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海南省医学科学院与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举办基础临床协同创新交流会,旨在通过学术分享、平台展示与研讨,搭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桥梁。我校副校长、海南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邹卫国,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徐剑、院长李琪,海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程金科出席交流会。双方单位相关人员及基础临床专家60余人参加会议。

海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程金科教授主持开幕式

海南医科大学副校长、海南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邹卫国致辞
邹卫国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此次会议不仅是海南省医学科学院与第一附属医院的见面交流会、基础临床协同创新交流会,也是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工作的现场办公会。此次联合召开交流会,体现了对临床科研的高度重视。他强调,在校党委和陈国强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改革蹄疾步稳、成效显著。在此进程中,海南省医学科学院实体化运行后,建成多个核心科研平台,引进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形成了高水平研究队伍,都有力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基础与临床科研协同创新。他强调,自贸港全岛封关进入倒计时,医学领域需紧抓机遇,立足海南特色,深海地方病、热带病及海洋药物研发等特色领域协同模式深化合作,同时要杜绝科研浮躁,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徐剑致辞
徐剑阐释了医院内涵式高水平发展路径。他谈到,陈国强校长在调研第一附属医院时强调需着力推进临床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夯实教学根基,实现医教研协同发展。医院迫切期望在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学者以及PI团队的引领下,依托医科院支持,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学假说并加以验证。他指出,医院的临床科研结合已初见成效—自主培育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成功引进优秀青年人才。为实现研究型医院转型、提升医疗服务“自然指数”水平,医院必须借力医科院,赋能全院青年医护工作者成长,推动医院实现内涵式高水平发展目标。



交流会上,各专家就具体研究方向与合作模式进行了专题分享和深入研讨。李琪分享了医院呼吸医学中心科研情况;于海龙副研究员分享了重大疾病相关离子通道研究现状及前景;黄雄高副院长分享了医院眼科科研情况;何佳成副研究员介绍了海南新药研发与转化中心;马燕琳教授分享了医院生殖医学科及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科研情况;何晶晶副研究员分享了实体肿瘤微环境与T细胞治疗;何祖平教授线上分享生殖干细胞的分子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周平主任分享了医院肿瘤中心科研情况;谷浩研究员分享了造血和白血病发生的代谢和微环境调控;郝新宝教授分享了医院血液病中心科研情况;王丽君研究员分享了骨骼系统发育和再生修复;程少文主任分享了医院创面修复科与急症创伤实验室科研情况。




活动结束后,徐剑和李琪带领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生实地参观海南省医学科学院科研平台矩阵,深入了解各技术平台。参观医生纷纷表示海南省医学科学院以超常速度迅猛发展,已构建起覆盖生命科学研究多维度的高水平支撑平台。徐剑和李琪强调,第一附属医院医生要抓住交流机会,与高层次科研人员积极合作,依托其完备科研条件研究临床样本,为解决临床难题提出更有效的方案。

此次交流会成功促进了海南省医学科学院与第一附属医院的交流合作,为发挥医科院龙头作用、带动附属医院临床科研发展奠定了基础。后续,医科院将加强与各附属医院的交流,积极推进我校基础临床协同创新中心的实体化建设,持续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为海南自贸港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