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正文

文艺

海医故事(五)| 周道璋:祖孙三代与海医的不解之缘

编辑:宣传部-薄傲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4-01-14

1947年,海强高级医事技术学校初创,点燃了海南现代医学教育的火种。如今海南医学院已经走过了七十六年历程。虽然历经波澜,分分合合,但海医依旧在烽火硝烟中生存,在团结拼搏中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奋进,在自贸港春风中壮大。这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始终与学校发展并肩而行的海医人。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缘故,88岁的周道璋已经记不得自己儿女的名字,他总是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摸摸这里,碰碰那里。



面对子女的一声声呼唤,周道璋转过头,一脸茫然。但子女们叫他“周医生”或“周主任”时,他只当是有患者来找他看病,依然会热情向他们回应。

当老人情绪激动时,子女们一句“爸爸,有人找你看病了”,他便会安静下来,早些年,他还会让子女给他拿来血压计和听诊器,准备看病。如今,他会摆摆手说:“我老了,实在看不了了。”在他身上,能够看到海医人以患者为中心的优秀精神特质。或许是被老人家的医者风范所感染,周道璋的5个子女中,有4人读过和医学相关的专业,大女儿和大儿子、小女儿都成为了医务工作者,到了第三代,周道璋的孙子和外孙女也都选择从医。而周道璋和儿子周期、小女儿周小柳、孙子周志伟都是海医学生,海医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救死扶伤衣钵的传承。

埋下医学的种子

1935年,周道璋出生于琼山区三门坡镇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小时候他在家曾目睹过亲戚家的孩子得了怪病,肚子胀得很大,由于没有得到医治不幸去世。还有的孩子因为缺少好药品,得不到及时治疗也离世了。

亲人们悲痛的神情,深深地触动了幼小的周道璋,他在心里埋下了医学的种子。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医术精湛的医生,保护更多的家庭完整。

1951年,私立海南大学医学院与私立海强高级医事技术学校合并成立海南医学专门学校。第二年,学校更名为海南医学专科学校。也是在这一年,周道璋考入海南医专就读。

当时,海南医学专科学校的办学条件很差,宿舍和教室都非常简陋,教学设备也很缺乏。由于地势低,每到台风暴雨天气,校舍和教室积水是常事,甚至有一年,因为南渡江发大水,教室几乎全部被淹没了,学校不得不暂停办学。

虽然环境艰苦,但周道璋和同学们并没有因此而沮丧,他们明白身上肩负的使命,渴望通过刻苦学习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帮助许许多多的患者免受疾病之苦。

1955年,周道璋从学校毕业,他学习成绩优异,毕业时成绩排名全班第二。当时,周道璋的父母希望他留在海口,但他还是响应党的号召,主动到当时离海口最远的地方——崖县红沙工作。不久后,他又到了更加艰苦的乐东黄流卫生院工作。

如今,在周道璋的家中,还能看到当年他毕业时,老师和同窗写的临别赠言,在一张张发黄的纸条中,生动地还原了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周道璋的班主任林筱海在送给他的临别赠言中写道:“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最光荣的工作岗位。望你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一切任务。”

当时,从海口到黄流没有直达的车辆。要到达黄流,周道璋尝试使用过各类交通工具,乘坐卡车、拖拉机、牛车,一路上翻山越岭才能到达。

令周道璋更为烦恼的是,在那个年代村民们普遍不相信西医,只信中医。而他又是学西医的,加上年轻又刚毕业,当地村民都不相信他会治病。

医学家孙思邈说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虽然村民都不信任自己,但作为医者的周道璋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村民生病无处就医。他刻苦钻研,认真学习中医相关知识。

不久后,周道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好一个患有多年顽疾的牛皮癣病人,让村民们对他刮目相看。后来,他又治好了不少患有肾结石和痢疾的患者,渐渐地,村民也逐渐打消了对他的质疑,开始接受这个年轻的外来医生。

周道璋抓住机会,开始劝说村民相信西医。很多村民正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吃了他开的药,最终顺利痊愈。

