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勇立潮头迎巨浪,乘风直上九重天——学校2024年总结大会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交流发言

编辑:宣传部-薄傲 供稿:党委宣传部 审核:李咪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5-01-27

编者按: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1月19日上午,我校召开2024年度总结大会。会上,陈国强校长号召全体海医人“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张彩虹、邹卫国和曾敏三位副校长就分管领域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工作设想,人事处、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全科与继续教育学院以及附属海南医院等二级部门(单位)负责人围绕推动改革发展成效和经验进行交流发言。

今天,我们将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常彩红的交流发言转发于此,供大家交流参考。


勇立潮头迎巨浪,乘风直上九重天

——2024年学校总结大会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交流发言

2025年1月19日


图片


刚才聆听了基础医学院的交流分享,收获良多。来自小小的学院,小小的我,何以站在这里?那是因为我有幸抓住了一个机遇,那不是一个普通的机遇,那是一个我校历史上前所未有之大变革机遇!那是一个可以尽情发挥、展示自我的机遇、更是一个可以勇立潮头、乘风直上的机遇!

我的交流发言分以下四个部分:1.从迷茫到坚定的心理历程;2.抢抓机遇的勇气和底气何来?3.何以蜕变?4.改革带来什么?

首先我向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从迷茫到坚定的心理历程:由于大动物实验做不了,我的科研之路停滞了。对于在高校工作来讲,没有科研成果支撑就等于没有了立足之地。我选择到农村基层工作。回来以后,学校委我重任,给了我院长位置。但是,我时常焦虑不安。我深知,与其他二级学院院长相比,我缺少了帽子。尤其在干部能上能下、引进优秀人才重构海医的大环境下,我的路在何方?我想到过转岗,也想过到高校以外的单位。正当我陷入迷茫的时候,一道曙光呈现在我面前:那就是学校以基础、公卫、药学三个学院为试点启动改革。为什么我不能尝试?对我来说,这犹如天赐良机,给予我一个绝地反击的机会,我果断地抓住了它。去年整整一个春节,每天凌晨谋划,白天下笔,假期结束前完成了学院的全面改革方案,包括岗位设置、职责、工作流程、薪酬改革及每一个人的目标责任书。虽然现在看来那个方案还很不成熟,但还是成功地吸引了国强校长到我们学院进行调研。校长在调研会上对我的鼓励,犹如给我装上一个永不停歇的驱动器。从此夙夜在公,沿着校长指引院为实体、高质量发展方向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那么,敢伸手去抢抓螃蟹的勇气何来?勇气来源于大环境。我们的国家政通人和,又有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我校风清气正,更有那跨海而来、一腔热血愿倾天涯的国强校长,还有一大批慕名而来的中青年才俊,可以用风云际会来形容。这十余年来,虽然科研之路我没有继续走下去,但是我也不是一个自甘堕落的人。

这十余年来,《毛泽东选集》《向毛泽东学管理》《习近平著作选读》等领袖的著作和管理理念书籍都是我的枕边书。国内外名企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他们的管理内涵,我早已学习收藏,包括日本的稻盛和夫,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美国的通用、海尔张瑞敏,华为的任正非,万科王石等等。2008年,我曾经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过他们的薪酬改革制度,彼时他们的量化管理、末位淘汰制已经是相当成熟了,这方面我们落后了20年。对于改革我早已蓄势待发了。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愿意倾心追随的团队,他们今天也来到了现场,就站在那里已经站了2个小时,这就是我的勇气和底气。

当然我也收到很多“好心”同志的劝慰,比如“工资你自己发,你的人员会跑光的”“自古以来,改革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等。我相信这些同志都是为我好,他们担心我,怕我没有了员工尴尬,怕我由于改革太激进受到处分。但是他们不懂我啊!我们生活在政通人和的时代,学校又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身正气,何惧之有?有“拆下肋骨当火把”的校长,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受其感染,我这个小人物也会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豪情!

那么,何以蜕变?(答案是)管理体系一张图、工作运行一张表、再加上一个有魂魄的团队,于是,实现了华丽转身。那么什么是我们的管理一张图?在学校,我是中层干部,深刻领会校领导的战略意图,坚决执行。在学院我就是决策者,统筹谋划学院未来的方向,以身作则,决策不好是我的责任。方向决策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国家、省的政策以及我校领导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场讲话我都研读了不止两遍,从中汲取精髓。校长每次激动人心的讲话我都铭记在心。党政办公室主任和各岗位负责人就是学院中层,他们都能够充分理解我的思想,不折扣地按照我的决策执行,基层员工只需要按照目标责任书各司其职。

我们学院试行的是事业单位体制下的市场化运作: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为什么事业单位要实行市场化运作?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是市场化经济,运行数十年了,如果我们的薪酬制度还停留在按照职称、年限来算,那跟市场经济是有点不太符合。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混乱问题规范化。交给我的是什么样的学院,大家是清楚的。现在运行两年多,一切井然有序。

我们在年初制定了年度目标,目标责任书上每位职工的职责、工作流程清晰可见。目标责任书中既有考核事项、考核指标,也有评分标准。每个人很清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年终奖自己可以算出来,甚至可以实行年终奖“申报承诺制”。

“目标年初定、工作周周清、年度逐项核”,这就是春华秋实。在这样的机制运行下,可以说我就算一个月不在学校,一年不在学校,我相信我们的学院仍然可以有机地、正常地运作。我们2025年的目标(责任书签订)将定在3月5号惊蛰时节,一个万物萌发、春雷炸响,象征着生机盎然的日子。

我的团队是有灵魄、有气质的团队。我们团队的气质是如何形成的?和谐氛围、团队精神、军人气质的执行力三部曲。首先是用心用情构建和谐团队,一腔母爱献给团队的每一个人。我会独自奋战4小时,早上八点准时把香气四溢的包子送到每个员工面前。我给他们的,不仅是包子,给的是我的一颗母爱之心。不止一位老师深有感触地说:“院长,虽然您比我大不了几岁,但你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虽然付出很多,但,有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些是我曾经给学院讲过的团队建设课程截屏:一个学院要有精神和性格。我用毛泽东时代的伟大精神作为指引,其中选出了“红旗渠精神”作为我们学院的精神。我们着力打造的是军人气质的执行力,部署工作时大家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保证完成任务”。我们学院所有职工从不推诿工作。这是我给他们讲的管理理念:砍掉高层的手脚,不要以手脚上的勤快掩盖思想上的懒惰,最重要的就是砍掉营养过剩的“赘肉”:砍掉不劳而获的思想、砍掉居功自满的思想、砍掉封闭狭隘的思想。

这就是我们的学院:红色“狼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狼,这是学院之魂。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改革带来什么?成就感、荣誉感,还有满满的获得感。我们每个人的地位都会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提升。时间关系我不想多讲,我只想分享一点体会。前些时间我去开会,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清华协和的领导跟我说要包吃住免费邀请我到他那里交流学习一周,把他们的做法毫无保留地展示给我。温州医科大学的领导慷慨地把精心制作的精品课程全部免费共享我们。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学校的改革举措和高质量发展已经受到国内同行的瞩目,我们的地位已经大大提升,大家已经开始认可我们了,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现在,到外面交流开始有了一种荣耀感。学校是个天鹅湖,我们再差也是美丽的小天鹅。

最后,献丑一下:改革东风拂满园,生机盎然宏图展。你我携手倾心力,共筑荣光耀九天。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学校就是我们共同的母亲,让我们为她奉献、为她争光、为她自豪!我们的母亲已如雄鹰展翅,燃起来吧,助其翱翔!谢谢大家!

给大家提前拜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