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早已形成了丰富的美食文化。然而,当人们在享受美食带来的惬意时,巨大的黑色阴影也在向我们袭来。
1.豆角中毒应急处理
豆角因地区不同又称为菜豆、芸豆等,是人们普遍食用的蔬菜。豆角含有
皂甙和红细胞凝集素,具有凝血作用,当烹调未熟透时,食后容易引起中毒。
中毒者食后半小时至3小时,最长15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少数人还有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体温一般正常。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当发生中毒时,通常无须治疗,吐泻之后中毒症状会迅速自愈。吐、泻严重者可对症治疗,有凝血现象者,可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肝素等。
2.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应急处理
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又称肠原性青紫病、紫绀症、乌嘴病,是指食入含硝酸盐类植物中毒,亦有误把亚硝酸亚当食盐用而中毒的例子。
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一般潜伏期1-3小时,中毒的主要特点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导致亚硝酸盐中毒的原因有:
(1)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此时原来菜内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
(2)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天消失;
(3)有些地区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当用该水煮粥或食物,再在不洁的锅内放置过夜后,则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
(4)食用蔬菜(特别是叶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若肠道消化功能欠佳,则肠道内的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5)腌肉制品加入过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6)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加入食品,食用盐和亚硝酸盐在外观上没有区别;
(7)奶制品中含有枯草杆菌,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中毒的急救与治疗方法有:
轻症一般不需要治疗。较重者应催吐、洗胃、导泻。
解毒治疗可静脉注射或口服1%亚甲蓝溶液,有特效,另外需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和葡萄糖。
3、鱼胆中毒应急处理
鱼胆中毒时,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泻、稀水便或糊状大便。肝脏肿大、有触痛。并有黄疸、肝功能异常、严重者有腹水,甚至发生昏迷等。
肝脏损害多在食后1-3天发生。全身浮肿,少尿,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尿闭、甚至尿毒症。
肾脏损害表现常发生在使用鱼胆3天以后。严重中毒者可发生急性溶血,便血以及皮肤出血点。部分患者有头痛、低热、嗜睡、四肢发麻、眼球震颤、严重时可发生抽搐,甚至昏迷。
由于鱼胆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就诊患者均应给予洗胃等排毒措施。
4.生豆浆中毒应急处理
生大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机体后抑制体内胰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一般在食用生豆浆或未煮开的豆浆后数分钟至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和豆角中毒类似,一般无须治疗,很快可以自愈。
预防措施是豆浆一定要煮开后才能食用。
5、贝类中毒应急处理
常见的导致中毒的贝类有蚶子、花蛤、香螺、织纹螺等常食用的贝类。
食用者中毒后表现为突然发病,唇、舌麻木,肢端麻痹,头晕恶心,胸闷乏力等,部分病人伴有低烧,重症者则昏迷,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亡。
贝类毒素主要积聚于内脏,如除去内脏、洗净、水煮,捞肉弃汤,可使毒素降至最低程度。相关部门要建立疫情报告和定期监测制度。
6、蘑菇中毒应急处理
毒蘑菇又称毒蕈,在我国,毒蘑菇有100种左右,但多数毒性轻微或尚不能确定,常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种,分别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鳞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
不同毒菌菇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胃肠炎型。
此型患者一般在进食蘑菇后10分钟到2小时发病,少数患者的潜伏期有6小时的。表现为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
(2)神经精神型。
进食后10余分钟至6小时,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尚有瞳孔缩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泪,兴奋、幻觉、步态蹒跚、心率缓慢等。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可因此而死亡。
(3)溶血型。
潜伏期6-12小时,除胃肠炎表现外,还有溶血表现,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等。
(4)多脏器损伤型。
进食后10-30小时出现胃肠炎症型表现。部分患者可有假愈期,然后出现以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表现,但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症状。一般病程2-3周。死亡率极高。
当发生蘑菇中毒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进食后要及时催吐,到医院后要尽快给予洗胃。并配合专业人士查出中毒种类,以利对症治疗。
以上内容摘自《全民防灾应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