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ome

实验室概况
Overview

科学研究
Research

研究队伍
People

人才培养
Talent

合作交流
Communication

人才招聘
Join us

招生工作
Enrollment

党建工作
Party Affaires

下载中心
Resource

博士生导师
Doctoral Supervisor


任瑞宝,教授,博士生导师

邮箱:ruibao.ren@yahoo.com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特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员、海南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血液与肿瘤学杂志JHO》及衰老与肿瘤杂志Aging and Cancer副主编。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学士及硕士学位,美国哥仑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洛克菲勒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David Baltimore实验室博士后,曾任布兰戴斯大学终生教授,生物系联席系主任;致力于血液系统衰老及白血病分子检测、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在Cell》、《Nature》、《Science》、《Blood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90余篇论文,科技成果转化三项。






吴文书,教授,博士生导师

邮箱:hy0322036@muhn.edu.cn

吴文书博士是海南医科大学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 (ICAC) 的特聘教授、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导师,以及科技部特聘专家。他回国全职加盟ICAC之前, 辞去了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医学系的终生教授职位。在此之前, 吴文书博士曾在缅因医学中心研究所、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贝尼奥夫儿童医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干细胞中心担任全职或兼职的教科职,并担任科研项目负责人(PI)。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胚胎干细胞、血液干细胞、白血病、肌肉干细胞和衰老等前沿科学课题。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他在Cell》、《Blood》、《J Clin Invest.》、《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Cancer》、《Leukemia》、《Molecular Therapy》、《Stem Cell Reports》、《Stem Cell Translational Medicine》、《Cell Research》、《Oncogene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他的研究首次揭示了辐射对人体造血系统造成损伤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此重大发现曾被CELL杂志选为封面故事,引起了学术界极大兴趣。吴博士主持了多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科研机构资助的研究项目,并多次受邀参加NIH的课题评审委员会,以及英国医学研究会(MRC)和以色列科技基金会的课题评审工作。 吴博士还是Stem Cell》、《Molecular Therapy》、《Nature MedicineBlood等近十种学术杂志的审稿人,担任Genes & Diseases杂志的编委会委员,以及Frontiers in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athologyScientific Reports杂志的审稿编辑。 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吴文书博士的实验室已经掌握了小鼠疾病模型构建、血液和肌肉干细胞研究、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等一系列常规和独特的技术。吴博士拥有丰富的实验室管理经验,擅长与不同个性的青年学者沟通交流。在他的指导下,多名博士后已在美国或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担任助理教授和教授等教职以及医学院副院长等重要职位。





undefined

张忠辉,教授,博士生导师

邮箱:zhangzhonghui@muhn.edu.cn

200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奥克兰儿童医院研究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就职于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担任教授,于2024年就职于海南医科大学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1)造血干细胞休眠及自我更新的调控机理研究;2)急性白血病干细胞的起始及其防治的机理研究;3)实体肿瘤干祖细胞的发生机制研究。在Stem Cell ReportsBloodLeukemia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7篇。








undefined

荆耀彬,博士生导师

邮箱:yaobinjing@muhn.edu.cn

2017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202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博士在读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8 (IF > 10)2024年就职于海南医科大学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主要工作内容为:利用CRISPR激活筛选系统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延缓人干细胞衰老的基因名录。通过ChIP–seqATAC–seqHi–C等手段揭示SOX5调控人干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并基于此开发骨关节炎 (OA) 的基因治疗策略。






undefined

牛洋,博士生导师

邮箱:niuyang@muhn.edu.cn

2008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2016年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20162024年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HHMI 资深研究员美国科学院两院院士Jennifer Lippincott-Schwartz和奥地利科学院院士Tamas Balla)。2024年受聘海南医科大学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近年来,围绕脂类和脂代谢功能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ell Biology》, 《eLife》,《EMBO Journal》等杂志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参与编写系统介绍磷脂如何调控胆固醇运输的英文专著1部。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美国国立卫生院(NIH)杰出科研奖等,为2024年海南省自贸港高层次引进人才。EMBO journal》、《Nature Cell Biology》、《Cell Science》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7篇。







undefined陈淑娥,博士生导师

邮箱:hy2024013@muhn.edu.com

中科院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杰出研究奖获得者,上海市领军青年人才,海南省自贸港高层次引进人才。201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上海海洋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DDK/NIH)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4年就职于海南医科大学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1)结构蛋白在基因组上的结合与功能;2)细胞器之间的相互接触变化;3)克隆造血扩张的表观驱动因子。在J Cell BiolNucleic Acids ResNat Commun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