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我校第35期“东坡科技讲坛”在立言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坛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讲席教授张颖担任主讲嘉宾,副校长邹卫国主持活动。
张颖教授以“破解细菌耐药和持留难题:从分子机制到临床转化”为题展开报告。他以“东坡精神”类比细菌持留特性,引出报告主题,并系统构建“阴阳模型”阐释细菌耐药与持留机制。报告中,他重点介绍了团队研发的SG-PI超速药敏检测技术,以及针对持留菌药物吡嗪酰胺的机制解析与临床应用探索,为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提供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完整思路。

交流环节中,师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围绕药物研发、模型建造、菌种验证等问题与张颖教授进行深入探讨。张教授依托深厚的专业积淀与丰富的研究经验,对师生提问逐一细致解答,现场形成了聚焦前沿热点、贴合科研实际的深度学术互动氛围。

专家简介:
张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讲席教授,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海外高层次人才,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及华山医院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萃英讲席教授,国际结核与肺病联盟IUATLD终身荣誉会员,入选2023/2024年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张颖教授是全球结核耐药及细菌持留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主攻几种重要病原菌(结核菌、金葡菌、大肠杆菌、莱姆病螺旋体等)耐药、持留、致病及持续感染,在Nature,Science,NatureMedicine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张颖教授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了结核病的两个关键耐药基因--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和吡嗪酰胺(PZA)耐药基因pncA,这一突破成为结核病耐药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这两个关键耐药基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纳并转化为结核病耐药的快速诊断产品,惠及全球患者。同时,张教授团队阐明了多种细菌的持留机制,研发细菌耐药快速检测方法及持续感染/生物膜感染的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