周道璋回忆,刚解放那几年缺医少药,只有青霉素、磺胺类药物是最好的药,能用上不容易,要到大医院才有。

有一次,有一个患者腹部被捅伤,肠子已经裸露在外,送到卫生院后周道璋马上对其进行应急处理。但由于当时黄流没有合格的消毒环境和手术器械等设备,只能用担架把病人运送到三亚手术。

当时,从黄流到三亚的医院,路程大概有90多公里,一路上,周道璋和两人轮流抬担架,抬了三天三夜才把病人送到目的地,大家不仅累得肩膀肿痛,脚底板也磨出了许多水泡。

为了让病人得到及时医治,周道璋开始在卫生院搭建小手术室,为村民做手术,小到切脓疮、接生,大到做缝合各种伤,他都是一个人完成。

由于医疗力量缺乏,周道璋一个人承担起了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外科、妇科、内科、儿科都得诊治,而周道璋也学会了吸氧、吸痰、静脉注射等护理技能。刚出生的婴儿他一针就能打到血管,有些婴儿刚出生羊水窒息他就口对口把羊水吸出来,救活了不少婴儿,被救的孩子家人把他当成救命恩人,认他做兄弟,一直交往到现在。周道璋在黄流的威望越来越高,被大家称为“大医生”。

一切为了病人

1959年,周道璋被调到崖城卫生院工作,当时崖城有好几种方言,为了更好和病人沟通,他逐渐学会了军话、迈话、黎话、苗话。1978年周道璋一家搬家到三亚市儋州村,平时村民都找他看病,他也学会了儋州话。1981年到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一年期间,又学会了广东话。在周道璋看来,学会地方方言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让患者有一种亲近感,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情全是由妻子和子女来做。

周道璋的女儿周碧琼回忆,周道璋在医院工作常常加班加点,每天中午放学后,母亲让她和弟弟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到医院叫父亲回家吃饭。可当她到医院时,总是看到一大群病人围着父亲,此时父亲会告诉她:“等我看完这些病人就回去,他们从很远的地方来,下午还要赶回家,你们先吃”。

“看完这些病人后,父亲才赶回家,没吃上几口饭,就到了下午上班时间,他又到医院接着看病人。由于不规律吃饭,也因此落下胃病。”周碧琼说,虽然身患胃病,可是,父亲从不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影响工作。“有急诊来叫他了,别人处理不了的来叫他了。他一定是随叫随到,从不迟疑,晚上急诊病人家属到家里来叫,他背着一个出诊箱,拿着一个手电筒就出去了。有时忙到天亮才回家,接着又上班去了,感觉父亲从来都没休息过。”

有一次,由于刮台风,崖城宁运河发大水,医院和职工宿舍都被水淹没了,周道璋顾不上回家跟家人一起整理物品,而是争分夺秒将病人转运到安全的地方。

“当时家里最为值钱的物件是缝纫机,为了避免被水泡坏,母亲带着我和弟弟费尽全力将缝纫机转移到了地势高的地方。”周碧琼回忆,当父亲回到家后,大水已经退去了,面对母亲的埋怨,父亲的眼神却很严肃。当时,她和弟弟都很费解,后来终于明白父亲的想法,躺在床上无法移动的病人,其实比她们更需要父亲的救助。

有些病人是从外地赶到崖城看病的,由于看病完后没能赶车回家,周道璋便把病人带回家吃饭,当时家里粮食不够吃,他就让妻子到集市上买些地瓜、玉米来补充。

1972年,琼海发生巨大龙卷风,死伤不少人,周道璋在医院第一个报名参加救灾工作,到当地参与救援半个多月,由此获得广东省委颁发的抢险救灾先进个人证书。

“父亲的荣誉证书足有一抽屉,有各类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等。”周碧琼认为,这些荣誉都是对父亲付出心血的回报,是党和人民对他的肯定和认可。

“1976年母亲因病去世,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父亲一个人身上。”周碧琼说,因为她和弟弟妹妹们都还小,所以请了大姨跟表姐到崖城照顾大家。

