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陈国强:以改变为刃,仁心为帆,刻划新时代“东坡答卷”——在海南医科大学2025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5-09-01


以改变为刃,仁心为帆,刻划新时代"东坡答卷"

——在海南医科大学2025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稿整理)


陈国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医科大学校长


图片


最近,我在穿越上海和海南的航班上,再读文学、医学、康养皆通的先贤苏东坡。苏词《满庭芳》居然又戳中了我,“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我飘流到海南,屈指近两年,老朋友见到我,也惊怪地说我貌似憔悴了。我也想回一句:“我自疏狂异趣”。疏狂,就是有青春少年气,强叔不老,依然豪放不羁,能饭能闯;异趣,就是追求不一样的人生。看到你们一张张年轻而对海医有点好奇和期待的面庞,想到你们四五年以后就如凤凰涅槃,成为性命所托的白衣战士,成为自贸港和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我有几分激动,强叔的生命和你们的生命在海医相融,我们一起在“疏狂”中脱俗,在“异趣”中创新,为伊消得人憔悴,值得!今天,在这里,我代表海医迎接你们、祝福你们——新海医人,从此启航!无论你是穿越山海,还是生长于斯,来了就是海医人,就是终生的亲人;也请允许我致敬你们的父母与恩师,是他们用宽厚的脊梁,托举起你们最初的梦想;致敬建国董事长、乾坤总裁和我的夫人,他们以奖学之光点亮你们的求知之路,当然也祝贺今天的97位强国和强华奖学金获奖者。

犹记得,2023年9月,我来到海医的第一周就大声疾呼:唯有改变,方能破天荒。去年9月,我也期待同学们拥抱运气,激发勇气,成就福气,阔步向未来。应该说,今天的你们更加幸运,赶上了海南千载难逢的时代,再过107天,海南自贸港开放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全岛封关运作正式启动。这于你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自贸港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推进的战略任务。你们若学有所成,定能与海南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频共振。

同学们,放眼看去,中国的一切是崭新的,海南的一切是崭新的,海医也是旧貌换新颜,你们则是海医最新最具活力的新鲜人。我由衷希望,用你们磅礴的少年气,保持乐观,远离阴暗面,相信“相信”的力量,创造你们的未来,海医的未来,自贸港的未来,乃至中国的未来。我和先贤梁启超抱有同样的期望: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诚然,作为海医的新鲜人,你们也是幸运的。过去两年来,学校以雷霆之势,强行起跑,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甚至可以说可歌可泣的变革,呈现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学校治理体系获得重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服务意识明显改善;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一体化改革如火如荼,五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横空出世,并向纵深推进;海南省医学科学院破茧而出,100多位中青年国家级人才和青年骨干纷纷加盟,青年教师激励计划让“后浪”奔涌,几乎每周都有国内外学术大家纷至沓来,走进校园,思想碰撞的火花频频点亮求知之路,学校的“朋友圈”越扩越大,影响力持续攀升……

犹记得,去年的开学典礼,我说过,不少学生的住宿条件差。今天,我想说,经过极其艰难的努力,部分宿舍已然重新整修,即便你可能依然不那么满意,但要知道许多学长学姐们为此备尝甘苦,甚至“吐槽”,在这里我要真诚地感谢他们的付出和理解。同样,去年开学典礼上,我说过大家期待的免试直升研究生,应该能够在他们毕业时实现。现在,我可以说这个承诺已经提前兑现啦,前提同样是只要你足够足够优秀。总之,在海医人“日拱一卒”的艰辛努力下,改革之力度、改革之效果和改革之稳定远远超出预期,海医新格局正在形成,翻天覆地的变化随处可见,充分印证了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唯有改变方能破天荒,更为你们的成长成才铺就了更广阔的舞台,只待你们以勤为舟、以韧为楫,在医学海破浪前行。

诚然,发展中的海医历史欠账过多,底子薄、基础差的基本现实尚未改变,建设高水平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创新海医、活力海医、人文海医、和谐海医、清廉海医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任重道远。但是,多数海医人开始有底气,更有骨气,正如我去年所说,终有一天,于无声处起风雷,破黑暗,寻光明,进无止境,走向“梦想平生消未尽,天下不敢小海医”的新时代。这并不取决于我,更取决于你和你们,取决于你们的态度、温度、锐度和韧度。

