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健康评估
代码:1090103
属性:理论课+
性质:必修课
类型:专业课
学时:总90学时,其中讲授57学时、实践27学时、PBL6学时、指导性自学12学时。
适合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四年制本科)、健康服务与管理(专升本)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基础医学综合、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概论、生命科学导论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健康评估》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沟通健康服务与管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桥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该课程从健康评估的角度研究和诊断患者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生理、心理及其社会适应等方面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课程目标在于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从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收集资料,进行以人为中心的评估,从健康评估角度根据被评估者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进行全面评估,监测和判断病情变化情况,找出健康问题。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认识健康评估的重要性,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专业态度,发展实际动手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与技能基础。
二、主要教学改革
混合式教学等。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1)课堂讲授
①对“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讲深、讲透,学生应深入领会其基本知识或基本理论,以便运用于实践。
②对“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重点讲解,学生应在全面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③对“了解”的内容,教师可做概括性讲解,使学生有一般的认识。
(2)实验教学
带教教师结合各部位/系统实践教学目的,讲解各环节的评估重点、规范演示具体评估方法,学生课上反复练习,教师课上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
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向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4)指导性自学
采用课前提示—指导性自学的方法,先发布本次课时的目标,对重点内容做概要介绍,让学生对照大纲,自己看书,不占计划学时,注意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归纳,自拟提纲,教师巡回检查答疑及指导。对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内容提纲式地进行讲解总结。
成绩评定方法:过程性考核方式。
四、考核方式
过程性评价(100%):考勤成绩10%+课堂表现10%+实践考核30%+课堂理论考核50%
五、教学目标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3.培养学生整体评估观;
4.培养学生人道主义精神;
5.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
6.培养学生创新与评判性思维;
7.培养学生系统的逻辑思维。
(二)知识结构要求
1.熟悉健康评估相关基础知识,并能用于指导护理实践;
2.熟悉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症状体征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3.熟悉影像、内镜检查的基本知识;
4.掌握心理、社会评估的基本内容;
5.掌握基本的身体评估方法,及常见异常情况;
6.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图形特征;
7.掌握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项目、注意事项、参考值范围及其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三)能力结构要求
健康评估包括健康评估相关基础知识,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症状体征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影像、内镜检查的基本知识,心理、社会评估的基本内容等,身体评估方法,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的相关知识等,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辨认临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的能力,采集服务对象健康史的能力;体格检查的基本技能;心电图图谱的基础识别能力;独立完成系统、全面和规范的整体健康评估的能力;发现服务对象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能力;规范的评估记录能力,并能根据评估结果指导实践。
六、学时分配
本大纲供四年制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使用。《健康评估》教学总课时90学时,其中讲授57学时、实践27学时、PBL6学时、指导性自学12学时。
内容
理论
实验/见习
PBL
指导性自学
合计
绪论、护理诊断
3
问诊概述、常见症状问诊
9
12
24
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
6
胸部检查
心脏、周围血管检查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腹部检查(包括直肠和肛门)
脊柱、四肢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心电图检查
心理、社会评估
综合护理评估
57
27
90
七、推荐的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健康评估》 第四版,孙玉梅,张立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版
(二)参考书:
《诊断学》第九版,万学红,卢雪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版
《临床诊断学》第三版, 万学红,陈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版
《基础护理学》第六版,李小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版
《诊断学》电教资料,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制作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石同才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四版,韩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版
