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特稿  >  正文

人物特稿

一生白袍为童儒 | 致敬!平凡而伟大的奶奶医生——陈桂芳

作者:符王润 吴晨霞 编辑:汪竹芳 供稿: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审核:雷浩泽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3-05-02

她是海南儿科医生和儿科学子的精神丰碑

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她是在平凡岗位躬身60多年的儿科专家

她就是几代海南家长都十分熟悉的

奶奶医生——陈桂芳。

在这个五一劳动节

让我们通过这部纪录片走近陈桂芳奶奶

感受她一生白袍为童儒的耄耋初心


图片


五一劳动节当天,海南医学院儿科学院院长、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主任(院长)樊利春,海南医学院儿科学院党委书记袁勇,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副院长)、海南医学院儿科学院副院长李玲与工会负责人等来到陈奶奶家中,看望陈奶奶。


弃理从医,到海南当了儿科医生


图片


陈桂芳是广西北海人,1932年出生于一户普通人家,家里没人当医生,她儿时的理想是当一名工程师。高中时,陈桂芳和同学们到农村插队。白天干农活,晚上温习功课,“当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同学们都想着以后为国家造出先进的设备。”不久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陈桂芳变了理想。同学们寄宿在一位村民大姐的家里。一天夜里,大姐突发腹痛,汗如雨注。大家找遍了村子,也没找着大夫,更找不到药品。情急之下,陈桂芳和几位同学把大姐抬到床板上,扛着她摸黑去往县城。一路上,大姐痛苦地呻吟。天亮之前终于走到县城,大姐没了声音,几乎疼得昏过去。经过医生诊断,大姐出现胃出血。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大姐转危为安,渐渐醒了过来。“你们救了我的命。”大姐对医生说出的这句话,深深撞进了陈桂芳的心里。那是上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需要各行人才,“缺工程师,也缺医生。”既然同学们都选择工程师,陈桂芳决定,她选择医生。当年高考结束,哥哥陈志仁翻看刊登录取信息的报纸,左看右看,也没看到陈桂芳的名字。“你没考上吗?”陈志仁很惊讶。陈桂芳却笑着说,她已经提前报名广西医学院,“治病救人,也是建设祖国。”1957年,陈桂芳大学毕业,再一次面临选择。她能去广州,也能留在广西,她却站起来,举起手,“让祖国挑选,去最需要医生的地方。”陈桂芳大学入党,在她眼里,共产党员就像种子,撒到最需要的土壤。当时相对缺医少药的海南,成了陈桂芳的目的地。那时的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诊室只有两位医生,病人多,设备简单,陈桂芳的手里只有压舌棒和听诊器。一旁的保温箱里只有4个灯泡。隔壁10多平方米的宿舍,几位医生一起住。粮食紧缺,伙食是生了虫的番薯,吃多了肚子疼。接诊的患儿也是同样症状,陈桂芳却没有给自己留药,把药都开给孩子们。苦,是陈桂芳最深的记忆。那几年里,陈桂芳从未睡过一个完整的觉,每天半夜几乎总会被喊起来,紧急投入一台抢救。“人手紧缺”这四个字,也始终伴随着陈桂芳。“条件再差,穿上白大褂,一切都好了。”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让陈桂芳的颈椎越来越弯,可是只要穿上白大褂,她总是努力挺起身子,向患儿露出亲切的笑脸。


“借药”救人,治愈重症登革热患儿


上世纪80年代的登革热流行时期,陈桂芳一个晚上就要进行三四台抢救。儿童抵抗力弱,随着疫情的发展,陈桂芳很快接收到重症登革热导致肺出血的患儿。那时的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诊室,在旧门诊楼的三楼。陈桂芳和同事们下楼接收患儿,眼睁睁看着患儿从进门开始吐血,抬上楼的过程中,每级台阶都是血迹。到了三楼,患儿早已休克。患儿不断被送来。整整几个昼夜,陈桂芳一直在参与抢救。人手不足、床位不够,她和同事们把科室的桌椅全都拿出来,铺上床单当病床,没有输液架,只好找根棍子架着吊瓶。可是患儿们的情况还在恶化。当时,登革热导致大出血的病例较少,没有特效药,陈桂芳使用脑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可是见效缓慢。“常规剂量可能已经不行了,我们得加大剂量。”这句话说出口,陈桂芳也意识到风险:在当时,大剂量脑垂体后叶素治疗肺出血并没有太多案例,如果成功,皆大欢喜;如果失败,孩子面临风险,她的医疗生涯也将随之结束。“我是医生,我要救孩子。”陈桂芳找遍了整个医院的脑垂体后叶素,向其他科室“借药”。把药凑齐,注入针水,所有人都在默默等待。几个小时之后,奇迹发生了,几十位患儿的肺出血症状都得到明显改善,逐渐苏醒过来。一位患儿父亲把陈桂芳拉到病床前,醒过来的孩子虚弱地喊了一声:“医生妈妈。”更多的家长围在她身边,一双双手握住她的手,眼窝里都是泪水。



