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我校第41期“东坡科技讲坛”在筱海国际教育大楼立言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坛聚焦生命科学领域前沿动态,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丛照教授、清华大学李丕龙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杨弋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郭峻莉主持活动,研究院副院长付明海、基础医学院院长李东伟、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所长任瑞宝出席活动。

周丛照教授以“蓝藻碳氮代谢调控的分子基础”为核心展开分享。他先明确蓝藻的生态定位,涵盖其分布特征、全球碳汇作用、代谢研究模型价值及水华生态问题。随后聚焦光合作用核心酶RuBisCO的特性、结构与组装机制,以及蓝藻CO浓缩机制核心组件α-和β-羧酶体的结构与自组装模式。从转录层面和转运体层面,他揭示了蓝藻碳氮稳态调控机制,最终提出以蓝藻为模式生物优化作物碳固定效率的新思路,为农业增产提供科学支撑。
李丕龙教授围绕生物大分子“液 - 液相分离”这一前沿领域分享研究成果。他介绍了团队在该领域的系列突破,包括液液相分离在自噬、转录调控、染色质区室化中的作用,其中包含尚未发表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他讲解了团队自主研发的多套相关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最后,他探讨了相分离失调与重大疾病的关联,提出基于相分离调控的药物研发思路,为疾病治疗提供潜在新靶点。

杨弋教授以“活细胞代谢监测与调控方法”为题,聚焦活细胞代谢研究技术创新与应用。他指出传统体外代谢研究的局限性,强调活细胞原位研究体系的重要性。他详细介绍了团队研发的纳米传感器、超高灵敏检测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及应用优势,提出构建“生命表型学”学科体系的目标,并分析了相关挑战与突破方向。最后,他阐述了该技术在临床诊断、药物发现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为生物医药与生物制造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讲座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与会师生积极提问,与主讲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彰显了师生们对科学的追求。此次活动为学校师生带来了结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代谢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细分领域的前沿信息与最新研究成果,搭建了开阔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前沿知识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