八、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1、http://210.37.77.1/webapps/login/
2、http://www.37c.com.cn
九、责任人:郭静
审阅人:马金辉、翁孟迁
制(修)订时间:2022年1月修订
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方法
第一章 绪 论
【目标要求】
掌握:健康评估的概念。
熟悉:健康评估的内容、学习方法和要求。
了解:健康评估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内容】
1.健康评估概念。
2.健康评估起源与发展。
3.健康评估的内容。
4.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重点和难点:健康评估的概念、内容、学习方法和要求。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 问 诊
第一节 概述
掌握:问诊的概念、内容及方法。
熟悉:影响问诊的主要因素,问诊注意事项。
了解:问诊目的,健康资料的来源及类型。
1.健康资料的来源及类型;
2.问诊的概念、目的、内容与方法;
3.问诊的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重点:问诊的概念、内容及方法。
难点:Gordon功能性健康型态。
第二节 常见症状问诊
一、发热
掌握:发热的临床分度、热型及临床意义、问诊要点及相关诊断。
熟悉:发热的定义、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临床过程与特点。
了解:发热的机制与病因。
1.发热的定义、发热的发生机制、发热的临床表现 。
2.发热的评估要点 。
3.发热的相关诊断。
重点:发热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难点:发热的发生机制。
二、疼痛
掌握:疼痛的问诊要点及相关诊断。
熟悉:疼痛的分类、常见疼痛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了解:疼痛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1.疼痛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疼痛的评估要点。
3.疼痛的相关诊断。
重点:疼痛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难点:疼痛的发生机制。
三、皮肤黏膜出血
掌握:皮肤黏膜出血的特点及相关诊断。
熟悉:皮肤黏膜出血的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
了解:皮肤黏膜出血的发生机制。
1.皮肤黏膜出血的定义。
2.皮肤黏膜出血的发生机制
3.皮肤黏膜出血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4.皮肤黏膜出血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重点:皮肤黏膜出血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皮肤黏膜出血的发生机制。
四、水肿
掌握:不同水肿的特点、水肿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水肿的定义、产生水肿的主要原因、水肿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了解:水肿的发生机制。
1.水肿的定义。
2.水肿的发生机制
3.水肿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4.水肿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重点:心源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源性水肿和营养不良性水肿的特点;水肿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水肿的发生机制和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
五、脱水
掌握:脱水的问诊要点及相关诊断。
熟悉:脱水的定义、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了解:脱水的病因。
1.脱水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脱水的问诊要点。
3.脱水的相关诊断。
重点:脱水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脱水的发生机制。
六、呼吸困难
掌握:呼吸困难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每一种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了解:呼吸困难的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
1.呼吸困难的定义、病因。
2.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与发生机制。
3.呼吸困难的问诊要点。
4.呼吸困难的相关诊断。
重点:呼吸困难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各类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七、咳嗽与咳痰
掌握:咳嗽与咳痰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咳嗽与咳痰的临床表现。
了解:咳嗽与咳痰的定义、发生机制、病因。
1.咳嗽与咳痰的定义。
2.咳嗽与咳痰的发生机制。
3.咳嗽与咳痰的病因。
4.咳嗽与咳痰的临床表现。
5.咳嗽与咳痰的问诊要点。
6.咳嗽与咳痰的相关诊断。
重点:咳嗽与咳痰的相关诊断。
难点:咳嗽与咳痰的问诊要点。
八、 咯血
掌握:咯血的问诊要点、相关诊断,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熟悉:咯血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
了解:咯血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1.咯血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咯血的问诊要点。
3.咯血的相关诊断。
重点:咯血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咯血的发生机制;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九、发绀
掌握:发绀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发绀的发生机制、病因与临床表现。
了解:发绀的定义。
1.发绀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发绀的问诊要点。
3.发绀的相关诊断。
重点:发绀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及相关诊断。
难点:发绀的发生机制。
十、心悸
掌握:心悸的定义,问诊要点以及相关的诊断。
熟悉:心悸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了解:心悸的发生机制。
1.心悸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心悸的问诊要点。
3.心悸的相关诊断。
重点:心悸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相关诊断。
难点:心悸的发生机制。
十一、恶心与呕吐
掌握:不同呕吐的特点,恶心与呕吐的评估要点。
熟悉:恶心与呕吐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相关诊断。
了解:恶心与呕吐的发生机制。
1.恶心与呕吐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要点。
3.恶心与呕吐的相关诊断
重点:恶心与呕吐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及相关诊断。