支援非洲,成当地孩子的“中国妈妈”


30岁的吴蓝,第一次被陈桂芳看病时,只有几个月大。父亲抱着她坐在陈桂芳面前,仅仅开了几角钱的药,就治好了困扰她几个星期的肺炎。65年里,陈桂芳治疗过的患儿早已数不胜数,她甚至将这份医术带到了国外。1976年,陈桂芳跟随援外医疗团队前往赤道几内亚,在马拉博医院开展诊疗。当时的马拉博医院条件较差,没有B超和X光等设备,陈桂芳只有一支听诊器,全靠临床诊疗。可是患儿却源源不断,多为疟疾和其他感染疾病。一天下午,一位小男孩被送到诊室,腹痛让他哭闹不止,当地同事束手无策,找到了陈桂芳。她一如既往带着亲切的微笑,拿起手边尽可能转移孩子注意力的东西,一边发出响声,一边轻轻地按压小男孩的腹部。慢慢地,陈桂芳摸到一团紧绷的东西,凭着经验,她断定小男孩的肚里有蛔虫。当地同事建议手术,陈桂芳却拒绝了,“孩子太小,动手术恐怕会有后遗症。”那该怎么办?看着疼得打滚的小男孩,陈桂芳咬了咬牙,套上手套,一点一点为他进行人工除虫。恶臭味瞬间传遍诊室,陈桂芳皱着眉头,整整几个小时,抠出两个药盒的蛔虫。几天之后,小男孩恢复健康,爬上医院对面的一棵芒果树,为陈桂芳送来两个芒果。他告诉别的孩子,他有两个妈妈,“一个是生我的妈妈,一个是中国妈妈。”



从医60余载,守护一代又一代祖国“花朵”


89岁的黎琼珠,如今已是家里的曾祖母,第一次带着孩子找陈桂芳看病时,她才30岁出头,还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时光荏苒,黎琼珠如今已经有了7岁的重孙滢滢,陈桂芳给她看过几次病。“家里三代孩子,都是陈桂芳瞧大的。”黎琼珠早已退休多年,在家里颐养天年,“可是比我年长一岁的陈桂芳,还在诊室里给孩子看病。”半个多世纪里,有些事情变了,有些事情不变。1995年,陈桂芳到了退休年龄,可是儿科诊室依然缺少医生。陈桂芳接受了医院的返聘,继续留在科室。陈桂芳经常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患儿家长,即使这意味着失去很多潜在的挂号费,“孩子不舒服,家长可以直接向我咨询。”2006年,74岁的陈桂芳被查出患有乳腺癌,科室同事拿着检查报告找她,她却回到小区,和朋友们打起乒乓球,“癌病不是一天就能治好的,是哭是笑,日子都是一天天过。”回到科室,陈桂芳又穿上白大褂,一边挂着点滴,一边给患儿看病,“当一天医生,就要看一天病。”5年里,陈桂芳经历6次化疗,32次放疗,却依然坚持坐在诊室为患儿诊疗。2014年,她第二次“退休”,本打算彻底休息。“可是心里清楚,儿科医生依然紧缺。”此时,时任海南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向伟向陈奶奶发出了邀请,她欣然接受,再次回到了诊室里。如今已经90岁高龄的陈奶奶迎来第三次退休。但她心里依然牵挂着那些有需要的孩子们。在儿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陈奶奶坚守了60多年。正是这份平凡,让岁月历久弥新,守护一代代孩子长大,让这位披着白大褂的老人,成为无数孩子眼中最亲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