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在中山大学落下帷幕,学校取得了一银三铜的成绩。作为唯一一位大一队员有幸参赛并获得了铜奖,忽然间喜悦和艰辛一齐涌上心头。
去年刚踏入海医,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对“医学”这扇门里的一切,都是处于“未知”的状态。幸运的是,我们迎来了校长陈国强院士,与校长成为了同龄(校龄)人。聆听了校长开学典礼的讲话后,我暗暗在心中定下目标,我的医学生涯也要“破天荒”。
开学不久,辅导员和班主任指导我们制定班级公约,实施了“12345”学风建设“饮冰计划”作战图,瞄准班级最大公约数,带领同学们挂图作战。老师们找我们逐一谈心,帮助大家量身定做了个人学业生涯规划,包括考研目标、英语四六级、科研竞赛以及文章专利等一系列目标,在23临本一班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种下了“科研”梦想的种子。目标已经树立,蓝图已经绘就,只待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可是万事开头难。我在高中阶段完全没有接触过科学试验,是一个科研“小白”,被现实打了一个措不及防。大一上学期,我们所接触的专业课很少,在课堂上几乎无法接触与科研有关的项目和比赛。怎么开启我的科研探索之路,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
这回又是国强校长开启了学校的一系列深化改革,压缩课堂教学学时,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同学,鼓励自主学习;引进更高层次的师资队伍,专注教学科研工作;实体化运营医科院,营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党政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经常指导帮助我们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我身边的同学纷纷被感染,大家卷得厉害:有的同学早早加入导师团队,开启科研之旅;有的同学文章已经见刊;有的同学已经开始申报大创项目,主持参与大创课题人数已经过半。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在努力提升自我,忙得不亦乐乎,我就十分焦虑,生怕落后于人。在压力的驱使下,我必须寻求老师的帮助,于是我在企业微信平台投石问路向许多老师询问,主动询问是否能接受自己加入其课题组,参与课题研究。我发出了20多封申请书,大多石沉大海或被婉拒。幸运的是,温栾老师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入组了。经历了初期无尽等待时的煎熬和被拒绝时的心痛,我想正是我的“厚脸皮”和校长口中的“好运气”,让我争取到课堂上基本接触不到的科研平台和资源。真的很感谢温老师!
回顾这次比赛,累,但收获更多。我经历了校赛,复赛和决赛,三个月备赛期间,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非常重视,我们团队保持一周两次组会、老师两周指导一次的高频率,要求我们课余时间查阅大量的文献,我要么泡在图书馆,要么待在实验室,不断地查文献,翻课本、看网课、看视频、学操作、做试验,夜以继日尽全力追赶团队备赛进度。就这样,一名毫无基础的大一新生,在学长学姐的帮助下,不断成长,学习了不少专业知识,掌握了文献查阅方法,学会了PPT制作、绘制各类医学机制图、基础医学试验操作技能等。除此之外,在复赛和决赛中,我们旁听了其他高校的科研项目。相比之下,更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这些明显的差距更让我们下定决心去努力。我想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技能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比赛结束后,我清楚地认识到,团队的成绩绝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而是学校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所带来的;是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全力支持所带来的;是老师们悉心指导教育所带来的;也是团队成员精诚合作所带来的。我们团队有五人,包括大三、大二的学长学姐,我是最小的一个,但我们关系融洽,都非常友好善良、乐于分享。无论是在科研项目、课业知识、生活中,他们都给予了我太多的关心和指导,传授了我非常实用的科研经验,让我受益匪浅。备赛时,我们共同讨论研究方案,分工合作进行实验,互相支持,共同进步。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大家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团结的力量,以及在大学中和老师同学一起思维碰撞的魅力。每一个成员都像是拼图中的一块,只有紧密配合,才能拼出完整的图案。
比赛不是唯一的目的,不断成长才是我的初心。这次比赛,我不仅收获了国赛铜奖,还学会了如何与人有效沟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继续开展自己的探索研究之路,更重要的是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加了自主学习的强大信心。感谢校长引领的学校改革,和老师们的精心指导教育。
我庆幸自己正逢其时,正逢海医腾飞之时。心中有对科研的热情,就要把它做成实事,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想想而已。虽然我已经在科研的道路上浅浅尝试、小小收获,但我也深知,科研之路,道阻且长。我相信兴趣是无穷的内驱力,行则必至。未来,我将在海南医科大学这片热土,继续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和好奇心,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和比赛,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