难点: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
十二、吞咽困难
掌握:吞咽困难评估要点。
熟悉:吞咽困难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相关诊断。
了解:吞咽困难的发生机制。
1.吞咽困难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吞咽困难的问诊要点。
3.吞咽困难的相关诊断
重点:吞咽困难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及相关诊断。
难点:吞咽困难的发生机制。
十三、呕血与黑便
掌握:呕血与黑便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呕血与黑便的定义、病因。
了解:呕血与黑便的发生机制。
1.呕血与黑便的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
2.呕血与黑便的临床表现。
3.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重点: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呕血与黑便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十四、便血
掌握:便血的评估要点。
熟悉:便血的概念,临床表现及相关诊断。
了解:便血的病因、发生机制。
1.便血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
2.便血的问诊要点。
3.便血的相关诊断。
重点:便血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及相关诊断。
难点:便血的发生机制。
十五、腹泻
掌握:腹泻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腹泻的分型、病因和临床表现。
了解:腹泻的发生机制。
1.腹泻的分型和病因。
2.各类腹泻的特点。
3.腹泻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重点:腹泻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腹泻的分型和发病机制。
十六、便秘
掌握:便秘的概念及评估要点。
熟悉:便秘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相关诊断。
了解:便秘的发生机制与类型。
1.便秘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便秘的问诊要点。
3.便秘的相关诊断。
重点:便秘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及相关诊断。
难点:便秘的发生机制。
十七、 黄疸
掌握:黄疸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黄疸的定义、病因、分型、临床表现。
了解:黄疸的发生机制。
1.黄疸的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
2.黄疸的分型、各型常见的疾病和临床表现。
3.黄疸的问诊要点和相关护理诊断。
重点:黄疸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黄疸的分型和发生机制。
十八、血尿
掌握:血尿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血尿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
了解:血尿的发生机制。
1.血尿的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
2.血尿各型常见的疾病和临床表现。
3.血尿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重点:血尿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血尿的发生机制。
十九、尿潴留
掌握:尿潴留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尿潴留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
了解:尿潴留的发生机制。
1.尿潴留的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
2.尿潴留的分型、各型常见的疾病和临床表现。
3.尿潴留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重点:尿潴留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尿潴留的发生机制。
二十、尿失禁
掌握:尿失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评估要点。
熟悉:尿失禁的相关诊断。
了解:尿失禁的发生机制。
1.尿失禁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尿失禁的问诊要点。
3.尿失禁的相关诊断。
重点:尿失禁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尿失禁的发生机制。
二十一、眩晕
掌握:眩晕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眩晕的定义、临床表现。
了解:眩晕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1.眩晕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眩晕的问诊要点。
3.眩晕的相关护理诊断。
重点:眩晕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及相关诊断。
难点:眩晕的发生机制。
二十二、晕厥
掌握:晕厥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晕厥的定义、临床表现。
了解:晕厥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1.晕厥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晕厥的问诊要点。
3.晕厥的相关护理诊断。
重点:晕厥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及相关诊断。
难点:晕厥的发生机制。
二十三、抽搐与惊厥
掌握:抽搐与惊厥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抽搐与惊厥的定义、临床表现。
了解:抽搐与惊厥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1.抽搐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抽搐的问诊要点。
3.抽搐的相关诊断。
重点:抽搐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及相关诊断。
难点:抽搐的发生机制。
二十四、意识障碍
掌握:意识障碍的分级、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意识障碍的定义。
了解:意识障碍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1.意识障碍的定义。
2.意识障碍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3.意识障碍的分级和临床表现,GCS的评分项目。
4.意识障碍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重点:意识障碍的分级、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GCS评分。
难点:意识障碍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十五、焦虑
掌握:焦虑的定义、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焦虑的分级。
了解:焦虑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1.焦虑的定义。
