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大地震了!
地震就是号角!
哪里有地震伤员,哪里就有白衣战士!
海医附院第5批在川大华西医院进修的医护人员上早班时,听到一个令人悲痛的噩耗——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突然发生了里氏7.1级大地震,造成当地大批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如何开展紧急救治玉树地区地震伤员和重建家园的工作是当时全国人民最关注的一件大事!
作为距离震中玉树县最近的一所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医院——川大华西医院立刻成了抢救各种地震伤员主要的前沿基地。
当时正在华西医院急诊科进修的海医附院医护人员刘庆泉、俞伟、在金卡病房进修的辛宇和在营养科进修的符传胜等人,分别向笔者讲述了他们在华西医院救治、护理和看望玉树地震伤员的亲身经历;虽然此事件已过去两个多月,可许多紧张的工作场面、令人感动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更多的人都在默默地为玉树灾民祈祷、祝福……,这些一幕幕难忘的动人情景都常常在夜深人静、星籁梦回的时候,浮现在他们的记忆中。
4月14日18:30,在华西医院各级领导的果断指挥下,立刻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在宽阔的急诊大楼门前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大型简易隔离棚,内设多张检查床和相应的医疗设备,作为急诊分拣区。急诊分拣(诊)是为了隔绝传染病源,防止住院后伤员之间发生交叉感染。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去污和消毒工作,很容易造成伤员伤口感染而截肢甚至死亡。
急诊科、骨科、脑外科、综合科等相关临床、医技科室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分别组建抢救伤员的应急队伍。
4月15日16:50,急诊科门前的空地上已经整齐地排列了三十多辆担架车,上百名身着白大褂的医生、进修医生、护士、志愿者在紧张、有序地列队待命,仿佛是一批批即将勇敢与死神搏斗、即将跳入洪水勇堵缺口的钢铁战士!
能够亲眼目睹这一壮观准备抢救的现场,身临这一次重大灾后救援场面,让我们见证了历史性的时刻,或许一辈子才能遇见的情景,将永恒凝固成为他们一生难忘的记忆。
尽管冬季已过去,成都那一天的天气依然是天空灰茫茫,看不见一丝温暖的阳光,还是那样的寒气逼人。
街道两旁的树叶早已落光,翘长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摆,仿佛在不停向老天爷招手、追问什么……
4月15日17:00,第一批玉树地震伤员乘专机抵达成都双流机场;其他的地震伤员也昼夜不停地向华西医院转送的途中。
17:20,为了保障伤员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医院,成都警方从机场路直到华西医院已经设置起了一条生命快速通道。
沿途有成千上万的群众(包括伤员的亲友)肃立在通往华西医院的街道两旁,表情都十分焦急地翘首注视这批救护车快速向医院开去,心里牵挂着救护车里的地伤员会不会有我的亲友?
17:40,在成都警方警车引导下,十多辆救护车在警笛长鸣、像旋风一样开到华西医院急诊大楼门前,一场紧急救治玉树地区转来伤员的工作开始了——
每当救护车的警笛声远远传来,医务处的工作人员拿起话筒指挥急诊科的接诊人员做好准备,随时迎接救护车的到来。
在最繁忙的时候,大约每5分钟就有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送来一个个急需救治的地震伤员。
每个地震伤员在3名医护人员和藏语翻译的护送下,经过急诊分拣区的初步清洗、消毒和分科诊断,确认无携带炭疽等致命的病菌后,他们被迅速、有序送往华西急诊科各个诊室。
当时正在急诊科进修的医护人员俞伟、刘庆泉向笔者叙述了:“我们的工作岗位是急诊科第一抢救室,由于一时伤员较多,我们也不知道有多少批玉树地区转来伤员,这批伤员大部分伤得较重,一些伤员需要骨科、颅脑外科进行急救手术,我们一直忙碌在抢救中,忘记了疲倦和饥饿,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动作再准确些、操作再麻利些!
分秒必夺,对伤员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要让藏族同胞伤员少些痛苦,挽救多些宝贵的生命!
