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锚定目标 锐意改革 敢闯实干谱新篇——学校2024年总结大会人事改革交流发言

编辑:宣传部-薄傲 供稿:党委宣传部 审核:李咪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5-01-26

编者按: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1月19日上午,我校召开2024年度总结大会。会上,陈国强校长号召全体海医人“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张彩虹、邹卫国和曾敏三位副校长就分管领域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工作设想,人事处、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全科与继续教育学院以及附属海南医院等二级部门(单位)负责人围绕推动改革发展成效和经验进行交流发言。

今天,我们将人事处处长郭宇的交流发言转发于此,供大家交流参考。


锚定目标 锐意改革 敢闯实干谱新篇

——2024年人事改革工作体会

2025年1月19日


图片


一、人事改革历程

2023年9月21日,国强校长调研人事处工作,要求人事处一个月内拿出人事工作开新局、明思路的方案。

同年10月24日,《关于人事人才工作开新局谋新篇指导意见》出台,人事工作按照既定方针开始了一系列浩浩荡荡的改革。

二、人事改革成果

陆续出台了17个符合现阶段海医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有关人才引进、评价与培养系列文件,这些文件集中体现了高、严、优、全改革特点和核心要义,均已落地生效。

三、人事改革遵循

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着力打造海医人才高地,为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四、人事改革体会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

国强校长在调研人事处时指出:“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工作离不开人事部门的精准服务与科学管理”。

管理靠制度,服务看品质,核心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前提是要先有思想,先有思想的最便捷方式就是对优秀思想的深入研学与高度认同。国强校长的改革总体思路就是我们认同的改革思想!校长调研第二天,我们召开人事支部大会,认真学习和热烈讨论校长关于人事人才工作的观点和要求,统一思想意志,强化价值认同,在此基础上,每个科室提出开新局、明思路的想法,为制定《关于人事人才工作开新局谋新篇指导意见》提供基础材料。

(二)学习调研是基础

人事人才工作是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制定新的制度,在把握学校改革核心要义的基础上,要对接上位文件精神和下位工作实情,同时借鉴其他成功经验。学习调研要有针对性,我们充分利用“若干措施”的目标引领和政策支持,与人社厅、人才局和教育厅等相关部门保持良好沟通获得支持,借鉴了上交医、南京医等兄弟学校的成熟做法,调研了部分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现实状况,研究各分类体系岗位职责,确定评价指标和评审条件。

(三)反复讨论是关键

无论是人才引进标准还是职称评审指标,改革的关键要素一定要反复论证、精益求精。人才引进的文件,学校多次征求准备加盟我校的高层人才意见,采纳合理建议,也展示了海医改革的决心与发展前景,展示了学校对人才的重视态度,这有效推动了人才引进的步伐!边改革边实践边完善,是我们高质量发展“强行起飞”的“加油器”。强行起飞必须不断充实新的动能,只有持续积累足够的动力和耐力,我们的发展才能飞得更高、更远。对于职称评审条件,学校反复推敲广泛讨论。张彩虹校长曾为一个关于主任技师评审指标,5次组织临床专家讨论;每一个文件初步成形后,她都亲自征求各位校领导意见。求真务实的专业化讨论,是改革涉猎陌生区域的“导航仪”。真正的专家都是理性的,他们清楚学科的发展要害在哪里,他们都认为:沉疴痼疾必下猛药,方能否极泰来、焕然一新。

(四)校长把关是核心

人事出台的每一个文件,国强校长都会逐字逐句修改,同时亲自主持相关人员审议会,解答解释每一个问题和每一句话的内涵用意,字里行间展现了他对海医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对海医未来发展愿景的清晰擘画。“海医改革总设计师”的亲自指导和严格把关,是我们改革行稳走深的“发动机”。“发动机”的力量,是调动全校上下参与改革砥砺前行的核心动力,这种动力,源于校长对海医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担当和“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家国情怀。

(五)文件解读谈理念

做好政策解读至关重要!包括制定过程中的沟通、对各种疑问的解释、在实施应用中解读。通过学习思考,我们把校长经常提到的新理念归纳整理成“人事改革箴言”重点介绍,帮助大家理解人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内涵,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实质。理念先导是新政落地的“着陆架”。理念入心,方能行动见效,改革措施才能真正落地;理念是否认同,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六)政策执行看态度

改革能否稳步推进,关键看对新政策的执行力度。执行的关键在于态度的坚定不移。政策的合理性永远在路上,只有坚持当下政策并注意总结,才会有更完善的未来制度。对当下决策的坚持,是保证制度生命力的“督察官”。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在认真听取和记录各种合理化建议的同时,对政策的执行不折不扣,不会受任何外界因素所左右。当然,政策执行讲方法,一方面我们充分发挥专家的权威作用,确保评价评审公正公平;另一方面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落实政策,如此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五、人事改革“箴言”待遇平台“主次有序”。学校主要靠待遇引人,引进人才的待遇在同类院校中比较有竞争力,未来学校的科研平台强大后就会主要通过平台来引进人才。

人才孵化“腾笼换鸟”。现在无论是PI团队里面优秀的人才,还是 “入双百计划”的青年人才,未来绝大部分人都要充实到我们的专任教师队伍中,那个时候将会把不思进取、能力无进步的教师置换出专任教师队伍。

“科技反哺” 教学提质。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目的是将实验成果融入到教学中,让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描述知识形成的过程,来让知识真正的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先立后破“标准无人”。先制定新制度,再淘汰旧制度;制定新标准的时候,不对标人来设计,而是对标当下学校的发展需求来设计;在执行政策的时候,原则上不执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以避免政策陷入低水平的徘徊。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对人才的考核不做具体的量化要求,而是通过行业内的权威专家评价人才的科研业绩,只要在这个过程中大胆创新努力奋斗,哪怕实验结果失败了,专家也会从尊重科研规律的角度给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

“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在生活上努力解决人才的困难和后顾之忧,但是在科学研究上不做雪中送炭,只重点支持那些业绩优秀、发展潜力大的团队和个人。

基于信任“承诺是金”。赋予人才充分的自主权,是对人才的信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会尽量满足人才的待遇要求,让福利待遇发挥最大的效益;学校对人才的承诺言必行、行必果。

尊重人才“合理流动”。尊重人才的选择、合理地辞职,原则上不阻拦,但是严格履行合同约定。

最后,再次分享国强校长的一段讲话:在海医,我们也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学校如此,你我每一个人,都要如此要求自己,敢于改变,主动求变。因为唯有求变,才能“破天荒”,也唯有改变,方能成长自己,成就未来,成就海医,成就国家乃至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