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2025年04月15日 10:34 阅读【次】

学院简介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由主院区、东湖分院和乌石分院一院三址组成,占地面积644.7亩,主院区环境优美,树木葱郁,门诊和住院大厅宽敞整洁。医院编制床位2500张,现有职工3109名,拥有542名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104名中级职称人员,1111名初级职称人员,其中博硕士研究生564人、本科生186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7人、省优专家2人、高层次人才:B类1人、C类6人、D类59人、E类370人。医院移植医学研究团队、心血管病外科治疗医学研究团队获批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

医院以“一部、两所、四院、四中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学科群打造,目前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心血管外科、胃肠外科、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3个国家级医学分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海南分中心和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10个省级重点学科(感染性疾病科、器官移植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热带病科、重症医学科和麻醉科),2个省级医学中心(海南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海南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3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海南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海南省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热带病防治重点实验室),2个研究所(移植医学研究所、肾脏病研究所),2个院士创新平台(于金明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樊代明院士团队创新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马骏院士工作站)。医院拥有全球领先的磁共振引导直线加速器一台、PET/MR一台、3.0T/1.5T磁共振五台、超高端256排宝石CT、320排宽体探测器CT及双源CT等共十一台CT、双板悬吊DSA及单板DSA共三台,ECMO四台、高端心脏、四维超声等大型高新尖端医疗设备,医院目前有设备7909台(套),设备总值11.45亿,100万以上设备180台(套),50万以上设备355台(套);医院医疗特色鲜明,五大实体器官移植及其联合移植、心脏大血管疾病综合救治、急危重症抢救、神经系统疾病综合治疗、肿瘤高端诊断与治疗、热带病与耐多药结核病诊断与治疗、外科快速康复治疗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方面均已达到海南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承担海南医学院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学生等各个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医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特别是师资团队建设,定期组织师资培训,同时选派教学骨干参加各级院外师资培训,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2018年张丽媛老师代表海南医学院参加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获得临床组“二等奖”,并获得海南医学院2019年度“金粉笔”教学奖;在海南医学院 2018-2019 学年全英教学大赛中王勇老师获得一等奖;张秀峰老师获得海南医学院2021年度“金粉笔”教学奖,韦玲老师、王勇老师获得海南医学院2023年度“金粉笔”教学奖,刘瑞老师获得海南医学院2018年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单项奖;陈玲、陈家显分别获得海南医学院2019年、2021年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

2018年11月,我院成功举办了海南省首届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大赛;2019年11月,我们成功承办了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省际联盟首届住培大赛。在历次海南省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大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2023年成功承办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省际联盟2023年住培技能大赛。

医院科研水平稳步提升。2023年立项纵向科研项目共计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海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2项、海南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项目2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1项、海南省卫生健康科技创新联合项目16项、海南省科学普及项目3项;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项。

2023年获批纵向经费共计982.40万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子课题获批经费39.2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经费305.2万元、海南省临床医学中心项目获批经费135.00万元、海南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项目300.00万元、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00万元、海南省科学普及项目30万元、海南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建设运营经费90.00万元、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3.00万元。

医院党委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坚持以党建引领文化,以文化促进发展,全面落实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统筹推进医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海医二院人以执着的医志、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的学风书写了辉煌的历史。今天的海医二院人正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新征程中,倡导“明德 致知 齐心 济众”的核心理念,秉承“仁善 博学 务实 拓新”的医院精神,践行“竭诚关怀 温情呵护”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创建国内知名并享誉东南亚的教学研究型医院”的愿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器官移植中心风采

2023年张丽媛老师荣获海南省教育厅“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

(一)专业概况

学科门类:医学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标准学制:五年

(二)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三)主要课程

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临床技能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共15门。

二、课程设置及说明

(一)课程设置

(1)必修课56门,共3480学时(不含指导性学习396学时),其中通识教育版块1246学时,专业基础版块1004学时,专业教育版块1230学时,素质拓展课板块118学时。

(2) 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及特色选修课,其中专业限选版块,共18门,共431学时;公共选修版块及特色选修版块需修满5学分。第二课堂需修满5学分。

(3)生产实习:临床实习48周,社区医学2周,岗前培训2周。

其中临床实习包括:内科14周、 外科14周、麻醉2周、妇产科8周、儿科4周、急诊科2周、影像2周、心电图2周。

实习期间不安排寒暑假。一般在第八学期第14周进行岗前培训。

(二)第二课堂:

(1)早接触临床:第一学期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36学时,临床见习6学时;第1-3学年开展早接触临床的实践活动,包括:医院/社区义工、导医2周;暑期医院/社区见习2周;预防医学课程实习2周等。

(2)科研能力培养:开设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

(3)社会实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技能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活动以及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考研与就业情况

2024本科毕业生共250人,考研升学人数达到44人次,就业人数(累计考研)达到230人次,就业方向为全国医疗卫生行业。

第二临床医学院师生赴文昌航天卫星发射中心开展红色文化及海南自贸港社会实践考察暨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