虽然我是一名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也见惯了各种各样的创伤,但是在这时,我还是被当时的伤员惨状所震撼,多么无辜、善良的人们被地震无情地摧残,我的心里沉淀着无比的同情和悲伤!不知不觉已是深夜零点了,经过5-6小时的抢救,我们及时完成了多批次地震伤病员的救护、转科等工作。”
经过急诊科初步处理后,大部分的伤员转入华西医院金卡(高干)病区。
正在金卡病区进修的辛宇护士向笔者讲述了:“4月15日,12点开始华西金卡病区接到华西医院领导的紧急通知,不管病床再紧张,今天必须想方设法分流现有住院病人,16点前必须集中腾出100张病床收治伤员,提供给藏族同胞地震伤员住院治疗,这是命令!
由于连续3-4小时的紧张工作,我双手已经很酸了——忍着,背很痛了——弯着,腰挺不起了——就用拳头捶一下,坚持着完成医院布置的紧急任务,在短短4个小时内,金卡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积极投身到分流住院病人,迅速将设施完善的100张病床腾空、备好,为收治玉树地震伤员做好了各种准备。在那一段特殊救灾的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加入到救护、安慰地震伤员的工作中来。”
正在营养科进修的符传胜医生向笔者回忆了:“4月15日,当时我在营养科进修中,刚接到华西医院医务处下达的紧急任务,立即跟随带教老师制订了各种伤员的治疗饮食食谱,并根据藏族的饮食风俗,准备提供包括酥油茶、牛肉烩面等标准藏餐,尽量让藏族同胞在异地他乡也能吃到可口的家乡饭菜。另外,还配制各种肠内营养液提供给无法经口摄入正常饮食的伤员服用。
当时我趁着为伤员配送治疗营养液的时候,来到医院的急诊科,看见十多位藏语志愿者(翻译)正在分别为安抚地震伤员奉献了无私的爱心。
在急诊科抢救室的病床边,一位女志愿者卓姆(音译)一边为正在头部受伤而卧床治伤的年轻女伤员擦泪,一边用藏语在安抚她,她自己却不禁泪流满面;女伤员拿着一张母女合影照片独自哽咽,自言自语地述说……(藏语),我连忙向卓姆了解情况,卓姆翻译说: ‘她在哭问老天爷为何残忍把她的6岁女儿瞬间带走?知道吗——妈妈已准备好了女儿的书包、铅笔,准备送你读小学,女儿啊,快点回家吧!……"这场地震给这位母亲带来撕心裂肺的痛苦,令母女阴阳两隔,让在场的人无不为她动容!她的身边有许多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正在安抚着她。
当时我望着急诊科医护人员紧张而忙碌地抢救玉树伤员的场面,深感到地震无情,人间有情,大家内心不断涌动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血浓于水的同胞互助之情。
另外,在营养科下属的营养餐厅仓库门口,我还看见了停靠几辆农用车、拖拉机,正在卸下成都、汶川地区周围纯朴的农民自发地捐赠大批刚宰杀好的牛肉、羊肉、大米、蔬菜、花生油等农产品,表达了广大群众对玉树灾民一片火热的爱心。”
人的生命如此宝贵却又如此脆弱,一场大地震摧毁了玉树藏族同胞的家园,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却夺不走我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决心!
在整个治疗玉树伤员期间,海医附院在华西进修的医务人员,响应华西医院的号召,符传胜、俞伟、刘庆泉、符洁颖、何黎丹、辛宇、崔思珍等人均以集体或个人的方式向玉树灾民募捐,表达了我院医务人员的心愿。捐赠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再小的力量也是对玉树灾民的一种支持。
还记得我们前往川大华西医院进修欢送会上,孙院长给予我们的叮嘱:“希望你们在华西医院进修时,好好学习专业知识,要为华西医院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也要为我们海医人争光!”,海医附院第5批在川大华西医院进修的医护人员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了广大白衣战士永恒的誓言!
今天,我们依然胸怀着慈爱而感恩之心,继续发扬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不辱白衣战士的光荣使命!不管时代变迁、岁月流逝,海医人都将这把爱心的火炬一代代地传递到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