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鲜花为她们盛放,三月的歌声为她们赞美。在这春风渐暖之时,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如约而至。学校各基层工会纷纷带领女教职员工分别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女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进一步激发女教职员工的爱校热情和奋斗精神,继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女性力量。
3月6日上午,急诊创伤学院工会举办了“三八”妇女节茶话会活动。茶话会现场特别设置了抽盲盒手办的环节,女教职员工在抽取盲盒的过程中惊喜不断,现场洋溢着欢乐与期待。在分享环节中,她们踊跃发言,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与喜悦,彼此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展现了女性在专业领域的自信与魅力。


3月7日下午,口腔医学院工会举办了制作非遗螺钿活动。螺钿工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以螺壳、贝壳等天然材料制成薄片,通过镶嵌、打磨等工序展现流光溢彩的装饰效果,其历史可追溯至西周,至明清时期达到技艺巅峰。活动特邀非遗工艺指导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向大家普及螺钿工艺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及现代创新应用,并展示了螺钿胸针、发簪等精美作品,引发阵阵赞叹。在专业指导下,女教职工们化身“非遗匠人”,从挑选贝壳碎片、设计构图,到精细镶嵌、封层定型,每一步都凝聚巧思与耐心。经过两小时的精心制作,一枚枚独具匠心的螺钿胸针陆续完成。



当天,热带医学院工会也举办了“三八”妇女节茶话会活动。工会不仅准备了精致的下午茶歇,还特别设置了香薰蜡块制作环节,女教职工们围坐桌前,将天然大豆蜡熔化,调配薰衣草、柑橘等精油,再将干花点缀入模具。随着蜡液缓缓凝固,一块块造型雅致、香气馥郁的香薰蜡块逐渐成型。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艺术创作与芳疗体验交织,为平日忙碌于教学科研的她们提供了一场身心疗愈之旅。


3月8日,机关联合工会老师带领针灸推拿协会学生为老人开展"健康守护"行动。活动现场设置了健康检测、中医理疗、知识科普三大服务区,老师和志愿者们细致开展血压、血糖筛查;运用拔罐技法缓解老人腰腿疼痛,通过推拿按摩帮助老人改善肩颈不适;还发放慢性病防治手册,结合案例生动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的预防管理要点。王奶奶在接受理疗后感慨:“孩子们手法专业又贴心,我这胳膊松快多了。”


外语部工会策划了“鲜花送温情”慰问活动。外语部窦岩主任和外语部教学秘书陈娣老师带着承载着敬意与祝福的鲜花向正在加班的女教职工们送上诚挚的节日问候。


药学院工会与体育部工会组织女教职工们和部分工会会员前往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矿山公园红色教育基地,联合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纪念碑前,全体人员静默伫立,向死难矿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深切的悼念。随后,大家围绕纪念碑缓缓绕行,近距离感受历史的厚重,寄托无尽的哀思。


3月9日上午,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工会举办的活动中,学院全体女教职工欢聚一堂,通过献礼、手作、歌舞等多元形式共庆节日。活动中,男教师代表宋涛、王凯、张开震以一首《玫瑰人生》和《那些花儿》深情献唱;郝静文老师身着藏袍惊艳登场,以一支融合柔美与力量的藏族舞蹈,将高原儿女的豪情演绎为动人诗篇,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活动现场还设置三大主题体验区。
干花与团扇相遇,碰撞出传统手工艺的别样魅力。参与者以干花为素材,巧妙构思布局,创作出或清雅如工笔或绚烂似油画的团扇作品,展现医学女性的艺术巧思与文化情怀。
彩色水晶珠与檀木珠在指尖流转,化作一条条精美手链。大家或佩戴手链奖励辛勤的自己,或赠予同事传递“同心同行”的温暖情谊,串珠成链间凝聚起团队协作的深厚情谊。
美食专区备有点心饮品,女教职工们或站或坐,品鉴美食之余分享工作感悟与生活趣事,欢声笑语中拉近彼此距离,为忙碌的日常注入轻松与愉悦。




当天下午,机关联合工会、科技工会、图书馆工会联合在海口铭投山庄开启文化体验之旅。在氤氲茶香中,众人围坐传统泥炉前,畅谈工作生活感悟。谈到家里小孩近期感冒多发的问题,一些专业老师还给出了专业解答。打糍粑活动中,在学校承担“教师”角色的大家,都变身“小学生”,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体验传统技艺——将蒸腾着热气的糯米倒入木臼,手持竹杵此起彼伏地夯打,韵律十足的敲击声与欢笑声交织成趣。"看似简单的捶打,实则讲究腰腿发力和节奏配合。"参与活动的李老师笑道。


各基层工会的活动在学校工会、妇联和工会女工委的指导下顺利开展。各类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探索自我、追求卓越,切实发挥好“半边天”作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