同学们,无论你在中学是怎么度过的,进入海医,你就得撕掉“被动应试”的标签,莫将大学当作“高四”,莫失学医初心、莫忘医者使命,更不能有终身已定的思想。我时常看到网友问,上大学,能就业吗?以及“入学等于失业”的迷茫。当我说路上偶遇毕业生,了解到他们在更高水平院校继续深造或规培时,“键盘侠”报以怀疑的语气,恰如东坡贬谪时的冷语,也时刻令我警醒。我也想借此机会和同学们交交心。上大学的目的应该是多元的,就业相当重要,但并非唯一的目标。大学,是让人成为更具思想深度、行动能力与社会关怀的人,清醒、知性、脚踏实地而富有同理心。大学既提供生存所需的“硬技能”,更滋养决定人生高度的“软实力无论追求学术精进、职业发展还是生命探索,关键在于以主动的姿态,将你所获得的资源转化为个人成长的能量。海医之变,在于将“题名的荣耀化为“题命的担当——用知识和智慧回应生命的叩问。

我一到海医就承诺过,努力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为了学生成长成才的一切,献出父亲般全部的爱、全部智慧和所有才能。事实上,海医正在不断尽己所能,提供日益向好的学习资源与环境,为学生“赋能”,但成长主动权始终在个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认知的同质化日趋严重,但在成就他人中“做最好的自己”依然是海医人最好的出路。不管如何“吐槽”,教育依然是突破阶层固化的有效路径。人生何曾有坦途,一山放过一山拦。不必怨天尤人,因为他会错失逆风翻盘;不要自怜自艾甚至自暴自弃,因为悲观者难以赢得未来。我很高兴地看到,在过去两年中,我们的农村订单定向生几乎全部参加了执业医生考试,通过率不亚于某些高水平院校。我也欣慰,来到海医后,有些班级主动制定“饮冰”计划,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人生目标,寻找自身差距,通过内生驱动力,培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效果相当明显。

实际上,读大学是一次探险,探索个人成长、社会贡献与生命价值能否完满相融。在大学,需要打破思维边界,超越碎片化信息,升级自己的认知;需要在博学基础上建立批判性思维,培养慎辩慎独慎微能力,提升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拓展跨学科视野,与时俱进,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对未来医疗智能化趋势;我们还需要在志愿服务、学术伦理讨论中,确立对生命、公平的认知,锻造能力,沉淀专业技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跃迁,努力获得行业准入资格,奠定职业基础。同时,通过各种小组学习、课题研究,努力提升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沟通表达等软实力,并通过与不同背景的同龄人碰撞思想,实现同辈激励与协作,通过导师制、科研团队等师生传承与引路,提供行业资源与人生经验,构建人生支持系统,并自我探索,通过多课程“试错”,验证兴趣与特长,定位人生坐标,重塑价值观,建立独立人格,觉醒责任和使命。如果在海医的岁月,你能拥有这些认知、实践和能力,还用担心就业或继续深造吗?为了助力你们实现这些目标,化被动学习为主动作为,学校出台并有效实践了各种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清理“水课”,优化课程结构,减少理论课时,增加自主学习时间,每年投入大额资金,支持你们开展科技创新培养计划;等等。

同学们,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请珍惜机会,勇于改变,虽然有时改变很痛苦。为了减少这样的痛苦,你必须把解决困难需要的心态和技能变成肌肉记忆,将攻坚克难、大气谦和变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每次对困难的克服,都会成就自己的“舒适区”。

我也注意到,仍有抱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双及格”制度之严苛者。这种抱怨既无效,更无益,因为医学教育之“严”,应该成为,也必须成为健康卫士的“第一道防火墙”。同学们,请听东坡居士箴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安分会吓跑天分,而强者也一定是拜勤奋所赐。“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要有“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求知精神。书到用时方恨少,学而思、学而悟、学而行,是你们的第一要务,把时间花在读书和实践上是对你们的基本要求。成功没有捷径,勤奋从来是成功者的磨刀石。请多一点真情、激情,少一点苦情、矫情,不要把大学当成“文凭工厂”,忽略思维和智慧成长;请多一点苦干、实干,少一点假话、空话,拒绝精致利己主义思想;请拒当“杠精”,不做“戏精”,用学习成果和思想精进代替夸夸其谈;请远离“柠檬精”,见贤思齐,绝不妒贤嫉能。

同学们,云海光宽,医路漫漫。最后,请你们与我共同立下三樽誓言:一樽敬改变——以勤奋为刃,破“被动应试”之茧,敢做医学疆域拓荒者!二樽献仁心——以温度作帆,携黎寨采药人之诚,守护每个生命的尊严!三樽赠海南——借自贸港长风,刻划新时代“东坡答卷”,在万丈红尘中,以少年意气活出滚烫人生,让自尊自信自爱自省成为无需提醒的自觉,让自己成为令人敬重、服气、信任的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