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针对讲科研本身的内核,不涉及成果转化,不涉及结合国内特色科研现状,抛开实际需求。还请读者朋友切勿对号入座,理性看待。
首先,第一层(研一,理解课题):从导师那里接手一个课题,可以自主查阅相关文献,弄懂1. 为什么研究这个(研究目的);2. 大致可能需要用什么方法,以及为什么选用目前这个方法、有什么优劣势(研究手段);3. 这个研究和其他类似探究比有什么独特性(新颖在哪)。具体表现在讲述自己的研究时能说的出xx研究为什么重要,xx结果的意义是什么。当然很多基础研究其实意义是比较虚的--所谓意义其实更多是兴趣驱动的一个“借口”,为自己的工作提供一个自洽的逻辑支撑,不要忘了爱因斯坦的名言:“If we knew what it was we were doing, it would not be called research, would it?” 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整天觉得自己的研究毫无意义,甚至懒得研究自己研究背后的逻辑,那是非常难以在领域内做好的--其实其他工作也一样,没有内驱力,任何事都很难成功,因此中外大学招收研究生时往往更看中学生的“积极性”,这个可能比纸面成绩还要重要-一个成绩普通但思维活跃积极的学生远远比一个成绩很好但反应迟钝/缺少兴趣的学生好(虽然后者也有极小概率是个天才)。因此如果真的对于科研项目缺少兴趣,最好的选择就是赶紧换导师和研究方向,千万不要勉强自己,以免耽误双方的时间。
如果发生导师对课题或结果非常兴奋,而学生自己完全不明所以一脸茫然的情况,就是典型的课题理解不足的问题,反复多次导师就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没有人喜欢单方面输出而没有反馈--而且做为导师面对这种情况还特别容易产生挫败和无力之感--“对牛弹琴”最为致命!当然这也可能是导师自己糊涂没有把项目核心说清楚,不能完全怪学生。但是做为学生如果在导师提出某些想法的时候思路能够很快跟上,甚至补充一些自己的想法(想法本身不一定要多成熟,但能只要证明学生确实理解并开始动脑思考,其实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注意这里主要其实是态度和心态问题),一定会让导师有如遇知音之感,师生关系很可能逐渐发展成为伙伴关系,这样的学生可遇不可求。
课题理解不足的另一个典型情况就是汇报时罗列研究结果,但是给不出结果的解读,说不出哪里重要,哪里好、哪里不好。研究意义主要来自于文献掌握,门外和门内一个重要别主要在于是不是能很快意识到一个探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第二层(研二、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研究中遇到具体问题一定要先通过查找资料自我分析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自己有了一些想法后再去问导师或者其他学长,养成遇到问题先自己动脑子思考的习惯,而非遇到问题就去找学长和导师问--遇到问题立刻就问别人本质上还没脱离上学时的作业思维--不会就找现成答案。这样首先不会因为事先毫无准备导致导师说什么都毫无反应一脸懵逼;其次自己的前期研究思考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后期请教别人时的交流效率和深度,不仅可能获得更具体深入的指导,还会给别人留下头脑清晰的好印象。
此外就是逐渐熟悉已有的研究套路--绝大部分科研是循规蹈矩缺少创新的,因此只要对文献稍有掌握,对于大部分实验搞清楚下一步该做什么其实是基本技能,这样你和导师的交流水平才能提升,开始动脑筋去设计一些真正新颖的方法。否则总是对下一步研究十分茫然,就只能停留在单纯被指挥的被动地位,而且这样情况久了,不仅导师会觉得非常难受,学生也会因为没有主动性而对研究失去兴趣--主动发现的新东西对学生自己的激励才是最大的,在导师完全指挥下即使做出出色的研究也往往很难自己走远。
此外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前提是一定是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搞清楚为什么这样做经常要比知道应该这样做更加重要!有不少学生照着别人的研究套路做下来,甚至可以发表还可以的文章,但是对背后的原理机制还非常糊涂。所谓缺乏创新能力,经常是对已有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缺乏了解。不少“流水线”型研究把科研做成了填空题,一个套路里面就是换个对象,这种模式很容易制造实验技术过关但科研能力不足的学生。如果发现周围的人普遍对自己的问题不耐烦,就需要好好反思自己是不是思考的太少导致交流水平太低。
第三层(博士中后期,发现新课题并独立研究的能力):通过阅读文献和科研实践学会自己发现新课题,分析可行方案,自主寻找资源,与导师逐渐成为合作者,利用导师的资源和智力帮助自己完成实验。
