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索“党建+思政” 协同育人新路径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在理论来源、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拥有契合性与一致性,两者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结合新时代的特点与要求,探索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深化发展的新路径具有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强化协同育人理念,推动有机融合
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高度的内在一致性,以“党建+思政”激发高校协同育人新活力,已成为重要实践路径之一。但当前的教学实践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不清晰、教育理念陈旧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协同育人效率与效果。“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便是通过“党建+思政”引导高校教育主体树立并践行协同育人理念,增强宏观教育理念的前瞻性、先进性与开放性。
开展系统规划。高校教学管理者、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并非某一部门、特定群体的职责,要敢于突破以往责任导向下“各司其职”的工作模式,推进协同育人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将协同育人落实于教育教学各环节,结合具体教育实际进一步明晰各教育主体职责。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党组织应发挥保障监督作用,确保协同育人理念的落实,逐步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重视。
深化育人理念。高校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一致、培养方法相似,具有鲜明的内在统一性。其中,高校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高校根本教育目标的实现;思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应立足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把握共同的育人优势,强化组织领导;将“党建+思政”协同育人纳入高校重要议事日程中,定期组织党建人员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召开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深化工作者对协同育人的认识。
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激发协同活力
高校应积极探索新思路、借助新技术,拓展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形式,激发协同育人新活力,为更好地实现协同育人提供新发展平台。
智慧赋能,搭建线上与线下一体化育人平台。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其价值观念会受网络文化影响,这便需要高校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动态变化,实现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高校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智慧平台,延伸协同育人阵地,满足学生发展新需求。依托“两微一端”、短视频平台等将思政教育与党课、党日活动相结合;建立思政教育资源数据库,开拓“党建+思政”第二课堂等。
实践推进,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人形式。高校应积极推进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进一步深化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同时,做好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工作。高校应以“党建+思政”为主题丰富活动形式,多部门协同组织学生参与“党建+思政”相关主题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调动协同育人多方力量,增强育人实效性。
优化协同育人队伍,凝聚育人力量
高校“党建+思政”融合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是构建协同育人模式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元素。但在实践中应认识到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本质上分属于相互独立的不同体系,在工作思路、专业技能、育人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以“党建+思政”激活协同育人活力,应着力加强双方育人队伍建设,弥合差异、补齐不足,为协同育人提供主体力量。
高校应结合“党建+思政”协同育人要求,制定具体的人才招聘、人才引进规则,从源头上保证师资水平,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需要具备承担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任务、班级党建工作任务、配合各专业课教师等的综合性育人能力。一方面,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具有思政特色的支部活动、主动与思政教育者交流沟通、学习前沿教育理论等增强党建工作的育人性。另一方面,统筹协同育人教育力量。在“党建+思政”建设背景下,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应实现多方联动、凝聚强大的育人合力。为进一步发挥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优势,高校可引导思政教师在科研教学之余,积极参与学生党建工作。例如,由党支部书记担任协同育人带头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提供理论补给;管理人员及其他教职工人员协同氛围营造。总之,以党建为引导,以思政为核心,实现多方联动,保障“党建+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推进。
综上所述,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作为高校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实现育人目标的过程中,各自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在目标上一致,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功能上互补,党建工作为思政教育提供领导,思政教育则推动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以“党建+思政”激发高校协同育人新活力具有可行性,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实践意义。在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中,不仅有利于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深入开展,还有利于深化人才培养效果,将育人工作做细做实、做精做深,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与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博,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