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顶层设计逐步完成。对标海南自由贸易港需求,海医成立由15名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组成的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明确服务海南人民健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建设热带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发展目标。
综合改革提档升级。海医以人事、机构和机制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开展基础与临床人才双向聘任,首次实施高端人才年薪制;修订完善专任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绩效考核方案,推动教职工分类评价管理;优化职称评审机制,修订教学科研奖励办法,不断完善“破五唯”人才评价体系。
优化23个行政和教辅机构。海医调整二级院系设置,成立了国内首个热带医学院,构建医教研一体化国际热带医学平台;整合公共卫生学院、全健康研究中心资源,成立公共卫生与全健康国际学院;增挂基础医学研究院、医药健康大数据中心;与省儿童医院、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联合创办儿科学院。
继续扩大二级学院自主办学权。海医临床学院与附属医院试行“院院合一”,热带医学院、急诊创伤学院向临床靠拢;在七个二级院系实行定额经费归口管理,将11大类21小项经费审批权下放二级学院。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优化干部队伍。去年7月以来,海医推行人员分类管理评价与收入分配“年薪制”,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45岁以下中层干部比例由23.1%增长至31.2%,中层干部平均年龄由50.5岁下降到49.2岁,“80后”正职比例由0.7%上升至6.5%,副职由11.9%上升至15.9%,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管理岗位。
为了提升新任干部和广大师生能力素质,海医举办“守纪律、讲规矩”专题教育培训班等多期培训,培训党员干部2000余人次。组织37项大练兵业务比拼“小擂台”活动,近7000人次教职员工、党员干部参与业务比拼。
海南医学院成立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
领导班子带头谋划解放思想。面对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海医对标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结合自身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定位,提出了“11358施工图”构想。即一条主线:构建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一个核心:学科建设;三个基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评价改革的指挥棒引领方向、坚持对标教育部本科教育审核评估和学科评估的标准、把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基调,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五个难点突破: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办学空间;着力推进八项重点任务建设好“八个高水平医科大学”。
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海医与省卫健委、省疾控中心、海口市疾控中心等6家单位集中签约,通过进一步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海南省中医院、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三亚市妇幼保健院挂牌签约成为海医非直属附属医院。如今,海医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已增加到9家。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院、儿科学院的挂牌成立,有力地支撑了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努力打赢科技翻身仗。目前,海医“全健康”研究中心被授予海南省重点新型智库,该智库涵盖了学校公卫、热带医学、环境、管理学科专家;海南医学院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ICAC)揭牌成立两年多来,先后签约了六位国内肿瘤研究领域顶尖科学家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了八名青年科学家作为学术骨干;海医牵头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大会暨热带医学论坛,已组织开展4届;海医主办的两本SCI期刊《亚太热带医药杂志》和《亚太热带生物医学杂志》在全球24种SCI热带医药类期刊中分别排名第10位和第18位,创办了国内第一本全健康学术期刊。
更名医科大学和建设桂林洋新校区,是省委、省政府为海南医学院定下的宏伟目标,也是学校近年工作主线。海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全校统一凝聚起“提能力、抓工作、促更名”的共识,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在前期完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桂林洋新校区项目详细规划设计方案评审已完成,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批复,二期可研报告编制单位已招标,预计年底正式开工。
占地50亩的省药科园项目土建及二装工程完成施工并开业运营,是海南首个综合型临床前药品研发平台,集药物研发、新药临床前研究(GLP)、临床一致性评价为一体,填补了海南没有新药临床前研究机构的空白。
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哈佛大学(营养学)博士宁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王艳丽、上海杰青王朝昕加盟海医。目前,海医拥有院士工作站8个,柔性引进两院院士9人,“长江学者”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2022年上半年,引进国家优青1人,认定海南省高层次人才13人,其中B类人才1人。
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海医医学检验技术、预防医学专业新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医学影像学等8个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新申办普通本科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海洋药学、儿科学等3个新办本科专业顺利通过验收,设立临床医学(热带医学方向)特色班。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针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本科教学团队培育点等教学质量提升项目,立项校级培育项目73项、课程建设专项研究课题25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项6项。
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海医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海南省唯一一项国家级一等奖;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全国总决赛中取得银奖1项、铜奖3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赛铜奖1项;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入围国赛3项,获海南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6项、优秀奖6项;获2022年中美创客大赛海口赛区二等奖;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荣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海医学子在各类国家级大赛中屡获佳绩。
学科科研能力逐步提高。海医急救与创伤研究、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国家卫健委热带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建设期内通过专家组考核。筹建“ICAC”“全健康研究中心”,牵头成立省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中心,新增2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院士团队创新中心,6个省重点实验室通过绩效评估与考核。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5项,直接经费资助1557.1万元;获批各类社科类课题28项,经费总额293.6万元。全年发表SCI收录论文728篇,同比增长17.4%。获省科学技术奖励4项。现有7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其中临床医学入选A类学科。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海医成立12个优秀辅导员工作室,选拔242名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实现班主任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建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易班发展中心被教育部评为二星工作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国家级项目22项、省级项目50项、校级立项167项,结题210项。23个创业项目在“海南自贸港创业大赛”院校赛中获奖。硕士研究生录取生源质量大幅提升,467名考生分数过国家A类地区分数线,占比99%,同比增长19%。2021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0.48%,留琼率63.46%,较2020年稳中有升。2021年全年学校无偿献血学生人数2849人,无偿献血率21.79%,献血率居全省高校首位。近5年来,学校283名学生获得海南省无偿献血奉献奖。
对外交流不断拓展。海医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联合申办的海南医学院西英格兰学院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与瑞士热带医学研究所、泰国玛希隆大学合作进一步扩大,与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作取得进展。与广东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共享,深化医教协同。同时,获批教育部语言中心医学汉语考试网络考点,获得第六届国际生理学知识竞赛中国地区赛集体一等奖。
附属医院实力提升。海医推行直属附属医院与临床学院“院院合一”改革;省皮肤病医院、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海南省中医院成为海医非直属附属医院,与省中医院共建中医学临床学院,创新非直属附属医院医教研协同机制。附属医院获批科研总经费2544.1万元,较去年增长107%;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资助经费较去年增长122%;附属海南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合作运营的“博鳌研究型医院”开始试运行。
海南医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将以构建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为主线,紧紧聚焦学科建设这个核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评价改革的指挥棒引领方向、坚持对标教育部本科教育审核评估和学科评估的标准、把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基调,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办学空间上寻求更大突破,着力建设好高水平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