导师也是人,和所有“领导”一样,喜欢的是不用操心自己就能干活的员工。同时人与人的交往也是一样,要想真正获得平等的尊重,就需要有接近的实力。当年就亲眼看到一个中国的博后和自己的导师--后来的诺奖得主--因为实验设计争吵,导师认为那个实验能做,博后觉得就是没法做,后来博后还吵赢了--现在这位博后已经是教授了。做到博士后期或者博后,如果还没有达到和导师在课题上可以对等交流的水平其实就是不太合格的--导师可能见识更广博,但是在具体的课题上博士后期应该比导师对课题的理解更深。
总之,科研的核心能力首先是文献掌握,进一步是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后是建立对领域的大局观和研究品味:分辨哪些问题才是值得研究的。而博士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自己独立的开展新研究的能力。
这里必须强调国内做好的研究生比例少,主要倒不是中外科研整体水平的差距大--近些年国内外研究水平差距确实是越来越小了,而主要是因为国内lab的学生人数太多--国内lab的人数一般比国外同类型相似产出的lab多2-3倍,而越是大lab越是容易良莠不齐(2-8定律越明显,这个是全世界通用的),相反国外因为人力成本太贵,lab人数一般比较少,因此每个研究生获得的指导和资源投入都会更多--大多数普通大学的实验室往往只靠2-3个研究生维持。但也正因为如此,能在国内做的出色的博士一般的能力都是很强的--因为基本都靠自己打拼出来。就笔者个人观察,近些年能在国内做出头的学者的能力水平并不比国外回来的差,甚至更高。
当然过去几十年的中国科研平均水平确实不高(总体成才率比较低),博士培养的要求也相对偏低,整体水平还是和国外有不少差距--美国博士不仅招收门槛高人数少而且毕业要求也较高,美国博士里面没有完成学位的比例高达50%,也就是有一半的博士研究生最终没拿博士学位(这是美国高等教育年鉴的统计数字)。不过目近几年国内科研水平突飞猛进,博士毕业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已经很有接近美国的趋势了--因此未来在国内拿博士学位也会越来越难。
国内的博士招生多,同时高校招PI的人数也多,本质上确实有广撒网的问题,导致目前国内博士的平均水平确实尚不如欧美,而高校青年教师竞争也更激烈,但问题的本质其实还是中国人多,产业相对落后没法有效吸收高学历人才。其实要提高博士水平,避免过度非升即走,在招人的时候门槛提高就完了,类似美国医学院法学院,就是严格控制人才供给。但如果那样现在90%的读了研究生抱怨工作不好找或者被非升即走淘汰的人恐怕一开始就连入行的机会都没有。一个人是应该一开始就被淘汰,还是自己有机会尝试了之后再被淘汰,还是见仁见智吧。
最后再跑题几句,科研从本质上说要由兴趣驱动,如果你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怀有好奇,并且能从发现背后原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那么科研可能是一个适合你的选择,而你其实也会比较容易做到以上的所有内容,因为产生好奇/问题并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已经是你的习惯和本能。反之,如果你本来就对探索未知的东西没有什么兴趣,那就实在没有必要在科研这个东西上浪费个人的生命,因为科研本质上是一个单纯考虑从个人的投入产出角度看非常不合算的行业。全世界都是如此,任何国家的科学家整体都不算是那个社会同等学力的高收入群体,欧美博士去公司要比去高校至少多1.5-2倍的工资,而且工作压力也比在高校要小很多!是真的活少钱多。选择科研这个行业如果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后面会越来越痛苦,换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行业才是对自己负责的选择。
另外指导一个非常努力但是对科学本身缺少兴趣的学生让导师也很难受,大多数科研对智力天赋要求真的不算很高,就笔者观察多数看似努力但做不好的人主要是因为心思并没真的放在研究上--不少人看似卖力做研究但其实不动脑子,本质原因并非是智力不足而是不够用心(我感觉这类学生在中国的比例远远高于国外,学会了一些研究套路并发表了论文,但是对研究的理解相当肤浅的人其实非常之多)。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多数具有平均智力水平以上的本科生,所谓科研能力的瓶颈其实往往在于科研的兴趣,而非科研的知识和技术。
问题来了,对于国内大多数科研工作者来说,科研本身的无聊至极,与周围环境对成果的急盼需求来说,显得多么格格不入,也很难让人产生持续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1、发现一个值得做的问题。
2、拿到做这个问题所需的资源和条件。
3、解决这个问题。
在国内,难度排名:2远大于3远大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