2.焦虑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3.焦虑的分级和临床表现。
4.焦虑的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重点:焦虑的分级、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焦虑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十六、抑郁
掌握:抑郁的定义、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抑郁的临床表现。
了解:抑郁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1.抑郁的定义。
2.抑郁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3.抑郁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重点:抑郁的定义、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抑郁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十七、物质滥用
掌握:物质滥用的定义、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物质滥用的临床表现。
了解:物质滥用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1.物质滥用的定义。
2.物质滥用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3.物质滥用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重点:物质滥用的定义、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物质滥用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十八、社交孤立
掌握:社交孤立的定义、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熟悉:社交孤立的临床表现。
了解:社交孤立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1.社交孤立的定义。
2.社交孤立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3.社交孤立的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重点:社交孤立的定义、问诊要点和相关诊断。
难点:社交孤立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第三章 体格检查
掌握:体格检查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熟悉: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了解:体格检查的目的。
1.体格检查的目的。
2.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3.体格检查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重点和难点:体格检查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第二节 一般检查
掌握:一般状态评估的基本方法、评估步骤和内容(体重与体重质量指数,异常营养状态的类型、判断标准,常见典型面容的临床意义);皮肤检查的基本方法和内容(皮肤颜色异常的临床意义,压疮的定义、好发部位、临床分期及相应表现)。
熟悉:一般状态的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成人体型的分类,营养状态的分级,常见体位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常见异常步态及其临床意义);浅表淋巴结检查的基本方法和顺序,正常淋巴结的表现特点;皮肤异常的临床表现极其临床意义(蜘蛛痣的定义、分布范围及其临床意义,皮疹的种类、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瘀点、紫癜、瘀斑、血肿的区别,不同程度水肿的临床表现特点)。
了解:判断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病态发育与内分泌的关系,各异常表现相关的病因;皮肤湿度异常、温度异常、弹性改变的临床意义;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浅表淋巴结的分布。
1.性别、年龄的判断方法。
2.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意识障碍的判断方法、分类及各自的临床意义。
3.异常面容表情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4.各种异常体位与步态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5.皮肤弹性,色泽,温度,湿度的检查方法、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6.皮疹,压疮,皮下出血,蜘蛛痣,皮肤水肿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7.浅表淋巴结的分布和基本检查方法。
8.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
重点:体重与体重质量指数,异常营养状态的类型、判断标准,常见典型面容的临床意义;皮肤颜色异常的临床意义,蜘蛛痣的定义、分布范围及其临床意义,压疮的定义、好发部位、临床分期及相应表现。
难点:营养状态的分级,常见体位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常见异常步态及其临床意义;浅表淋巴结检查的基本方法和顺序,正常淋巴结的表现特点;瘀点、紫癜、瘀斑、血肿的区别,不同程度水肿的临床表现特点。
第三节 头部检查 & 第四节 颈部检查
掌握:头部、面部与颈部检查的方法(瞳孔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扁桃体肿大的分度,气管的检查方法、异常改变及临床意义)。
熟悉:头部、面部与颈部的检查内容、异常改变及临床意义(头颅异常的临床意义,甲状腺的检查方法及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口腔黏膜、牙龈、舌的异常改变及临床意义,口腔气味改变的临床意义)。
了解:外耳道与乳突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鼻窦区压痛的检查法,颈静脉怒张的判定标准。
1.头颅异常的临床意义。
2.瞳孔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
3.外耳道与乳突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4.鼻窦区压痛的检查方法。
5.口腔黏膜、牙龈、舌的异常改变及临床意义。
6.口腔气味改变的临床意义。
7.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8.颈静脉怒张的判定标准。
9.甲状腺的检查方法及甲状腺肿大的分度。
10.气管的检查方法、异常改变及临床意义。
重点:瞳孔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扁桃体肿大的分度,气管的检查方法、异常改变及临床意义。
难点:扁桃体肿大的分度,甲状腺的检查方法及甲状腺肿大的分度。
课堂讲授、实验
第五节 胸廓与肺脏检查 & 第六节 乳房检查
掌握:胸部体表标志及正常胸廓形态;正常呼吸音的分布和特点;呼吸运动的类型;乳房触诊的内容。
熟悉: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改变的临床意义;肺脏的评估视、触、叩、听诊基本技巧,能区分正常与异常;乳房触诊的方法和顺序。
了解;叩诊音、啰音的分类及听诊特点;胸廓异常改变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1.胸部的体表标志、自然陷窝与解剖区域、人工划线。
2.胸廓、胸壁的视诊。
