如淀粉样蛋白)或神经元或大脑的其他细胞类型中积累所致。异常蛋白质堆积可能会直接损害蛋白质稳态和神经元的功能。它们还可能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这种活化既可能是有益的,例如清除蛋白质堆积和恢复大脑活力的保护性反应,也可能是有害的,例如可能引起炎症、氧化应激和能量危机的过度活化,从而对大脑造成影响。当恢复能力和网络冗余及补偿机制耗尽时,突触功能障碍和神经元网络崩溃最终会导致临床症状和痴呆症;患者临床表型的确切性质取决于哪些大脑区域受到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病理变化,主要包括细胞外淀粉样蛋白β(Aβ)斑块、神经元内tau蛋白缠结和神经退行性变,病理变化在症状出现前数年积累的症状前阶段是大多数神经退行性痴呆症的共同特征。虽然针对这些AD病理变化的可靠脑脊液(CSF)、血液和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已经问世了一段时间,而且针对α-突触核蛋白病理变化的CSF生物标志物数据也很有希望,但仍然缺乏针对TAR DNA结合蛋白(TDP-43)包涵体的可靠生物标志物,而TDP-43包涵体是某些形式的额颞叶痴呆症(FT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常见病理变化,也可见于AD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痴呆症,而其他神经退行性病变可能涉及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血脑屏障功能障碍、髓鞘降解等特定方面,以及一系列其他可能与疾病相关的过程。
显然,神经退行性痴呆症需要更多基于生物流体的生物标志物,以实现诊断和治疗的精准医学方法,更多地了解潜在的疾病过程,并促进临床试验中患者纳入和评估工具的开发。在药物发现项目的早期阶段,资助方和监管机构都鼓励研究人员开发与药物靶点和药物潜在作用机制相关的可转化生物标志物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