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RESEARCH

我校成功举办第38期“东坡科技讲坛”——物理与人类未来

2025-10-16
编辑:苏畅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5-10-16

10月15日上午,我校第38期“东坡科技讲坛”在立德厅顺利召开。本次讲坛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担任主讲人,副校长邹卫国主持活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郭峻莉、副院长付明海出席。

讲座中,王恩哥院士以《物理与人类未来》为主题,从物理学起源展开论述:首先梳理经典物理学阶段伽利略、牛顿的核心贡献,进而阐述近代物理学中量子力学、相对论的建立历程,同时介绍X射线、电子等关键发现及凝聚态物理全量子效应的前沿探索方向;此外,还系统分析了半导体、晶体管、集成电路的技术发展脉络,以及硅谷崛起背景下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院士强调,物理学通过技术变革持续深刻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并重申对物理世界探索的学术价值与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讲座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有效帮助现场学生领略物理学科的科学性与魅力。互动环节中,学生围绕“复杂物理知识学习方法”“物理学与口腔材料学的跨界关联”“科研初心与研究契机”等问题积极提问,王恩哥院士逐一耐心解答,并分享自身学术经历与学习感悟,现场学术氛围热烈融洽。


专家简介:

王恩哥,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所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学部主任;兼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执行副主席、国家科学中心国际联盟主席、美国物理学会国际董事、中国科学院Kavli研究所荣誉所长。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在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以及受限条件下水的复杂形态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首先提出利用掺杂来调制纯纳米管的结构和物性,与合作者首次制备出管状碳纳米锥、CN聚合纳米钟和BCN单壁纳米管;与合作者共同发现并证实了表面原子运动的一些新规律,完善和发展了原子尺度的薄膜/纳米结构生长动力学;与学生在SiO2表面预言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二维镶嵌冰,建立了有助于解释冰表面预融化的新序参量。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60余篇(包括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ogy,Physics Review Letters, J. Am. Chem. Soc.),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7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