3.呼吸运动的类型、呼吸频率与深度、呼吸节律的特点。
4.胸廓、胸壁触诊、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5.叩诊方法、胸部叩诊、肺界叩诊。
6.正常及异常呼吸音、啰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
7.乳房视诊及触诊。
重点:胸部体表标志及正常胸廓形态;正常呼吸音的分布和特点;呼吸运动的类型。
难点:胸部叩诊及肺界叩诊。
第七节 心脏检查
掌握: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心脏触诊的内容、震颤的定义,心脏各瓣膜听诊区的位置、听诊内容、正常心率和心律。
熟悉:心脏的评估视、触、叩、听诊基本技巧,能区分正常与异常;心室收缩期的标志,心脏叩诊的方法和顺序,正常心浊音界。
了解:病理情况下心尖搏动的改变、异常心率、心律、心音及其临床意义
1.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和范围、心脏触诊的内容、震颤的定义、心室收缩期的标志。
2.正常心浊音界,心脏各瓣膜听诊区的位置、听诊内容、正常心率和心律,肝颈静脉回流症和毛细血管搏动症的特点,水冲脉、交替脉、奇脉的特点,动脉杂音和枪击音的特点。
3.病理情况下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和强弱变化,心尖搏动突起、震颤的临床意义。
4.心脏叩诊的方法和顺序、心地音界改变的病因及特点,异常心率,心律及其临床意义。
5.正常心音的意义及听诊特点,心音分裂及额外心音的发生机制和特点,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听诊要点(部位、时期、性质、强度、传导和形响)及其临床评估。
重点: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心脏触诊的内容、震颤的定义,心脏各瓣膜听诊区的位置、听诊内容、正常心率和心律。
难点: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心脏触诊的内容、震颤的定义,心脏各瓣膜听诊区的位置、听诊内容、正常心率和心律。
第八节 血管检查
掌握:脉搏检查;血压的标准和血压水平的分类
熟悉:异常脉搏;肝颈静脉回流征、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交替脉、奇脉、动脉杂音和枪击音的特点。
了解:血管杂音。
1.脉搏的触诊、异常脉搏波形特征及临床意义。
2.血压的标准、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3.周围血管征、血管杂音。
重点:血压的标准、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难点:异常脉搏波形特征及临床意义、血管杂音。
第九节 腹部检查
掌握:腹部评估的基本方法、评估步骤及内容(肠鸣音的听诊方法及肠鸣音活跃、亢进或减弱的临床意义;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腹壁紧张度、牙痛、反跳痛的触诊要点击临床意义;腹膜刺激征的概念;Murphy征阳性的临床意义)。
熟悉:腹部评估各项目的正常状态和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腹部常用的体表标志及常用的腹部分区法;腹部视、触、叩、听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腹部静脉曲张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肝脏叩诊方法与肝区叩击痛;常见腹部压痛点及临床意义;肝脏、胆囊触诊方法及临床意义;腹部包块良性与恶性的鉴别方法)。
了解:腹部各区与腹腔脏器的对应关系;异常体征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腹部膨隆与腹部凹陷、腹部呼吸运动改变的临床意义;腹部振水音的临床意义;肾脏叩诊检查方法;消化性溃疡、急性腹膜炎、肝硬化、肠梗阻的常见腹部体征)。
1.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腹部各区与腹腔脏器的对应关系。
2.腹部视诊的检查项目及各项目的正常表现、常见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3.视诊方法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
4.腹部听诊的检查项目及各项目的正常表现、常见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5.肠鸣音、振水音、腹部叩诊的检查项目及各硕目的正常表现、常见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6.叩诊方法腹部叩诊音肝脏叩诊移动性浊音肾脏叩诊。
7.腹部触诊的检查项目及各项目的正常表现、常见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8.触诊方法与注意事项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常用压痛点)肝脏触诊胆囊触诊、腹部包块。
9.异常体征与消化系统疾病的联系。
重点:肠鸣音的听诊方法及肠鸣音活跃、亢进或减弱的临床意义;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腹壁紧张度、牙痛、反跳痛的触诊要点击临床意义;腹膜刺激征的概念;Murphy征阳性的临床意义。
难点:腹部评估各项目的正常状态和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腹部各区与腹腔脏器的对应关系;异常体征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
第十节 肛门、直肠与男性生殖器检查
掌握:肛门、直肠检查的体位。
熟悉:肛门、直肠检查的检查方法。
了解:男性外生殖器的检查方法和内容。
1.男性外生殖器的检查方法和内容。
2.肛门和直肠的视诊、触诊方法及内容。
重点:肛门、直肠检查的体位。
难点:肛门、直肠检查的检查方法。
第十一节 脊柱、四肢与关节检查
掌握:正常脊柱弯曲度。
熟悉:脊柱弯曲度、活动度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脊柱压痛与叩击痛的临床意义。
了解:四肢与关节形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各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1.正常脊柱弯曲度。
2.脊柱弯曲度、活动度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的临床意义。
4.四肢与关节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5.各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重点和难点:正常脊柱弯曲度,活动度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第十二节 神经系统检查
掌握:运动功能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肌力、肌张力定义,肌力分级);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和Lasegue征的检查方法、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
熟悉:浅反射、深反射、感觉功能的检查方法、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脑神经、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
1.十二对脑神经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2.运动功能检查项目:随意运动与肌力、肌张力、不随意运动、共济失调的检查方法;运动神经损害的定性和定位诊断。
3.感觉功能检查:浅感觉、深感觉、皮质感觉的检查方法;感觉神经损害的定性和定位诊断。
4.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和Lasegue征的检查方法、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