“我还记得,父亲中午有时候看病看到一两点,当时大姨也发火了,冲到医院,大声吼病人,说他老婆都没有了,小孩也需要照顾,他中午老是不休息,这么透支身体之后怎么办?”周期说。

1977年,周道璋被调到当时的三亚镇卫生院当院长,那时除了医院的工作外,还要管地方的公共卫生。他不怕脏、不怕臭,首先从厕所管起,让三亚镇的厕所卫生得到了不小的改善,群众送给了周道璋一个称号:公房(厕所)院长。

周道璋对医疗技术总是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他撰写过不少论文,在他的笔记本里,还能看到他记录发表的论文有:《鼻疖併发海绵窦血栓闭塞性静脉炎》《鼻咽癌48例临床分析》《鼻腔手术后併发鼻炭疽杆菌性败血症》《鼻部手术的严重及致死性併发症和预防》《中耳乳突手术面瘫的体会》等等论文题目。

1995年,周道璋从三亚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的岗位上退休后,开起了诊所。周期回忆,那时候诊所的病人特别多,有时病人忘了带钱,父亲都安慰对方别有心理负担,下次再来再交诊金。碰上非常困难的患者,考虑到患者的感受,父亲就拿一把青菜或者一点小鱼干作为诊疗费用。

2015年,周期注意到父亲讲话经常重复,反应也变得迟钝,便决定不再让父亲看病了。由于担心周道璋有抵触情绪,同为耳鼻喉科医生的小女儿说需要用到诊所的医疗设备。“说是搬回海口去,其实是把设备撤了。撤了以后,父亲在清醒的时候会说,怎么诊所看不到病人了。由此可见病人在他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祖孙三代“医”路向前



“我之所以当医生也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周期在小时候经常看父亲做手术。他还记得父亲为一个被枪击的患者做过手术,当时很多人和他一样趴在窗口看父亲操作。就这样医学的种子埋在了周期的心中,直至后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那时候我就在想,长大了我也要当医生,因为医生是令人羡慕的一个职业。当年我们是先报志愿后高考,我报的所有志愿都是医学院校,就是下决心要像父亲一样当医生。”周期说,当时他的班主任还专门把他骂了一通,担心他可能会掉档,考不上学校。即便如此,周期还是没有修改自己的志愿。后来他考上海南医学院,毕业后成为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一名麻醉科医生,还曾经获得了中国好医生的荣誉。

周碧琼则是和母亲一样,成为一名护士,后来到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小女儿周小柳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耳鼻喉医生。

“父亲常说,看病是三分治疗,七分心理,对病人要多安慰、多鼓励。也正因为他这样的工作态度,让我们逐渐学会了对病人的细心、耐心、关心。”周期说。

周期的儿子周志伟和父亲一样,选择了麻醉医学专业。

“他小时候就说一定要学医。不知道是受他爷爷影响还是受我影响,经常拿他爷爷的听诊器,挂在胸口到处乱跑,把听诊器放在墙面和床面上。家人都被逗得捧腹大笑。”周期笑着说。

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周志伟是童言无忌,并没放在心上,直到周志伟长大后,在填报志愿时和父亲一样全部选择了医学专业。

“听到孙子说想学医的时候,父亲非常开心,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孩子里有三人从医已经是非常自豪了,没想到孙子也和自己选择了一样的道路。”周期说,周道璋的外孙女李晨雨也选择了从医,考上了江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

“在和父亲交流时,他经常会跟我分享一些诸如鼻窦炎之类的常见病的治疗方法,父亲常说要对病人要好一些,如今我慢慢感触到这句话的重要性。”周小柳举例说,一个病人来看病的时候,两个医生开的可能是同一种药,但如果医生对病人态度很好,病人就更信赖医生,回去按医嘱用药,这样就容易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反之,如果态度不好,病人会产生抵触情绪或者抱有怀疑态度,影响治疗。

如今,周道璋忘了很多事,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忘记了,但他始终记得自己是医生,救死扶伤是自己的使命,如果有人说哪里不舒服了,他还是会下意识去拿一下听诊器和血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