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

SOCIAL MEDIA

教师心声:陈国强校长的三个承诺

微信

2024-08-07
作者:中原汉在海南(个人微博) 审核:雷浩泽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4-08-07

2023年9月18号,视频号“兜医圈儿”发了一个短视频,是海南省引进陈国强院士签约仪式上的会上精彩发言。

视频很短,一分多钟,院士身着白衬衫,清瘦矍铄,清晰明快地许下三个承诺:

1. 要做实海南省医学科学研究院,为明年的人才引进奠定基础。

2. 全力申报博士点。除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外,要在基础医学、药学等三个领域突破。

3. 推动海南医学院更名升级为海南医科大学。

学校上下几乎都知道,2024年1月底,教育部专家组来校进行现场评估。从后续学校官微发布的校长演讲视频、演讲全文《陈国强:“海”容其“大”,“医”帆风扬(点击标题查看原文)以及参会人员的私下交流中了解到,校长亲自撰写了评估报告,并在现场流畅介绍,几乎是对升大一锤定音,与会者群情激奋,兴奋不已。

2024年5月31日,教育部正式下发同意海南医学院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的函。

更名成功!


海南医科大学揭牌仪式


据悉,学校原计划集中全力申报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点。在校长上任后,他明确提出了“保三争四”的目标。经过深入调研各院系的实际情况和多次讨论,校长亲自修订了申报材料,最终决定正式申报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博士点以及临床专博

2024年7月3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海南医科大学申报的四个博士点全部获批,另有五个硕士点也成功上榜,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校长上任时多次提到的“破天荒”精神。

博士点申报高质量完成!!

2024年7月25日,海南医科大学公众号发布《海南省医学科学院 / 海南医科大学202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报名通知(点击标题查看原文),诚邀全国热爱生命医学科学的优秀本科生参加本次夏令营。导师团队由陈国强院士领衔,众多博导齐聚,并汇集了多位杰出的中青年专家。

海南省医学科学院正式启动!!!



海南省医学科学院


至此,入职未满一年,陈国强校长的三大承诺全部兑现。承诺掷地有声,言出必行,眼光精准,真的把“不可能”变成活生生的真实,全校上下惊得目瞪口呆。

惭愧,之前我并没有关心校长所说的这三个承诺,不,我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三个承诺存在。

签约仪式的小视频,是2023年9月18号发布的,我也看了……怎么说呢,我只看到院士要来当校长这件事情本身。

知道要换校长,而且是一位名望极高的院士校长。对学校的发展来说当然是好事,但跟我又有多大的关系呢?流水的校长,铁打的兵。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伊始,都会有一些新的政策,都会说一些激励的话。谁会把领导说的每一句话当真?无论谁当校长,基层老师的日子都是一样地过,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好。原来都是如此,现在又会怎样?

我们在私下里讨论,校长上任的三把火将会是什么,会如何改革,会出台什么政策,我们会怎么样?

校长的新政确实让我们很不好过。

第一个即是职称评审条件大幅度提高,切身关系到每一个基层老师的利益。

目前的职称评审条件是前两年刚实行的,比原省里的条件要高出不少。很多人大概都像我一样,按省条件是够了,按学校条件还差一点,咬咬牙再奋斗两年,踮起脚尖刚刚能够着副教授的条件。

新政一出,去掉了一些模棱两可的条文规则是好事,可保留的几个硬性条件大幅提高,如果还像过去一样,不可能够得着。我们对未来几年的发展感到深深的担忧,迷茫和焦虑的情绪也迅速弥漫开来。

其次是硕导博导条件的大幅度提升。这个对我倒是影响没那么大,我本来就没有带学生,只是继续不能带而已。

受其影响而难受的老师不在少数,导师多,硕士点数量和学生数量均有限,为争取带硕士已经排队了多年,好不容易带了学生,科研能推进步入正规了,又因为不够新条件被剥夺了资格。

基层老师们聚在一起,偶尔聊起这些,常常无语凝噎,大家都是在这条道路上奋斗的底层打工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感受到前程的渺茫。有一点不甘心,但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尴尬的45度人生。