5.自主神经功能方法及临床意义。
6.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
重点:运动功能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
难点:浅反射、深反射、感觉功能的检查方法、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脑神经、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
第十三节 全身体格检查
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熟悉: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
了解:重点体格检查。
1.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2.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
3.重点体格检查。
重点: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难点: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
第四章 心理与社会评估
掌握:心理与社会评估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熟悉:心理与社会评估的内容
了解:心理与社会评估的目的。
1.心理与社会评估的定义、目的。
2.心理与社会评估的具体内容。
3.心理与社会评估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重点与难点:心理与社会评估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第二节 心理评估
掌握:认知的评估、情绪与情感的评估、应激的评估、健康行为的评估、自我概念的评估。
熟悉;认知有关的护理诊断和常见疾病、情绪与情感相关的护理诊断和常见疾病、应激与应对相关的护理诊断和常见疾病、健康行为相关的护理诊断和常见疾病、自我概念 相关的护理诊断和常见疾病。
了解;与认知有关的基础知识、情绪与情感的基础知识、应激与应对的基础知识、健康行为的基础知识、自我概念的基础知识、精神信仰的基础知识、评估、相关的护理诊断和常见疾病。
1.认知功能的基础知识、常见认知障碍。
2.认知评估、相关的护理诊断。
3.情绪与情感的基础知识、常见异常情绪。
4.情绪与情感的评估、相关的护理诊断。
5.应激与应对的基础知识、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与健康。
6.应激的评估、相关的护理诊断。
7.健康行为的基础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损害行为、健康行为的评估、相关护理诊断。
8.自我概念的基础知识、自我概念紊乱、自我概念评估及相关护理诊断。
9.精神信仰的基础知识、精神困扰、精神信仰的评估及相关护理诊断
重点:认知的评估、情绪与情感的评估、应激的评估、健康行为的评估、自我概念的评估。
难点:常见认知障碍、常见异常情绪、应激反应与健康、自我概念紊乱。
第三节 社会评估
掌握:常见角色适应不良,角色与角色适应的评估;家庭评估的方法;文化评估方法,文化休克的判断;环境评估的方法。
熟悉;与角色与角色适应有关的护理诊断;家庭评估相关的护理诊断;文化相关的护理诊断;环境评估相关护理诊断。
了解;角色与角色适应的基础知识;家庭相关基础知识;文化评估的基础知识。环境相关基础知识。
1.角色与角色适应的基础知识、角色适应不良与病人角色。
2.角色与角色适应评估内容与方法、与角色与角色适应有关的护理诊断。
3.家庭相关基础知识、家庭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家庭相关的护理诊断。
4.文化的基础知识、文化休克、文化评估内容与方法、文化相关的护理诊断。
5.环境相关基础知识、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环境评估的内容与方法、环境评估相关的护理诊断。
重点:角色与角色适应评估;家庭评估方法与护理诊断;文化评估方法;环境评估与护理诊断。
难点:常见角色适应不良的判断;文化休克的判断与护理。
第五章 实验室检查
掌握:实验室检查的概念,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熟悉:现代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了解:现代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实验室检查在健康评估中的作用。
1.概述:概念、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因素。
3.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重点与难点: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 血液检查
掌握:血液一般检查各项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溶血性贫血各项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出血性与血栓性疾病各项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熟悉:核右移、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血液一般检查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溶血性贫血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骨髓细胞形态血检查的临床应用;贫血、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液学特征;出血性与血栓性疾病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了解:红细胞比容测定,红细胞平均值参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
1.血液常规检查。
2.骨髓检查。
3.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重点: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外周血白细胞形态的临床意义;出血时间测定;血小板计数;贫血、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液学特征。
难点:外周血白细胞形态的临床意义;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其他体液及排泄物检查
掌握:尿液检查的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尿量、颜色和透明度、尿比重、尿蛋白、尿葡萄糖、尿酮体的临床意义;粪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一般性状检查,隐血试验;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浆膜腔积液一般性状检查,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熟悉:熟悉酸碱度尿显微镜检查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脑脊液的化学检查,脑脊液的纤维镜检查。
了解:尿液气味、尿胆红素与尿胆原测定的临床意义;粪胆色素检查;脑脊液检查的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
1.尿液一般检查的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2.尿液一般检查的临床意义。
3.粪便的一般性状检查。
4.粪便的显微镜检查。
5.粪便的化学检查。
6.脑脊液检查标本采集方法。
7.脑脊液的一般性状检查。
8.脑脊液的化学检验。
9.脑脊液的显微镜检查。
10.浆膜腔积液一般性状检查。
11.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查。
12.浆膜腔积液的显微镜检查。
