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院系动态

奋楫丨真招实招推改革,凝心聚力书新篇——热带医学院以绩效改革为突破口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作者:符议心 编辑:宣传部-薄傲 供稿:热带医学院 审核:李咪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5-03-10

破冰利益藩篱,激发创新活力!热带医学院以绩效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分类考核、优绩优酬体系,打破职称壁垒与平均主义。通过协商回应教职工关切,以科研反哺教学、重奖实绩等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改革实施一年,学院在高水平论文、国自然项目等领域取得突破,教风学风显著提升,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这场刀刃向内的革新,为深化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

为借鉴改革经验,学习改革成果,我们推出“奋楫”专栏,记录改革的每一步。

2024年3月18日,陈国强校长到热带医学院调研,对学院改革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改革要出真招实招,要真改革不能伪改革”的要求。他指出,改革既需要通过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进行顶层设计,也必须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2024年,是学校“润物细无声”地营造改革氛围、触动灵魂的一年。


图片

2024年3月18日,陈国强校长到热带医学院调研,全体员工与校长合影。


“触动灵魂”不易,“触动利益”更难。热带医学院党政班子按照校长要求,通过一系列调研、讨论后,以绩效考核为改革的重要抓手,触动教职工的实际利益,打破原有利益格局,成功走出改革破冰第一步。

热带医学院始终以支持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学院在绩效考核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在改革过程中,学院不断克服难点堵点,坚决打破平均主义,力求提高学院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根据《海南医学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海南医学院(校本部)2024年绩效改革总体原则》等相关文件精神,学院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精心谋划、统筹协调、反复研讨,多次测算和征求全体教职工意见,反复斟酌修改,最终制定了《海南医科大学热带医学院 2024 年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热带医学院2024年自主分配总量分配方案》。这两份方案的出台,凝聚着学院上下的智慧和心血,为学院的绩效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一年来,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认真遵照制度推动工作,整个绩效改革全程公开透明,将每个教职工的工作量和业绩在全院公开公示,让一切都在阳光下进行。同时,对于每个教职工提出的合理诉求,学院都给予积极回应和及时修正。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绩效改革得到绝大多数教职工的认可,为学院2025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一、合理设置,分类考核

学院实行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按劳分配制度,奖优降庸,突出贡献度,考核评价教职员工的政治素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参与行政事务管理等方面工作,鼓励广大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潜能合理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实现竞争激励和通力合作的有机结合。

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学院针对不同岗位类型制定相应分数细则,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岗(专任教师+教学教辅)、科研岗(专职科研人员+科研教辅)、辅导员及行政岗(辅导员+专职行政人员)三类,打通职称壁垒,设置基本工作量,确保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运行。在此基础上,将绩效考核等次设为A、B、C、D、E等5档,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平等参与考核确定等次。其中专职行政人员和辅导员单列,根据人事核拨情况单独核定此部分总量。

对于高级职称教师,学院也相应提高要求,即正高级职称人员需在全院同类型人员排名前30%,副高级职称人员需排名同类人员前60%,否则在最后排名的等级基础上下降一个档位。同时,学院设置激励通道,发表中科院1区论文以及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以上基金者直接给予A档,鼓励教师锚定特色科研方向,真正开展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教学推动科研”的良性循环,从而杜绝躺平、观望、无为,调动教师科技创新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的能力,打破岗位和职称壁垒。

二、激励作为,强化担当

学院日常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任务繁重,在改革过程中,有个别老师不关注学校和学院发展,将重心放在了个人发展上,缺乏参与改革发展的主人翁意识。为培养教职员工的奉献情怀,在学校和学院需要的时候主动承接急、重、难工作,而不是挑拣推脱、趋利避害,养成“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不良风气,本次绩效改革中,学院提取绩效总量的5%用于自主分配,坚持以贡献为导向的二次按劳分配制度,奖励积极参与学院行政事务管理和为学院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向服务一线工作倾斜,向服务意识到位、工作效果好的人员倾斜,按工作岗位的重要性、繁杂性进行分档,肯定大家的辛苦和付出。

三、民主协商,追求完善

绩效分配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收到一些老师的反映和建议,例如下一级人员补位升档、教学工作量加分封顶、超课时部分工作量统筹、题库及课程建设考核验收等建议,为此学院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多方考量,充分讨论后对制度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双向关系,主动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学院的绩效分配情况及自主分配总量分配情况都经过2次公示和修改。有教职工提出产假绩效计算重复的问题,学院改革领导小组经过2天的情况分析、激烈讨论对方案进行了合理修正,确保全体教职工都知晓、无异议,充分体现了领导班子的团结、民主氛围,尊重和重视教职工诉求的情怀。

四、凝心聚力,续写新篇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学院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绩效改革工作的初衷,是为了增强教师干事创业、力争上游的勇气和志气。在深化改革的双向沟通中,学院领导班子与师生的联系更加紧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实践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温莹莹教授斩获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2临本13班获评学校十佳学风优秀班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大幅提高,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全院教风学风得到明显改善。本次绩效改革,学院4位教师通过发表中科院1区论文的激励通道,取得A等次。这也激励了更多教师以学术创新为突破口,探寻教学与科研双轨并行的职业发展路径,在院内掀起“比学赶超”的科研热潮。大家慢慢意识到,只有主动对标学科前沿申报项目,把研究成果转化为高水平论文,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同频共振。这种“重实绩、强能力”的导向为教师队伍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教授们主动开放课题组吸纳青年教师的参与,新入职博士积极加入学术创新团队成长历练。当每位教师都能在学科建设坐标系中找到奋斗方位,把个人成长嵌入学校高质量发展蓝图时,我们距离建成热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目标就更近一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年来,学院在国家级重点项目立项、高水平期刊论文发表、国家规划教材主编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突破,科研成果与研究特色不断增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重点项目,在Nature的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及世界著名四大医学期刊之一的《British Medical Journal》(英国医学杂志)发表论文,极大提升了学校在热带医学领域的影响力。同时,学院通过“以才引才”“平台引才”的方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首次成功引进C类人才,形成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师资梯队,为学科建设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图片


2024年12月23日,热带医学院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当前,学校正处于“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改革深化时期,我们需要迎难而上,乘势而为,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精气神,主动求变,谋求更大发展。下一步,热带医学院将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夯实科研平台的建设,打造高质量精品课程,同时努力提升国自然项目的中标率,实现标志性科研成果的落地,秉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执行力,弱鸟先飞,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在学校改革的壮阔进程中书写“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热带医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