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单元 NEWS
刘明耀-研究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团队介绍>> 刘明耀-研究团队>>

刘明耀 教授

新药研发与转化中心主任

个人简介

刘明耀,美国马里兰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国家首批特聘专家教授,海南医科大学新药研发与转化中心主任,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以色列海法大学科学与技术转化研究院院长等,2024年12月入职海南医科大学担任二级教授,兼任海南省医学科学院PI。

作为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国家973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等,已在 Science、Cell、Nature、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 SCI论文400多篇,论文引用4万多次,H-Index 103,连续多年被评为高被引学者,申请专利300多项,授权200多项。致力于G蛋白偶联受体在个体发育和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机理及靶向药物研发,同时在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的技术应用转化中做出卓越研究,将基因编辑技术和细胞治疗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领先的新一代细胞药物,治疗遗传性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造福人民健康。2012年和2017年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获得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2017年至2023年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肿瘤细胞分会会长,2020年起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2021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杰出学术贡献奖2025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学习和工作经历

2024年至今 海南医科大学,新药研发与转化中心主任

20172023年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肿瘤细胞分会会长

2020年起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

20122020年,担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华东师大-以色列海发大学科学与技术转化研究院院长

2011年,组建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并任主任

2007年,受聘回国加入华东师范大学,组建生命医学研究所并任所长

1999 2007年,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所(Texas A&M University Institutes of Biosciences and Technology)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及终身正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德州大学休斯顿医学院(University of Texas Houston Medical School),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博士生导师

19931998年,先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和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生物学部做博士后研究。

教育经历

1992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

1985年获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1982年获湖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

研究方向

基因编辑技术与细胞治疗产品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


代表性论著

1.He J, Chai X, Zhang Q, Wang Y, Wang Y, Yang X, Wu J, Feng B, Sun J, Rui W, Ze S, Fu Y, Zhao Y, Zhang Y, Zhang Y, Liu M, Liu C, She M, Hu X, Ma X, Yang H, Li D, Zhao S, Li G, Zhang Z, Tian Z, Ma Y, Cao L, Yi B, Li D, Nussinov R, Eng C, Chan TA, Ruppin E, Gutkind JS, Cheng F, Liu M, Lu W. The lactate receptor HCAR1 drives the recruitment of immunosuppressive PMN-MDSCs in colorectal cancer. Nat Immunol. 2025 Mar;26(3):391-403.

2.Wang X, Wu X, Tan B, Zhu L, Zhang Y, Lin L, Xiao Y, Sun A, Wan X, Liu S, Liu Y, Ta N, Zhang H, Song J, Li T, Zhou L, Yin J, Ye L, Lu H, Hong J, Cheng H, Wang P, Li W, Chen J, Zhang J, Luo J, Huang M, Guo L, Pan X, Jin Y, Ye W, Dai L, Zhu J, Sun L, Zheng B, Li D, He Y, Liu M, Wu H, Du B, Xu H. Allogeneic CD19-targeted CAR-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yositis and systemic sclerosis. Cell. 2024 Sep 5;187(18):4890-4904.e9.

3.Zhang J, Hu Y, Yang J, Li W, Zhang M, Wang Q, Zhang L, Wei G, Tian Y, Zhao K, Chen A, Tan B, Cui J, Li D, Li Y, Qi Y, Wang D, Wu Y, Li D, Du B, Liu M, Huang H. Non-viral, specifically targeted CAR-T cells achieve high safety and efficacy in B-NHL. Nature. 2022 Sep;609(7926):369-374.

4.Fu B, Liao J, Chen S, Li W, Wang Q, Hu J, Yang F, Hsiao S, Jiang Y, Wang L, Chen F, Zhang Y, Wang X, Li D, Liu M, Wu Y.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editing of the BCL11A enhancer for pediatric β0/β0 transfusion-dependent β-thalassemia. Nat Med. 2022 Aug;28(8):1573-1580.

5.Li L, Mi D, Pei H, Duan Q, Wang X, Zhou W, Jin J, Li D, Liu M, Chen Y. In vivo target protein degradation induced by PROTACs based on E3 ligase DCAF15.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0 Jul 27;5(1):129.

6.Wang L, Li L, Ma Y, Hu H, Li Q, Yang Y, Liu W, Yin S, Li W, Fu B, Kurita R, Nakamura Y, Liu M, Lai Y, Li D. Reactivation of γ-globin expression through Cas9 or base editor to treat β-hemoglobinopathies. Cell Res. 2020 Mar;30(3):276-278.

7.Li L, Mi D, Pei H, Duan Q, Wang X, Zhou W, Jin J, Li D, Liu M, Chen Y. In vivo target protein degradation induced by PROTACs based on E3 ligase DCAF15.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0 Jul 27;5(1):129.

8.Luo J, Yang Z, Ma Y, Yue Z, Lin H, Qu G, Huang J, Dai W, Li C, Zheng C, Xu L, Chen H, Wang J, Li D, Siwko S, Penninger JM, Ning G, Xiao J, Liu M. LGR4 is a receptor for RANKL and negatively regulates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bone resorption. Nat Med. 2016 May;22(5):539-46.

9.Zhang T, Li J, He Y, Yang F, Hao Y, Jin W, Wu J, Sun Z, Li Y, Chen Y, Yi Z, Liu M. A small molecule targeting myoferlin exerts promising anti-tumor effects on breast cancer. Nat Commun. 2018 Sep 13;9(1):3726.

10.Wang J, Hu K, Guo J, Cheng F, Lv J, Jiang W, Lu W, Liu J, Pang X, Liu M. Suppression of KRas-mutant cancer through the combined inhibition of KRAS with PLK1 and ROCK. Nat Commun. 2016 May 19;7:11363.


承担项目

刘明耀团队已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上海市科委等基金资助。

1. 2024-2029开发和优化高效的基因变异和表型筛选技术2024YFA1803301),205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参与。

2. 2023-2027,研发精准型碱基编辑工具开展对于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治疗研究(82230002),339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3. 2021-2026,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1DZ2271500),200万,上海市科委科技项目,主持。

4. 2019-2024,在体基因编辑及示踪新技术的研发(2019YFA0802800),1328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

5. 2019-2024,新型基因定点敲入和敲除技术开发(2019YFA0802802),796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

6. 2019-2023KRAS与肿瘤微环境关键调控GPCR的协同致死效应与分子机制研究(81830083),351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7. 2017-2022,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的功能与信号通路研究及配体发现(201701070005E00011),300万,上海市科委科技项目,主持。

8. 2017-2020,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科委运行费(17DZ2270600),240万,上海市科委科技项目,主持。

9. 2014-2018LGR受体家族调控前列腺肿瘤干细胞和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81330049),29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10. 2013-2015,基于GPCR结构与功能的新药创制(2013ZX09507001),184万,科技部重大专项,主持。

11. 2012-2013,孤儿GPCR在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2012CB910401),364万,国家科学技术部,973项目,主持。

12. 2012-2013,调控生物学(11DZ2260300),200万,上海市科委科技项目,主持。

13. 2010-2013G蛋白偶联受体及其信号传导在乳腺发育及乳腺癌中的作用(30930055),175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团队成员
  • 张娜 副研究员
  • 刘国龙 博士后
  • 曹希雅 博士后
  • 地址:海口市龙华区椰海大道352号苍峄路东侧
  • 邮编:571199
  • 联系电话:0898-66970921
Copyright @2024 海南省医学科学院版权所有 琼ICP备5000589号