13.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重点:尿葡萄糖检查;粪便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粪便隐血实验;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浆膜腔积液一般性状检查,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难点:尿葡萄糖检查;隐血实验的原理及标本采集的方法;脑脊液的化学检查,脑脊液的显微镜检查;浆膜腔积液一般性状检查,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第四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查
掌握: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标本采集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血清蛋白测定,血清酶学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3小时尿比重试验;空腹葡萄糖测定;血气标本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动脉血氧分压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测定;甲状腺激素标本采集方法;血清钾、钠、氯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熟悉: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测定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血清胆红素检查义;血清肌酐测定,血尿素测定,血尿酸测定的方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甘油三酯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血液酸碱度测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测定,实际碳酸氢和标准碳酸氢测定,剩余碱测定;甲状腺激素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了解: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钙蛋白测定的原理;血清蛋白电泳;血清淀粉酶检测;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阴离子间隙测定;肾上腺激素、性激素、下丘脑-垂体激素检查标本采集及临床意义。
1.血清脂质与脂蛋白检查。
2.心血管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3.肝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4.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5.葡萄糖及其代谢物的实验室检查。
6.胰腺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7.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的实验室检查。
8.内分泌激素实验室检查。
9.微量元素检查。
重点: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血清蛋白测定,血清酶学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3小时尿比重试验;空腹葡萄糖测定;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血清钾、钠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难点: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黄疸的鉴别诊断;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原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原理、标本采集方法;实际碳酸氢和标准碳酸氢测定,剩余碱测定;甲状腺激素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第五节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掌握: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常用免疫学检查的标本采集。
熟悉:感染免疫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自身免疫检测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1.免疫球蛋白测定。
2.血清补体测定 。
3.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查。
4.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
5.肿瘤标志物检测。
重点和难点: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第六节 临床微生物学检查
掌握:临床常见微生物检查标本采集的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泌尿生殖分泌物、脓肿、瘘、伤口和坏疽、厌氧菌培养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了解: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1.标本采集与处理。
2.微生物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重点与难点:临床常见微生物检查标本采集的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六章 心电图检查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掌握:心电图的导联系统各导联的连接方法和安置部位;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熟悉:心电向量的基本概念、正常心脏激动的传导;
了解: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心肌细胞电位变化规律;
1.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2.心电图导联体系。
3.心电向量与心电图。
4.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重点: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和命名及各导联的连接方法和安置部位。
难点:心电图产生原理。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掌握:心电图的测量方法,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熟悉:六轴系统;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了解:小儿心电图特点,老年人心电图特点。
1.心电图测量。
2.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3.小儿心电图的特点。
4.老年人心电图特点。
重点和难点: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第三节 异常心电图
掌握: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点;缺血性ST-T改变及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心律失常的定义,心律失常的分类,正常窦性心律常见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的、阵发性室上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