然而,从6月份开始,更名成功,申报博士点成功,医科院开办夏令营,喜讯一个个传来,朋友圈天天刷屏,那个短短一分多钟的小视频又重新在校内传播开来。

我也重新打开来看,仔细聆听了校长的每一句话,才猛然惊觉,过去一年,我们都在猜来猜去,各种揣测,而答案其实就在这里。校长对学校的规划,未来要怎么做,都在这短短一分多种的视频里讲得非常清楚。

我又翻阅学校公众号上校长各个场合的讲话,新生开学典礼、各学院调研、国基金申报动员、毕业典礼等等,都多次提到这三个承诺,反复向全校老师宣讲。

我们根本不必猜,校长坦坦荡荡、反反复复强调了很多遍。

奇怪,为什么之前我们会视而不见呢?不,我们并不是没有听见,也不是没看见,只是并没有把校长的承诺当真,习惯性地在潜意识中选择了忽视,没有深入到心里,因为我们总觉得领导只会讲大话。

我们习惯了申请硕士点的漫长而艰难,习惯了举全校之力只申请到一个博士点,习惯了更名申请多年却依然遥遥无期,习惯了领导描绘一个超级大饼,但最终往往“烂尾”。

校长的这三个承诺,在我们眼里,是一种需要多年甚至十多年艰辛努力也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景。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加班忙前忙后、承受压力忍受折磨的,还得是我们这些基层老师。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不到一年,这三个承诺竟然全做到了!

如梦初醒,直到此时,我们也终于警醒过来。不一样,这与过去完全不一样。校长是个言出必行的人,他承诺要做的事情,真的是全力以赴、百分百做到。

是时候抛弃旧的套路,摈弃过时的想法,重新看待校长的担当与决心,重新看待学校的新发展,也重新审视自己。

课时减少了,课酬确实也随之下降,但这也意味着老师和学生的工作量得到了相应的减轻。这能让我们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要求确实全方位提高了,但学校也积极加大了培训和指导的力度,这无疑为我们基层老师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例如,针对国基金申请人,学校聘请了评审专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提升标书的质量;对于申请优青、杰青和重点项目的老师,学校组织多次预答辩,进行提前演练,以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从导师的项目经费中给学生发放的补贴大幅度增加,的确给每位导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然而,这一举措在稳定学生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增加的补贴能够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经济上感到更有保障,从而专注于学业和研究,推动研究的进展和成果的产出,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

海南省医学科学院启动,实验室看起来高端大气,除了设施齐全的实验仪器外,细节设计也很到位,实验桌面设计抬高加宽,比实验楼现有的老旧台面要好很多,学院老师们都在翘首企盼,跃跃欲试。

是压力还是机遇,也许只在我们一念之间,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如果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方式,固守已有的观念,对变化抵触,缺乏创新的勇气,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越发陷入焦虑和不安。如果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受损,只会徒增更多的烦恼和焦虑。然而,当我们能够抛开小我的思维,看学校的政策变化和发展理念,这何尝不是在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广阔的成长平台和环境。

重温校长的就职讲话、新生第一课和毕业致辞,更理解校长的“很难和享受”了。真的要转变,就像校长在公卫学院调研时所说,从守旧、冷漠、趋差等向创新、热爱、见贤思齐等转变。

转变,从主动探索和终身学习开始。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拓宽视野,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新知识。教育,传道授业解惑,自己得先成为榜样。转变,从热爱开始。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投入充分的热情和准备,使课堂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的舞台。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踏实专注,严谨创新,努力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转变,从团结开始。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到学校,小到学院、教研室和课题组,只有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在相互促进、相互成就中实现个人与学校共成长、同发展。

而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内容的创作者、传播者和接收者。全校师生员工的“我看”、“我听”、“我思”,如同点点沙粒,汇聚成塔,共同塑造一个更加真实的、多元的、全新的海南医科大学形象。从我做起,身为学校的一员,写下这份感悟,愿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期待着在强叔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向同行,夯实底气,胸怀志气,抱团争气,一起“破天荒”。

校长践行这三个承诺,也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课。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