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  >  正文

思想

旁听中层干部正职竞聘有感

编辑:宣传部-薄傲 供稿:探索者在路上(微信公众号) 审核:李咪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5-04-03

参加学术会议时,别的学校老师一直在夸:在省属医科大学里面,现在属海医的声音最响亮,做的事情轰轰烈烈,战绩可查!假以时日,一定飞速发展,望尘莫及。

突然不用自卑自怜,生出一种腰杆子能挺直的自豪感。

这两天,全程旁听了中层干部正职竞聘的汇讲。我长期在教学一线,对中层干部并没有特别了解,除了教学科研经常打交道的部门外,有些部门人还认不全呢。

不过,学校的准备工作很充分,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宣传,鼓励大家报名,我就有点好奇,去瞧瞧热闹,感受一下现场的氛围。

立言厅的人不少,领导们坐最前排,左侧是准备竞聘的人员,右侧是观众评委席。主持人介绍观众评委是从各部门随机抽选出来的,我看到有两个熟人。后排旁听,座无虚席,看来有好奇心的不少。

竞聘者们的准备都非常充分,男士们清一色穿着西装领带,女士们则西装或套裙,显得十分职业和专业。

想起一则小故事,校长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所有人员在正式场合必须穿着正装。结果,大部分老师们都没有,纷纷去购买,导致对面商场的时装店销量大增,西装都卖断货。

开场白中,校长说,在他就任讲话中说过: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赢。海医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躺平不可取,需要拒绝懈怠、平庸和佛系;躺赢不可能,更要拒绝观望、等待和无为。在过去18个月中,学校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不断全面深化改革,突出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很好地把握时度效。今天,与其说是汇讲,不如说是过去一年多来干部精气神的一种展示和检验。竞选者有8分钟的演讲时间,随后是7分钟的提问环节,屏幕上有计时显示。倒计时一开始,紧张氛围瞬间拉满。由于是自由报名,每个岗位的竞聘人数并不均匀。最热门的岗位是学指委主任,有12个人竞聘!这意味着会有11个人落选……光听着顿感压力山大!其他岗位报名人数,多则7、8个,少的也有3、4个。局势开始变得有点不明朗,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当选。最紧张的应属7分钟提问,问题一个比一个犀利,不单前排的领导会提问,观众评委里也总是有人提出各种问题。“你做出过什么最令自己骄傲的成绩?”“这个岗位的难点痛点有哪些,该怎么解决?”“如果大型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但领导有突发状况还没到,该怎么办?”“如果学生发生群体性事件,你该怎么处理?”“你是有什么底气,来报这个岗位?”“如果领导吩咐你去干的事,有违背原则的风险,你该怎么办”“这一年半以来,学校改革轰轰烈烈,你自己有什么变化?”“如果施工方和监理串通一气,你怎么维护学校的利益?”……每个问题,我们三三两两地私下里讨论,思考竞聘者回答得好不好,如果是我们自己回答,又该怎么更合适。总体感觉……这些问题既现实又困难。有些问题相对好回答,比如这一年多的变化,我也能说出很多来。然而,有些问题真的是击中要害,直戳人肺管子,非常考验竞聘者的现场反应能力。看着头发花白的中层领导,规规矩矩地站在台上,回答各种刁钻的问题,小心翼翼地像个犯错的小学生,我竟心生怜悯,竞争如此残酷,可怕。

两天听下来,有很多人表现相当不错,自信大方,思路清晰,对岗位有清晰的规划。听这么多人畅所欲言,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收获。学校拥有这样一群充满活力、能干事且素质高的干部,发展未来可期。有人能看出来是重在参与,神情都非常放松,很自信,侃侃而谈,重点不在于竞聘到这个职位,而是有勇气,有胆量,抓住机会出来展示自己。(这样感觉也挺好,我心里暗戳戳想,下次我也可以来报名试试,上不上无所谓,敢不敢才是重点~)也有人表现不那么好,说话声音比较小,显得不那么自信。可能和个性也有关系,比较腼腆,平时可能较少面对公众演讲,肉眼可见的紧张。也有人表现得差强人意,对过去一年改革的政策没有那么了解,报名表有错别字,机构名称都说错了。有好有差,很符合实际。刚开始抱着凑热闹的心态来看,两天听下来,发现这场竞聘真的是一场激烈的竞争,完全是真枪真刀的较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是真金是白银,扔火里烧烧。能全方位看到中层干部或潜力人员的理念、能力,以及他们所抱持的想法,有什么思路,对岗位有什么规划,有没有胆识,会不会展现。谁能竞聘成功反而不那么重要了;或者说,即使竞聘成功,也不是百分百保险,胜利也可能只是暂时的。汇讲展示相当于公开做出承诺,如果做不到,大家都看着呢。其他竞聘者也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实力,逐渐锻炼出来,成为了储备干部,随时可以候补。

公开承诺=社会压力+个人责任前年,校长刚上任曾做过三个承诺,并在一年之内均一一实现。今天,这既是竞聘,又是思想的碰触和交流,还是全校中层正职干部做出的公开承诺。一举多得!“全体卧倒,公开竞聘”,这一小小的政策,好像一条鲇鱼,激起了学校整体中层干部的活力与竞争意识;犹如杠杆一般,撬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站出来,勇敢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学校行政整体氛围立马就不一样了,躺平显然是不可能的,紧张感和竞争感快速蔓延开来,让我们也看到了学校发展的希望。小举措,大效果。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这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会议结束时,校长说,学校努力营造谁有本事、谁有潜力、谁先成才谁先上的浓厚氛围。只要干得出色、干出实绩,组织就一定会看到,自己就一定有舞台、有前途、有奔头。反之,也然!接下来还有副职的公开竞聘,据说这一环节的报名人数更多,参与者更年轻、更具活力,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