熟悉:心房肥大的心电图特点(P波的改变);心室肥大的心电图特点;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心电图特点;对心电图的影响。
了解:双房肥大和双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机理;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逸搏与逸搏心律的心电图特点;室内束支传导阻滞、起搏心电图特点;低钾血症、高钾血症、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心电图表现;普萘洛尔和胺碘酮对心电图的影响。
1.心房肥大与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右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双心房肥大、
2.左室肥大、右室肥大、双侧心室肥大。
3.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征。
4.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基本图形、图形演变及分期、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5.窦性心律失常。
6.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逸博和逸博心律。
7.房室传导阻滞、室内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
8.高钾、低钾的心电图表现。
重点和难点:缺血性ST-T改变及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
第四节 心电图描记、分析与临床应用
掌握: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步骤。
熟悉:心电图临床应用价值。
了解:常规心电图的描记。
1.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步骤。
2.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3.常规心电图描记。
重点与难点: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步骤。
第五节 其他常用心电图检查
掌握:动态心电图。
熟悉:动态心电图。
了解: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1.动态心电图。
2.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重点与难点:动态心电图。
第八章 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 放射学检查
掌握:常见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选。
熟悉: 呼吸、循环、消化、骨关节、泌尿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病变和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
了解: X线的特点及成像原理;X线检查方法;X线检查的防护;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呼吸、循环、消化、骨关节、泌尿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1.X线的特点及成像原理、X线检查方法、X线检查的防护。
2.呼吸、循环、消化、骨关节、泌尿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3.呼吸、循环、消化、骨关节、泌尿及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和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
4.常见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选。
5.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
重点:影像学检查的基本特性和临床应用。
难点:CT和MRI的原理及基本知识;各系统疾病的基本影像病征。。
第二节 超声检查
掌握:肝癌、胆结石、泌尿系结石的超声诊断要点。
熟悉: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以及检查前病人的准备;肝脏、胆道系统、泌尿系统、妇产科超声检查。
了解: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心脏、浅表器官和血管疾病的应用。
1.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
2.超声检查的方法。
3.超声检查前病人的准备。
4.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
5.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6.胆道系统超声诊断。
7.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8.彩超在其他疾病方面的应用。
重点:肝癌、胆结石、泌尿系结石的超声诊断。
难点: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肝癌的超声诊断。
第三节 核医学检查
掌握:核医学定义。
熟悉:核物理基本概念、核医学显像原理、核医学显像仪器、核医学检查前病人的准备、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系统常见核医学检查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了解:辐射生物效应及卫生防护、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常见核医学检查和肿瘤显像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1.核物理基本概念、核医学定义和范围、核医学显像原理、核医学显像仪器、辐射生物效应和卫生防护。
2.核医学检查前病人的准备。
3.内分泌系统常见核医学检查。
4.心血管系统常见核医学检查。
5.骨骼系统常见核医学检查。
6.神经系统常见核医学检查。
7.泌尿系统常见核医学检查。
8.呼吸系统常见核医学检查。
9.消化系统常见核医学检查。
10.肿瘤显像。
重点:核医学定义和各系统常见和医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难点:各系统核医学检查的原理。
第九章 护理诊断的步骤与思维方法
第一节 护理诊断的原则与步骤
掌握:护理诊断的排序。
熟悉:护理诊断的步骤;护理诊断性思维方法。
了解:护理诊断中的评判性思维
1.诊断性思维的基本原则。
2.护理诊断的步骤。
重点和难点:护理诊断的排序。
课堂讲授、指导性自学
第二节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
掌握:比较与类比。
熟悉: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了解:评判性思维。
1.比较与类比。
2.分析与综合。
3.归纳与演绎
4.评判性思维
重点和难点:比较与类比。
第九章 护理病历书写
掌握:护理病历书写得到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熟悉:护理病历的格式与内容。
了解:正确书写护理病历的目的与重要性。
1.护理病历书写的目的与意义。
2.书写护理病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3.护理病历的格式与内容。
重点与难点:书写护理病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上一条:《健康评估》实验(实践)教学大纲
下一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