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副校长邹卫国率队赴我校附属海南医院,就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并对2026年申报工作进行针对性指导与部署。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马志健、副院长刘玉林及学科建设部、相关学科带头人以及拟申报项目骨干代表参加调研座谈会。

座谈会上,附属海南医院学科建设部部长王琳详细汇报了医院2025年度国自然项目申报与资助情况,并介绍了2026年度申报工作的推进计划。学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郭峻莉总结了全校2025年国自然申报及立项成果。她表示,附属医院是医科大学在国自然项目申报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学校将持续加大培育经费投入,整合校内专家资源,为2026年国自然申报提供多轮针对性辅导,助力附属医院开展申报工作。

随后,各学科带头人及拟申报医生代表就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思路凝练、学科交叉合作等进行了交流发言。

在认真听取汇报和发言后,邹卫国充分肯定了附属海南医院所做的准备工作。他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衡量单位和个人基础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附属医院作为学校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临床研究的主阵地,必须高度重视国自然申报工作,将其摆在突出位置。
针对下一步工作,邹卫国提出四点明确要求:
第一,要提高站位,精心组织。医院领导班子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亲自抓好相关工作;科研管理部门要提供精准、高效的全流程服务与管理,确保组织工作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第二,要提前布局,深挖潜力。要尽早启动申报工作,充分挖掘院内具有潜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特别是要关注和支持优秀青年人才的培育和申报。要整合优势学科资源,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凝练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科学问题。
第三,要强化辅导,提升质量。要邀请领域内高水平专家展开多轮次、多形式的针对性辅导与评审,从科学问题属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方面严格把关、精益求精,切实提高项目申报书的质量和中标率。
第四,要完善机制,强化激励。要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激发广大医务科研人员的申报积极性和创造性。

马志健代表医院对校领导一行的深入指导表示感谢。他表示,医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指示和要求,全面梳理此次调研的意见建议,立即部署整改和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大动员和组织力度,集中优势资源,全力以赴做好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力争取得新的突破,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学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郭峻莉、副院长李凯,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烁今及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人事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