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第一次听说“李其富”这个名字,是从临床学院一位老师的口中得知的:“李其富授课水平真高,拿了2011年全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第一名。”
李其富何人也?笔者真正与其谋面是在2012年学校“申硕”中期验收期间。这是一位阳光帅气、憨厚热情、才思敏捷的年轻人。当时,李其富老师负责接待一位国内知名的专家,在与专家的闲聊中,笔者聆听到了这样的评价“你们海医的老师工作很敬业,待人很热情,服务很周到,李其富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李其富2009年从四川大学博士毕业后就加盟海医。在来海医之前,他曾在知名的医学网站“丁香园”上发起了一个关于是否来海南就业的话题讨论。虽然众多网友并不赞成他来海南工作,但是对医学院校工作的憧憬还是让他一如既往地选择了海南,选择了海医,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一名临床医生。
李其富老师并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的,但在授课方面却深受学生欢迎。他2011年首次参加海医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就一举获得比赛第一名。此后多次应邀作为学校教学公开课的主讲老师。李老师教学成功的奥秘在哪?笔者向李老师请教。他说,首要的是对教学有兴趣。他喜欢教学,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他认为这是教学的第一要义。与多数人一样,李老师小时候的性格羞涩、内向,回答老师问题时还会脸红心跳。后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读书期间,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读研究生期间的教学训练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自信和要领;其次是教学方法要新颖。因材施教是李老师严格遵循的教学方法,他善于将学术性很强的专业知识通俗化、形象化,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由于医学知识在不断进步,很多问题还尚未解决,他会告诉同学们对医学要有一颗积极探索的心,医学生不再是医学“匠人”,而是具有创新思维的“医师”。最后,要有强烈的教学意识。他说,教学无处不在,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临床带教也是一种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技术是当老师的责任,也是终身的义务。
在临床带教中,当面对学生时,李其富老师的角色就从医生转换为老师。在查房的过程中,他经常把遇到的各种临床病例讲解给实习生。例如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问题和怎样解决问题等,有时甚至在下班后他还要查询最新的资料,等待下回与学生深入讨论。在一些临床操作中,他更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目的是让学生既要有规范的操作,也要对自己建立信心。比如常见的腰椎穿刺术,李老师每次都在操作前进行要点讲解,并不断鼓励学生,“腰穿做不出来是很常见的事,我也有做不来的时候”。其实,这时的他更能体会到初学者的紧张与焦虑。
李老师教学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临床工作也不例外。“德艺双磬”是每一位医生追求的目标。人们对医生一直都有很高要求,如明代的裴一中在《言医·序》中谈到:“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李老师说,虽然我们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对待患者如对待自己的亲人,用自己最好的技术服务患者,解决他们的疾苦,却是医生整个从医生涯的价值所在。因此,在来海南工作后,李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在癫痫的规范化诊治、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治方面开拓创新,与同事们一道成立了海南省第一个癫痫专科门诊,开展了规范的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完成了数百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治手术,使海医附院的癫痫和脑血管病诊治水平处于海南省领先地位,广受大众好评。为此,常有患者或家属为表达感谢送来红包,但都被李老师一一委婉谢绝。如果红包实在无法当面拒收,他就将红包上交科室,把红包内的钱悄悄地存入患者的住院费用中。因此,他多次被医院评为“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如今,经过李其富老师诊治的病人,见了他就像见了亲人一样,拉着他的手说“定期来看看李大夫,说说两句话,心里就放心了”。
李老师知道,科学研究创新是医学教育和临床专业水平进步的源泉,在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工作,医、教、研必须全面发展。李老师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课题,发表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其学术论文在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上发表,并且获得了大会的“优秀论文奖”。
在和李老师的交谈中,不时有患者来找他看病或其他科室邀其会诊,每次他都爽快答应,并认真对待,等忙完后他又接着刚才的话语能条理清晰的接着讲,敬业精神与认真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当问及李老师为什么这么努力时,他说,当好一名老师、一名医生,责任重大,教授的是未来的医生,治疗的是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兴趣”“专业”“德行”对一名好老师、一名好医生尤为重要,浓厚的兴趣、扎实的专业和良好的德行让他在教书育人、治病救人的路上不断前进。他说,在教学过程和临床实践中自己也在不断进步,每一位学生、同事和患者都是自己的老师,教书之路、行医之路是一条不断学习的路,希望自己的经验可以对学生们的学习有帮助,并可以引导学生一直在医学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李其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